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史上最拥挤的五一假期。前三天,大约1.6亿人次旅客被发往各个地方,汇聚成人山人海。圆明园百年来门票首次售罄,动车走一半超重停了,北京烤鸭排队1200桌,趵突泉里的锦鲤都被投喂成胖鱼,黄山风景区的公厕被夜宿游客占满……连热搜都被人挤人的画面挤满。4名读者从拥挤第一线发来他们的真实体验。当初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加入“哪儿人多往哪儿挤”的假期活动,现在他们后悔了吗?也许,后悔也晚了,毕竟来都来了,挤都挤了,还不如好好感受一下人潮汹涌的“美好”。不管如何,这都将是一次独特又难忘的出游经历吧。
编辑 | 楚明
来源 | 人物(ID:renwumag1980)
@阿松 坐标:哈尔滨
这个五一,我和同伴来到了哈尔滨。我们两个都是南方人,从来没有搓过澡,因此,这趟哈尔滨之旅的核心行程,就是去体验东北的澡堂文化。但我没想到的是,五一实在太挤了,让我本就尴尬的搓澡之旅雪上加霜。
这天早上,为了顺利搓上澡,我们选了一家评分高达4.3、人均消费超过150元的澡堂子,还特意起了个大早,打算做第一批冲进池子里的人。只是,有这样想法的游客不在少数。早上10点,金碧辉煌的大堂里,已经站得满满当当,有拿着澡盆、澡巾等装备的本地人,也有提着行李的游客,当看到一长溜儿行李箱放在墙角时,我心生不妙——坏了,还是来晚了,“大学生特种兵”已经抢占高地了!果然,工作人员迎向我,笑容可掬地“劝退”道:男宾可以直接进,女宾需要等位,您前面还有70个人在排队,预估等待时间两个小时。▲ 洗浴中心的前台被游客的行李箱围满。图 / 受访者提供
我和同伴面面相觑,最后决定逃离这家洗浴中心。此时的哈尔滨,气温不到10度,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想要泡澡的欲望达到了巅峰。于是,我们拿出手机,搜索出一家评分只有3.5分的洗浴中心,想着,评分低,说不定人少一些,再怎么,也能洗上。
在这家店,我们终于丝滑进场,但尴尬的还在后头——各位,人多不可怕,可怕的是排队的时候,你是裸体。这家店的人也不少,当我独自一人鼓起勇气,一丝不挂地走进浴室时,此时的浴室已经没有闲置喷头了,每个花洒下都站满了人,甚至一个花洒下面站了两三个人。我一边为文化冲击所震撼,一边开始紧绷脚尖:本来想着火速融入队伍,但现在是根本加入不进去啊!就这样,我赤裸着身子,从浴室的这头,走到浴室的那头,只想获得一个属于我的花洒。同时,由于浴室不能带手机,我也痛失排队神器,无法通过玩手机来掩饰尴尬。后来搓澡的时候,搓澡阿姨还说,一到假期,就全是我这样羞答答的外地游客。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她们特意准备了温柔型的搓澡巾。我一边感动,一边努力屏蔽周围排队等位搓澡、围观我裸体的人群。人多又叠加裸体buff,我度过了今年最难熬的一个小时。而当穿上衣服,进入洗浴中心的休息区(我选的这家洗浴中心,会给泡完澡的客人提供按摩、休闲、免费水果服务)时,我才知道,这里才是洗浴中心甚至是哈尔滨最热闹的地方。跟只有游客打卡的景点不同,这里不仅有我这样想长见识的远方来客,还有很多想利用这个假期在澡堂子卸去所有疲惫的本地人。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这里——懒人沙发上,躺满了玩手机的人,排队拿哈根达斯的队伍一直延伸到楼梯口;休息区的躺椅没有一个空位,我和同伴必须轮流上厕所,不然位置就秒没;在免费的水果区,阿姨们切西瓜、芒果的手速就没有慢下来过,一边切一边招呼,“再去拿三箱芒果”“再去拿五件草莓”。一位阿姨告诉我,像今天这种情况,起码得消耗480斤芒果,700斤樱桃。她还说,想过夜,早上就得来。但不得不说,尽管人多让人更尴尬,但我依旧明白了澡堂子的意义。在哈尔滨这个阴雨连绵的五一,搓下了“一斤泥”的我,就像身处一个没有电脑、没有工作、只有吃喝玩乐的桃花源,当我毫无形象地躺在懒人沙发上,美丽的脸庞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微笑。
以及,留下一句给南方人的忠告:第一次体验洗浴文化,不要假期来!
