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与其说《狂飙》成就了张颂文,不如说金子终将发光
今年开年,电视剧《狂飙》频频登上热搜,大结局已经一月有余,但观众仍津津乐道其中的剧情和剧中人物。张颂文扮演的高启强是国产剧少见的反派形象,出神的演技让“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上了热搜第一。
有人感叹张颂文的演技,说好演员终于被看见;
也有人说他始终用心,只是掌声来得迟了一些。
我也翻看了下张颂文的成功之路,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育之道。
多种工作转换
1976年,张颂文出生在广东韶关一户普通人家。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一位中医,在帮经济窘迫的人问诊时,总会体恤对方的困境,很少收钱。
因为是普通家庭,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节省。很多时候,张颂文都是一个人在家,一个人上下学,如果父母太忙了,就将张颂文托给电影院门口大爷照看一下,大爷趁人不多的时候,常常放张颂文进去看电影,这也牵引成为了张颂文未来的路。
张颂文职高毕业后,做过很多工作,酒店服务员、印刷厂工人、饮料店售货员、空调安装工...后来在一家旅行社做导游,因为专业能力突出还曾被评为”广东省最佳导游“。
在大部分人月薪只有500元时,张颂文已经能拿到2万了。1999年,已经在旅行社干了五年的张颂文步入了老干部的生活模式,不停重复去到国家城市,很沉闷。
一天,公司新招的日语导游小姑娘问张颂文:“颂文哥,怎么做到像你这么好?”,虽然不认为做得好,但张颂文还是象征性告诉她,首先要热爱工作,熟知旅游地点,多跟客人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小姑娘问:“你很热爱工作啊?我觉得麻烦了”。
小姑娘继续问:“你的梦想是做旅游吗?”
张颂文被她问住了,梦想?想了想后,张颂文回答:我没有梦想,但我有个爱好,我宅在家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南斯拉夫、北朝鲜、美国、苏联......看电影能让我安静下来,觉得充实。
小姑娘说,这就是你的梦想。
做电影?张颂文这辈子都没想过,那个小姑娘继续说,北京电影学院就是专业学电影的地方。你去北京电影学院上学吧。
半小时后,张颂文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提出辞职,并定了一张当天下午去北京的机票,还把单位分的一套房子和家具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单位新到的一个小孩。
敢于再次出发的热爱
到了北京机场,不会说普通话的张颂文被出租车司机拉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大门口张颂文看到了自己在电影中看到的熟悉的图标—工人、军人、农民形象的三人雕塑,他以为自己走对了。
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有各种半年制的培训班,还贴着各种培训班的通告。幸亏遇到一个退休在北影厂工作的老太太告诉他这不是北京电影学院,并带他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得知导演系最近两年都不招生的消息后,张颂文报了表演系的进修班。
进入表演系进修班是需要考试的,张颂文对于唱歌和跳舞环节自然是不行的,但也许是天意,考试的最后一题是让表演一下旅游团在孤岛遇到风浪,走不了的情节。就这样,张颂文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进修班。
每一期进修班的期末小品汇报都会邀请第二年的考官来看,筛选适合的苗子,在这次汇报中张颂文演了一个哑巴,演完以后,表演系的系主任齐世龙和陈浥老师说,那哑巴,2000年让他考一下表演系。
第二年,张颂文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2000届表演系的考试,成了那一届年龄最大的学生。
那时的北京电影学院还是允许一边上学一边拍戏的,虽然专业成绩非常好,但张颂文从来没有被剧组挑中过。
他看着导演的目光,从一个个同学身上轻微打量之后滑过去,到了自己这里加快速度直接跳过。
有一次,导演的目光终于落到了他的身上。在反复确认不是身后的同学之后,张颂文绕过一排同学往外走。边走边想,这次他们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是一个老人,一个坏人。
他甚至在想这几步路,要不要走的有点故事在里面。别的同学也为他加油,张颂文还故作姿态:“拍不了,拍不了,学业太忙了”,内心得意的不得了。
但那个人只是说,麻烦班长你帮我们把我们挑选的同学姓名标一下。
张颂文故作镇定地接过那张纸,仔细看了几次,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一排四座。
他问,就这些吗?
