★ 关注备用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福建漳州市龙海区几个部门轰轰烈烈联合执法,整治耕地的“非粮化”,一些花农种植的70多亩水仙花被“暴力强毁”,以恢复粮食种植。
农民真的挺可怜的。谁都在说要关心农民,唯独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自己做主。口口声声说劳动最光荣,却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这事情让人愤怒的原因在于,一是把农民当傻子,把自己当上帝,总以为自己喝茶看报就比农民更懂得种田,总以为农民傻到不知道种什么对自己最有利。二是丝毫不讲执法的谦抑和信赖保护原则,就是退一万步说,这些花农占用了耕地,当初有没有合同约定?如果有,那应当执行合同。再说了,难道就不能等到水仙成熟了卖了,然后再恢复种粮,现在毁了就能增加粮食产量了?真的就等不及?古代还讲个“秋后问斩”呢!一句整治耕地“非粮化”,就成了压倒一切的目标,把所有伦理的、法律的、经济的、个人权利的原则都抛之脑后了,说到底就是个任性。充分验证了哈耶克的那句名言:哪里有着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目标,哪里就没有正义和公理的容身之地。
一句执行上级规定,就能让自己免责?并不能。无条件地执行成文的法令,是荒谬的,那就是否定人的自由意志。所以你不能因为执行“上面的规定”,就可以让自己干什么坏事都变得心安理得。不论什么政策,执行的总是人,人是有理性的,是有价值判断的,不是输入什么就输出什么的计算机程序。农民是文化程度低,但是他们并不傻。事实上,正是因为他们文化程度低,才没有受到错误的观念的污染,他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私产伦理。不像那些戴着眼镜穿着西装或者制服的人,满脑子的规划思维和平等主义意识形态,总想指导别人如何生活,总想把一个人的钱装进另一个人口袋,美其名曰“文明”和“人道”。殊不知总是对别人如何决策和行动指手画脚,总想拿走别人的财产,才最野蛮、最没文化。真是应了那句话:人生而无知,然而并不愚蠢,是教育让人变得愚蠢。去年春天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客商高价收购青储饲料,农民将小麦青苗割掉卖给商家,有关部门和各路媒体纷纷发声:“严禁毁麦”!这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把农民想得连账都不会算,要指导他们怎么使用自己的土地、如何处置他们的财产,并且把“粮食安全”这个大帽子扣到农民头上。哪里来的什么“粮食安全”问题?有的只是每一个人的粮食安全。每一个人的“粮食安全”了,国家就粮食安全了;反过来,集体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了,每个人却不一定有粮食安全。总量和人均意义上安全了,可是那有什么意义?谁会看着总量和人均数生活?有人钟鸣鼎食,有人饥肠辘辘,这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有些人,“关心三农”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可是在他们眼中,农业、农民都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从不关注每一个人的切切实实的利益,所以干的全是损害农民利益的勾当,农民多赚点钱就像是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他们既不关心农民,也不关心粮食安全,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粮食安全。所以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你觉得粮食不安全了,你自己去种地就完了,凭什么要强迫农民种粮食,确保自己的粮食安全呢?你还不如说,农民就必须被锁死在土地上种粮,世世代代为了穿西装戴眼镜的人的粮食安全而劳动,那样虽然比较无耻,但至少无耻得比较坦率。一块土地到底应该干什么呢?是应该种粮食,还是种水仙,或者是盖楼房呢?土地是稀缺资源,每一种资源都有许多竞争性的用途,用在这里就用不到那里。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机会成本的。上海外滩一块地,你去用它种水稻,就不能盖金茂大厦了,成本就高得不着调,一碗米饭要折合1万块,这是疯子才会干的事。同理,一块农村的土地,明明种水仙一亩可以收入3000块,种粮食收入只有1000块,那不种水仙就是傻子。正是价格机制,让每个人发挥企业家才能,将稀缺资源配置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之中。这才是资源的最佳配置,由此带来最大产出,提升所有人的物质福利水平。如果全凭长官意志,说这块地就应该干什么,那就消灭了私产,消灭了价格,就无法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最终就会制造巨大的经济混乱,导致经济产出直线降低,人人都吃不饱饭。用种水仙赚来的钱,换粮食。对于这些种水仙的花农来说,这就是吃饱饭的最佳办法。就像瑞士人,生产手表是他们吃饱饭的最佳方式;美国中西部大平原的农场主,生产粮食就是他们获得手表的最佳方式。他们都生产自己最有比较优势的东西,由此产出几何式提升,通过交换,双方都有了更多的粮食和手表。
如果反过来,以确保粮食安全之名,让瑞士人在阿尔卑斯山种粮食,让美国人在大平原生产手表,那就是消灭比较优势,让不利的生产条件得到利用,而将有利的生产条件弃置一旁,那他们双方就既少了手表也少了粮食。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分工合作,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制。与自给自足相比,分工合作能够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都不是在为自己而生产,而是在为他人而生产,并用自己生产的东西,交换他人生产的东西,由此双方的物质福利都得到了增进。
不是土地面积越大,粮食产出就越高的。500年前的人类和现在的人类相比,用于种粮食的土地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因为那时候人口要少得多,人均占用的耕地要大得多,没有那么多的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但是为什么那时候土地多,人口少,反而吃不饱饭;现在人口倍增,可利用的土地还少了,却吃得都有了肥胖症?就是因为工业革命所推动的技术进步,让人类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用较少的土地就实现了较大的产出,养活了数倍于过去的人口,而且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所以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并不是保有更多的耕地,而是鼓励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前提是要有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前提是财产权有保障。总之就是要奉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制。哪里效益高,就往哪里跑。也就是自由贸易。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并不相同,两片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本来产出就不同。那么在东北黑土地投资技术进步,与在甘肃花同样的钱搞技术进步,边际产出就完全不同。因此,甘肃人吃大米的办法,并不是在戈壁滩上种水稻,而是干其他自己擅长的事情赚来钱,然后从东北人手里买米,这样才最划算。市场经济是不分国界的,从东北人手里买大米,跟从泰国人手里买大米,并没有什么区别,东北人也不会因为你跟他是同一个国籍而给你便宜一块钱的。因此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交换合作网络,全球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客户,同时也在为自己服务。
明明泰国的粮食更便宜,非要自己种地,就会降低总产出。在此基础上,为了让自己的粮食生产有利可图,就又得给补贴给扶持,并且对泰国粮食加征关税。这就阻断了自由贸易,人为制造出粮食短缺问题,并且和泰国的关系就好不了。所以,担心什么粮食安全问题呢?这纯粹就是一个自由贸易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问题。市场经济从来不会发生大饥荒,奉行自由贸易,就不会有粮食安全问题。因此与其关心粮食安全,不如关心国内和国际自由贸易。自由贸易的基本要求就是财产权受保障,自由交换,可以进行价格计算。那现在,农民通过判断和选择,知道明明是种水仙更值钱,非要他把水仙毁了种粮食,那就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结果就是,他更没有粮食吃。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但是有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原始时代。自己思维陈旧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还总把农民当傻子,把自己当上帝,耀武扬威地要指导农民怎么利用土地,破坏自由贸易的进程,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勇气?题图:Mark Boedges
欢迎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一课经济学丨年度大会员】,每年 365 元,一天一块钱,可以学习目前课程平台上的全部课程。除了前面的专栏课程,还可以学习后面的《人的行动》训练营和《小岛经济学》的解读,训练营的形式多了一些视频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