“我对将军俑最细致的一次观察,竟然是靠看手中的文创冰淇淋。”
@鲁斯 坐标:西安
在西安,去景点参观,就像是买了山顶票看演唱会——看是看不见的,基本靠听。
我们去兵马俑是下午2点,本意是选个人少的点,但到了才知道,是自己太天真。如今,这里只有人多、非常多和巨多。游客是论层算的,一层层向前挤,最前面的人,还没来得及挣脱出来,后面的人就迫不及待地补位,很多时候,人都是只能站在原地的,因为你会发现,前后左右,哪边都走不通。方方正正的俑坑,四周是围堵得密密麻麻的人,在几万个人的围观里,几个考古人员还是一直在坑里挖沙、工作,完全不受影响,我不知道他们是i人,还是e人,但那一刻,我觉得他们一定不是社恐的人。毕竟,我自己可能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在整个路线中,我的走、停,向前涌,都不需要自己控制,全都是被推动的。我能做的,只有紧紧抱着自己的包、攥着手机,再留心注意不要被坐在爸爸们脖子上的小孩踢到头和肩膀。我个头不高,有些时候实在挤不进去,只能踮踮脚,看看前排人的手机屏幕,聊胜于无。之所以靠听,只因为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讲解器,由于不是第一次来了,更多的时候,我都站在人群的最后面,干听声音,权当是个电台。只是讲解团实在也很多,频道经常串频,我就一只耳朵挂着耳机,另一只蹭听别人团的讲解。人总是走着走着,就跟错了队伍。▲ 图 / 受访者提供
最后,我对将军俑最细致的一次观察,竟然是靠看手中的文创冰淇淋。这样的人流量,每一天、每个景点都一样。长安十二时辰里最有名的《霓裳羽衣舞》表演,下午5点,排队的人里前半部分是等6点场,后半部分的人,则是在等7点场。保安告诉我们,人太多了,等到我们在这里,可能连最后一场都排不到。晚上,几乎所有人都涌向了大唐不夜城,如果从空中航拍,我相信,图片里一定全是黑的,密密麻麻全是人群,根本找不到空隙。最近,盛唐密盒很火,提前1个多小时,表演场地就围满了上千人,站在后面,我连演员的帽檐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各种各样的灯光,可悲的是,这次也听不到声音。旁边的人告诉我有直播,我就拿着手机公放,放到最大声,还要贴在耳朵旁边才能听见。没想到,人都在这里了,最后也还是“云在场”。身边一个大哥,看见大家都在看直播,他特别不理解,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留在车里,听德云社的相声。我去的还算是早的,听说这两天,晚上的表演都取消了。不过,我知道这位大哥一定会后悔开车来的。这些天的不夜城,根本没办法停车、也打不到车。交通管制后,地铁也瘫痪了,从不夜城出来,队伍排到了地铁口外的几百米,说是控制人流量,排上20分钟,才能勉强搭上进站口的边。好不容易进了站,又要等上十多列地铁,才能贴着门把自己挤上去。我知道,人最多的一定是陕博,因为我连票都没抢到。连续四五天,我每天都按时守在放票系统里,迎接崩坏的页面和售罄的空票,可以说是梦回大学时的选课。只不过,当时我是幸运的,门门都能选中,而现在,是拼尽全力也抢不到的。我还安慰家人,没关系,这就是遗憾的艺术。只是,人太多所导致的遗憾,确实不少。来之前,我特意做了功课,打算去抢一家很好吃的糕点。我们去的时间是28号,五一假期甚至还没开始,老板却告诉我们,没货了,全都被预定光了,如果想吃,可以等到5月4号之后。我的人挤人五一假期还没结束,就在此时,写完这些话之后,我又要挤向新的人群之中了。
“这个五一,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要奔赴这场弄堂之旅。”
@陈娜 坐标:上海