对方说,是,就不打扰你上课了,你先回吧。
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出自己没被选中,他硬在外面待了好几分钟,假装自己在和副导演沟通细节。回去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问他什么时候入剧组,张颂文只能以自己时间排不开,接不了戏,蒙混过关。
强大的心理韧性
2004年,张颂文以北电专业第一毕业,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
第1年他跑了300多个剧组,没有一个要他。
第2年他跑剧组的数量减少到了200多个。但依然没有剧组愿意给他一个小角色。
毕业后的三年里,张颂文抱着印着自己信息的照片,跑了800多个剧组,被拒绝了800多次。
当时的主任教员说,自己有个朋友在北京的郊外拍戏,需要几个专业的演员,推荐张颂文去,那是他的第一次跑龙套,80块钱,没有台词。
到了片场以后,副导演跟他讲戏。男女一号坐在这个餐厅吃饭,你们就在他后面吃饭。
张颂文问,人物关系是什么样的?
导演无奈,人物关系就是朋友嘛。
张颂文追问,朋友也分很多种。我们是刚认识还是认识很久,是一起长大的发小,这是有区分的。
终于开拍了,张颂文站起来,举起酒杯,说这次的业绩太好了,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
他正要继续发挥的时候,发现片场突然静下来。
惊呆的导演说,你们干什么呢?能不能别说话了。
张颂文反省了一下,应该是公司出了什么事情,所以气氛应该是比较凝重。导演再喊开始的时候,他也不动筷子了,静静坐在那里,一桌人面面相觑。
导演又喊了停,你们是被点穴了吗?然后指着张颂文骂道,你出去,你别演了。
“我很多次想过要不要先回老家,先回去做点什么,把生活费用解决了再说。每次想到这个的时候,鬼使神差第二天就会接到电话,‘张颂文,有个剧组你过来见一见好吧’,我就冲过去了。”
有一次有位副导演给他发消息,说下午3点会有剧组。他赶紧出发,不一会儿副导演又发消息说见面时间改到1点,他就立马出门坐地铁,一会又接到电话,“导演都要走了,你怎么还没到。”
原本下了地铁准备打车的他一出地铁站就跑。汗流浃背到了宾馆,正好看到导演出来,张颂文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看着导演从他面前走过。当副导演问他为何没到时,张颂文借口说当天有事情,只是觉得在当时那个场合见到导演不是自己的演员状态。
“第二天副导演给我打电话说,导演今天可能来,也可能不来,你做好准备,我叫你你就赶紧到。其实早上8点我已经在宾馆底下等着,任何时间你问我在哪,我就告诉他,我刚好在宾馆附近。“
“当时就想着我很渴望得到这个机会。那今天回忆起来,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我应该是热爱,不热爱我应该支撑不下去做这件事情,是吧?应该是热爱的。”张颂文在采访时回忆这段经历时顿了一下,好像在自我确认一般。
用心感悟生活
2009年,张颂文住在北京郊外。下暴雪的时候,郊区的温度降到零下21度,室内只比室外高3度,水倒在地上马上就能结冰。
当时正好有个剧组找到他拍戏,片酬可观。但是张颂文了解剧本后,发现他不喜欢这个角色。
好友周一围劝他,去拍吧,拍了这个戏,就能买得起锅炉和煤炭了。
他说,我冷死也不去拍。
在没有锅炉取暖的冬天里,张颂文总结了很多取暖方式。比如把报纸平铺在衣服里面,再把外套裹上,等于多穿了一件保暖内衣。用废弃的纸箱套住头,把枕头塞进去,再在纸箱上戳几个洞换气。哈出来的热气会被汇聚在纸箱里,不会那么快散去。
没戏可拍的日子,张颂文就去大街上,去菜市场,去医院,观察各种人是怎么生活的,然后把这些体会一一写下来,记成笔记。他的微博里记录了他对周边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打包的外卖、椰子树、酒店附近的灯塔、广场上的卖唱者、化妆间外吃瓜子的松鼠、灯笼,都会成为张颂文记录的对象。
拍戏之余,拍寻常的小巷,拍寻常人家的景致。
在横店拍戏闲暇时,记录浙江这边人家的风俗。
在海南文昌,记录卖早点夫妻的车子。
张颂文租住的房子附近菜市场的大妈都认识他,因为在大部分入不敷出的日子,张颂文都会晚上去市场买蔬菜,因为快收摊时菜会非常便宜。
邻居奶奶也会特别留下自家的水果,等在外地拍戏的他回来吃。
《狂飙》开播前,为了演好卖鱼的高启强,张颂文在当地的水产批发市场待着,观察鱼档老板从批发鱼产品到卖鱼的全部过程。
剧中有一个细节,高启强招待人时,顺手在鱼缸洗手的小设计。张颂文说,他观察过卖鱼的人在鱼缸洗手,手会沾上鱼腥味,这样吸引周围走过的路人,大家通过气味,就知道这里有卖鱼,于是他在剧中就用上了。
终于被发现
张颂文是娄烨的御用男演员。每次娄烨有新作品,总会最先定好张颂文,有时合作方会质疑:“张颂文是不是不太搭,没有市场?”