去年6月就和在沪工作的姐妹约了一场“旅行”。彼时,因疫情在家三个月,她的情绪几近崩溃,急需我们一起在黄浦江畔,干一杯她最爱的拿铁;而我,作为上海这座城市忠实的拥趸,也迫切地希望看到它恢复往日的繁华,听到阿婆们亲切地说声“呷呷侬”。岂料不是我忙就是她有事,不过是京沪而已,这场相聚竟一年未能成行。自从咱们国家开始实行小长假制度,二十年来,本人从未参与过“哪儿人多往哪儿挤”的休假活动。可是这个五一,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要奔赴这场弄堂之旅啦。
我是4月28日下午3点到达虹桥火车站的,据说那天虹桥离沪的盛景上了热搜。我到的时间还好,错开了那个人挤人的时段,直奔姐妹的公司。到了她们公司楼下,等她下班的间隙,我点了杯喜茶,感受着高于北京城的温度和空气中等同于菜品里的含糖量。最有趣的是,我问一个保安大叔洗手间怎么走?大叔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这一片儿,只有一个洗手间,你往那边、那边、再那边走,晓得哇。如果找不到再问问,不要放弃的呀……”我差点笑晕过去。疫情后的上海,还是我爱的那个上海。第一天,我们去了位于青浦区的朱家角。十几年前就听朋友说过这里很不错,我一直惦记到现在,这是一处类似周庄、同里、乌镇的江南古镇。天一直下着下雨,门口也没有排长队的人群,假期第一天的朱家角并不是小长假该有的样子,我们暗自庆幸。可能是由于雨天不便,坐游船的人也不太多,有的店家站到街边来招揽顾客。偶尔我竟然还拍到了几张背景里完全没有游客的照片。有些具有打卡意义的拍照点儿,顶多等个三五分钟,也能等到没有人的背景了。细雨中游古镇,惬意、舒适。下午近4点,我们来到韩国街,客流密度适中。但买吃的排队还是省不了的,为了买一个热狗棒,等了20多分钟,后来觉得这时间多少花得有点不值。选了一家不用排队的韩国火锅店,美美吃了一顿。吃完站起来一看,队也排起来了。走出商场,来到“首尔夜市”,已经接踵摩肩了。突然发现大家都在拿着手机向天上拍,一抬头,天边一片粉蓝色的晚霞,甚是多姿。赶紧拿出手机也跟着拍,拍天空,是可以不带人的,但此时,我竟然觉得,带出人头攒动,才是更美的人间烟火气……晚上躺在床上看微博,“上海晚霞”登上热搜。
第二天,我们开启了特种兵模式,这一天充分让我们见识了魔都的威力。怕排长队,起了个大早到东方明珠塔。来过上海这么多次,还真是一次想到塔上去参观。东方明珠塔原本是每天8点半开门,现在提前到8点。才7点多,就排起了长龙,长度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明显能感受到安保人员紧张的样子。没到8点,随着一声“放!”安检开始,相当有仪式感。
由于参观的人太多,我们提前一天订票,竟没有订到参观三球的票,只买到了两球的票。从排队到上塔,前后半个小时。虽然是第一拨进来的人,但登上塔顶一看,已经人满为患了,找个拍照的地方相当不容易。第一次从东方明珠塔上俯瞰黄浦江和周边高楼林立的建筑群,感觉着实不错。由于计划很满,我们不敢多耽搁,走完一圈迅速下塔。别看上面人多,当我们来到下面的「上海城市发展博物馆」时,因为时间尚早,一个排队的也没有。这里绝对是个宝藏。通过人物蜡像和老物件,充分还原了昔日的十里洋场和近代繁华的上海滩,比上面还值得参观。走完一圈下来,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又增加了三分。尤其是里面没有多少游客,体验更棒了。等我们游览完出来一看,嚯!门口大长队排了几百米。第二站,坐了几站地铁,我们来到位于一家大商场地下的老上海风情街,这是事先做好的攻略。到了一看,其实就是将各个商家包装成老上海店铺的样式,再配以随处可见的青石板路和黄包车。总体上看,比东方明珠塔下的博物馆差得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可以不去。匆匆走了一圈,该解决午饭了。临去选定的那家餐厅前,朋友搜了一下排队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前面等位380桌!吓死人了!这是要等到明天的节奏吧?多亏没贸然前去。后来,我们去了附近另一家还不错的餐厅,两人位赶上最后一桌,太幸运。一顿甜甜的本帮菜,别提多对胃口了。吃完出来一看,等位的已将门口的座椅坐满。下午的行程就更满了,好在相互间的位置都不太远。去人民广场看喂鸽子,是我每次来的“保留节目”,喂鸽子的人和看喂鸽子的人占满了所有能坐的地方,目测比平时的人多5倍。原本想着直奔武康路,在地铁里突然萌生去静安寺的想法,反正也不远。迅速买票,迅速赶去。此时,静安寺门前人山人海,我和朋友被挤散。关键时刻,朋友拉到我的手,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突然看到游客们都在冲着一个方向拍照片,我跟朋友说:“他们都拍啥呢?我也拍一下”,朋友仔细看了下,哈哈大笑,说:“你拍什么拍!人家都是扫码买票呢,咱都买完啦!”呃……在寺内祈福后,我们离开了寸土寸金的静安寺,有点后怕,见识了客流的威力。武康路是上海的网红打卡地,不来凑个热闹肯定是不行的。刚一来到这条街附近,首先映入眼帘的还是拍照的人群,为啥都在拍一栋楼呢?原来这里是电影《色戒》中出现的一处场景,就跟《狂飙》火了之后的广东江门“旧厂街”是一个意思吧。武康路两边的店铺艺术感十足,巴金故居、网红咖啡店门前拍照必须“等位”。整条街上客流只能缓慢地移动,街边可坐之处全部被占满。咖啡最便宜的40一杯,平时也是这个价?傍晚,我们路过上海邮政博物馆、外白渡桥,向外滩进发。走到这里,这才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五一。目测比天安门广场的人还多。让人不由得一靠近就想说“好多人啊”(周迅口吻)……我们事先定好了去坐观光巴士,长队排得人绝望。管理还比较混乱,几家不同的公司在经营不同的线路,很多人都是排到跟前才知道排错队了,要不就是买的票不对。天热,人多,烦躁。没成想一天下来,排队这个艰巨的活动在这儿等着我们呢。前后一个多小时,终于上了车。我们坐在二层巴士上,向下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出现在和平饭店路口,前面是一群严阵以待的战士,太壮观了。车上的乘客不禁发出阵阵惊呼。6点多开车,行车间华灯初上,两边是上海滩繁华的景色,说说笑笑忘却了刚才等车的烦恼。巴士龟速前行,这一圈下来,耗时是平时的两三倍。天彻底黑下来了,前方的南京路霓虹闪烁,尽管堵着路,但我们很开心,感慨着去年时这座城市的寂静……8点多,终于下了车。此时,外滩的客流已经达到了顶峰时刻,没有一处空地不站人。我和朋友紧紧拉着手,不敢松开,生怕有人摔倒,好在井然有序。来过外滩无数回了,这一次似乎更觉它的美丽。拍夜景时无意中看了下步数,今日已近三万步。休息两天,决定3号再去上海野生动物园,坐黄浦江轮渡。除了家乡和北京以外,我去过最多次的地方,其实就是上海了,从未像这个五一一样拉练式旅游。为什么要这样?我也说不好,只记得这是我和朋友在去年的约定。没有看见过百年来空无一人的外滩,你就不会觉得人潮涌动原来是如此美好。
“游客抬头拍建筑,二楼的原住民,又在用手机拍楼下的游客。”
@三彩 坐标:厦门
早就听说这个五一是特种兵出行,在沙坡尾,我还是被吓了一跳。