娄烨总是淡淡地回一句:“颂文挺好。”
这一份偏爱背后,恰恰是张颂文一丝不苟的认真。
2009年,娄烨在拍摄《春风沉醉的夜晚》时发现了张颂文:“我在拍你的时候,不觉得你怎么样,因为你太远了。但是后期我在剪辑的时候,我发现不管再远,你都在建设这个角色。所以我想如果跟你合作,你会对角色负责。”
2016年,娄烨在筹拍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时,让张颂文饰演建委主任唐奕杰。为了这个角色,张颂文去城建委工作了半个多月,每天跟着主任上班、下班、开会、视察,更是增肥30斤,把自己额头前面的头发拔了,以露出渐秃的发际线。
一经播出,每个人都记住了这个挺着肚子,头有点秃的干部唐奕杰。
2019年,在电影的首映上,史航面对嘉宾席上的张颂文说:“台上那个叫张颂文的人,我第一次知道你,我一边看电影一边搜你是谁,你吓着我了。”
张颂文强忍着泪,没有哭出来,那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合受到肯定。
不久后,导演辛爽就找到了张颂文,邀请他出演《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一角。
虽然戏份不多,但这部剧让张颂文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火了,近乎真实化的演技从各个维度原原本本呈现出朱永平这个角色该有的样子。
比如张颂文第一次出场时的设定是打麻将,但当张颂文了解朱永平的水产店生意很好后,就建议改成打扑克。因为“打麻将一局的时间会很长。如果朱永平的生意很好,他打麻将的时候有客人来,肯定会呈现出那种抱歉、等等,我打完再过来的状态。这样做生意的话,生意好不了的。”
比如吃馄饨的戏。他饰演的朱永平深夜出来买馄饨,老板不知道其刚刚丧女,照例给了一家三口的分量,在无人的大排档,隐忍已久的情绪突然决堤。
这些细节可以不改吗?也许对观众来说不会在意,但这些都反映了张颂文对人物二次创作的深入思考,和对待每一个角色的认真态度。
一点感悟
为什么张颂文能够生动的演绎各类角色,我想是因为他对生活强大的感知力,他曾说演员的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热爱生活,就无法演出深入人心的好戏。留意周围的人,细致入微地观察,因为一切表演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最近随着Chatgpt的大火,大家都在讨论未来什么职业可以不被取代,我想一切可以被编码的工作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从IT工程师,项目经理到医生,律师,甚至艺术家的职业都岌岌可危,唯独对生活和爱的强大感知力是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在空心病严重的今天,或许过度的鸡娃已将我们的孩子向低等“人工智能”的方向培养:孩子们精通各类解题思路,程序化优雅的接人待物,但带来的负面是对人情、亲情等各类情感感知力的抹杀,而这恰恰是我们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
精神上的共鸣远胜于表象的嘘寒问暖,站在对方的视角,看别人眼里的世界,感受他人的感受,让对方拥有被理解的体验,这种体验才是人类独有的温度。
而成就张颂文成功的第二点是对演员的热爱和强大的定力,真正的热爱意味着愿意为其付出,可以承受追求梦想路上的疲累以及不断的失败,就像马斯克对chatgpt创始人奥特曼所说的:如果你足够坚信某件事,那么请抛开恐惧,坚持自己的信念去做就好,时间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愿我们能让孩子拥有面对未来世界的能力和能量,一生受益。
也愿我们像张颂文一样,面对命运的薄待或厚馈,始终心意笃然。
【本篇作者】小文
【校稿】培培班主任
本周北美线上公益讲座汇总
2月27日至3月5日
往期文章回顾
人物传记|Sam Altman,从创业公司创始人到科技愿景领袖
人物传记| 宫崎骏,每部作品都堪称传奇,却是一位“零分父亲"
人物传记| “世界薪资第一的女性CEO”苏妈
纪录片|适合“懒妈”带娃的科普动画片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