先是鼓浪屿的票一天接着一天售罄,新闻上说,假期刚过两天,轮渡运输的乘客已经超过了20万,这种情况下,我自然没抢到上岛的船票,我们打算去沙坡尾和环岛路附近走走。沙坡尾是厦门的一个景点,它过去是一个避风港,也是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所以干脆取名于此。由于和演武大桥、双子塔这些景观临近,沙坡尾现在演变成了一个网红街道,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能吃、能玩、能散步的创意集市。但现在想在沙坡尾散步,估计够呛。我在4月30日傍晚去了沙坡尾,当时特地选择了演武大桥旁边的小道行走,傍晚6点,演武大桥已经特别拥堵,我们的步行速度远远超过了车辆的挪动速度,地图上也出现了一片刺目的红色,顺着环岛路,甚至红到了北边的椰风寨去。到了沙坡尾,人数已经完全超过我们的想象,这里的建筑以低矮成片见长,几乎都是两三层高的建筑,人一多,视觉又受限,这就导致,远远望过去,都是攒动的人头,实话说,从头走到尾,完整的沙坡尾到底长什么样,我还真没看清。在这里,有三类店铺最拥挤。一家豆绿色的店铺,大概是近几年流行的莫兰迪色,门前站满了拍照的女生,尽管它的门前有三个煞风景的大垃圾桶,由于垃圾太多,已经无法合盖,人们只能将丢弃的奶茶、雪糕和热狗放在桶盖上。但有趣的是,后来我在小红书里刷到了这家店铺的打卡,垃圾桶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 网红店前被塞到无法合盖的垃圾桶。图 / 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类店铺,它完美地切中了人们“出来玩,又对陌生食物社恐”的心态,保守的选择成了最安全的打法,所以,当我们在路边、转角处遇到长长的队伍时,一抬头,原来是老熟人了——酱爆鱿鱼、臭豆腐和章鱼小丸子。最后一种,当然是时下流行的竹筒奶茶,绿色的竹筒印上“厦门”两个字,几乎都要卖得脱销,不买也没关系,样品逼真也足够了,当时路边有个女生举着手机和奶茶,和自己的闺蜜视频,“你看完了没,我要还回去了,人家该说我了。”人太多了,时间已经是傍晚,路上的游客几乎都是逛了一天的疲惫状态,沙坡尾的石墩子成了抢手的休息位。有女孩坐在上头,轻轻揉脚,旁边是一双8厘米的高跟鞋,就像附近的厦门演武小学也不会想到,自己门前的台阶,有一天会成了游客的歇脚处。交警的口哨声成了厦门的BGM,游客抬头拍建筑,二楼的原住民,又在用手机拍楼下的游客,成了一种奇妙的循环。实话说,虽然那天只看到了人和人和人,但其实沙坡尾是美丽的,它沿袭了厦门一贯的浓烈,色彩艳丽,一些彩绘店铺看起来精致又可爱,细节处也做得很好,甚至电箱都拥有自己的颜色。只是人一多,颜色都被遮挡了,有点可惜。我自己是福建人,也不是第一回来厦门,这里的色彩一直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晴朗的时候,天和海都是蔚蓝色的,立交桥下有翠绿的爬山虎,路边居民楼缝里长出来的三角梅,大片大片的红色,从远处看着很明艳。还有那些密集的老式小区,玻璃反光出幽幽的绿色和蓝色,那是上个世纪特别流行的有色玻璃,是老旧的痕迹,如今在一些新城市已经看不到了。厦门是一座富有想象的城市,古典又现代。不像三亚,它有一套欧式老派的风情,但也有现代的干净和明丽风格。那天回去路上,因为附近的打车位已经排到了200位以上,我们被迫重走来时候的路。事实证明,避开人流,一切都美好了。晚上7点多,我们又路过了演武大桥,人们聚在桥下的沙滩上挖沙,用双脚踢水。当时的场景,我想至今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这座跨海大桥所拥有的美丽。白色的巨型桥体,像一条丝带,纵横在海洋上,有一瞬间,我倒是明白了为什么厦门这么吸引我,它的气质是复杂的,就比如这一刻,我们站在城市的边缘,站在陆地的末端,站在海洋的起点,我们都在彼此的边界上,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城市、自然共处 。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人物(ID:renwumag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