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重磅新闻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一名来自美国盐湖城的12岁男童
因受到蛊惑,
半夜从窗户爬出私会网友
却惨遭对方诱拐侵害!
据了解,这名男孩在12岁才开始接触网络。尽管父母平时的管控十分严格,但男孩还是被网上的新颖事物以及各色游戏吸引,逐渐沉迷于玩电子游戏,整天泡在电脑上,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然而,他的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反而觉得问题不大,孩子只是到青春期了。而悲剧就在孩子在Discord和Roblox上认识了“狐狸男”后发生了。最开始两人都在聊游戏。然而之后,“狐狸男”就开始向男孩提出想要玩角色扮演游戏。痴迷网游的男孩并没有拒绝,并且随着两人交谈的深,话题也越发露骨。
最终,狐狸男以想要与男孩一起旅行为由,成功将孩子约出,对孩子实施性侵,并欲将男孩诱拐至布拉斯加州。在这一过程中这名“恋童癖”嫌疑人一直在推特上直播犯罪过程,却并无人阻止。直到在两人经过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加油站时,狐狸男才被加油站员工报警捕获。
而由于这件事情的发生,给孩子造成了极大地心理阴影。不仅性格越发孤僻,日常社交也成为障碍。
而这一事件并不是个例。随着会联网的日渐发达,越来越多的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络之中。如何保护孩子,免于遭受类似的网络伤害以及网络暴力问题,成为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
就在不久前,一则关于“孩子沉迷手机短视频”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阅读高达1.7亿,足足可见它困扰了多少父母!
据新华社报道:
未成年人93%上网设备都是手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现象越发严重,有的孩子甚至会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
给孩子一部手机,等于毁掉一个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仅自己玩手机,还带着几岁的孩子一起玩,完全意识不到这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
孩子才二年级,一刷视频就没头了,常常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
天天拿着手机拍拍拍,完全不学习了,我让他去学习,还嫌我烦;
他粉丝有好几千了,今天跟我说想去当网红,不上学了……
这位家长的烦恼,很快也将是那些带孩子玩抖音的人的烦恼。
据有关数据统计:
抖音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基本以95后、00后为主;
拍摄者中,小学生竟然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家孩子还没有对玩手机着迷上瘾,千万不要轻易地把手机递到孩子手里,等到他们“只认手机,不认父母”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1
痴迷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也许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西雅图儿童研究所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长期研究发现:
过度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的大脑,与普通孩子的大脑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些为电子产品沉迷的儿童大脑,相较于一般儿童,脑细胞活跃的区域比正常的孩子小很多,看起来很像脑部萎缩一样。
可见,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手机正在无形中消耗孩子的脑力!偷走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
一位带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通过分析班级成绩单,发现一个现象:
手机使用的频度和成绩成反比,也就是说平时使用手机多的,或多或少会对成绩有影响。
目前成绩退步严重,名次靠后的学生中,几乎都有手机。
就在今年5月份,广西12岁的男孩熬夜玩游戏,因为爸爸说了他几句,从小区顶楼23层一跃而下。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这位家长的遭遇绝不是个例,近些年,青少年沉迷手机导致的家庭惨剧接连被媒体曝光……
管吧,害怕孩子做出一些过激举动,自己后悔终生;
不管吧,孩子上瘾症状越发明显,严重厌学,这样下去一辈子不就毁了。
在阻止孩子玩手机上,往往我们的手段越强硬,孩子的抵触就越激烈。
孩子手机上瘾后,禁止孩子玩手机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孩子反而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怎么玩到手机上。
想要彻底根治手机瘾,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源头。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
“妈妈不给我打游戏,我很生气,感觉妈妈不爱我了,不想活了……”这是一个手机上瘾的孩子想要自杀,被警察耐心询问后说出的理由。说实话,我感到震惊的同时,也觉得家长们要开始好好反思自己。孩子每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有关系。一提到孩子的网瘾、手机瘾这个话题,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怪游戏、怪孩子。现在的家庭,很多父母自己就有“手机瘾”,一会儿不碰手机就患得患失,投入再多的时间也不够。即使在家,也是把大量时间交给了手机,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除了自己手机不离身,还有些家长亲手把手机递到了孩子手中。在家里,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呢就不会打扰你工作;宝宝不肯吃饭,你答应吃完饭可以玩手机,他会乖乖吃饭;朋友聚餐,给小孩子玩手机,他们就会安静地待在你身边。孩子玩手机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成的。以前让孩子开心的是父母带他们玩,现在让孩子开心的是父母给他们一部手机。
回想一下,你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是不是来源于你的“言传身教”和“贪图省事”?孩子沉迷手机无心其他,满脑子都是“手机,手机,我要玩手机”,是时下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就会对自己说一句话::“爸爸/妈妈,我想玩手机。”手机瘾影响孩子学习,影响视力,使孩子沉迷虚幻,漠视现实,与家长的关系极其僵化甚至割裂,严重者,甚至越过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得其法的家长们,经常在焦虑的驱使下,采取错误的方式妄图“戒网瘾”,导致了很多家庭问题。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难题面前,强硬的家长会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心软的家长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要么孩子无法培养出自律的能力,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会被孩子找到,他们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要么会让孩子变得为所欲为。他们会知道如何用发脾气的方式来控制父母,表示强烈的抗议。幸福心理学家、超10年幸福心理学践行者、传播者周梵老师带来的《根治孩子手机瘾,拒绝吼叫和说教》。15节精品课教你正确识别孩子手机瘾、网瘾,阻断可能上瘾的一系列诱因。很多时候,孩子一玩游戏,我们就认为孩子患上了手机瘾。其实,这很有可能是我们的误判。或许,你的孩子玩手机游戏可能只是出于爱好,而不是真正的上瘾。当最初对游戏的热情过去,也就是假性上瘾阶段过去时,游戏就会变成孩子的爱好,喜欢玩,闲暇时间的优先选择。但会很好的和其他学习及生活平衡好,不会通过不断侵占其他活动的时间来完成。孩子假性上瘾的时期,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可能就会转变为真正的上瘾。从网瘾的成因、诱因讲起,解决隐藏在“玩手机”、“不爱学习”、“叛逆期”表象下的一些核心问题。从根源上杜绝“网瘾”的产生,并且一口气解决其他并发症。孩子只对游戏感兴趣,其他的事情他都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学习坐不住,半小时就要出来溜一圈。在这个世界上,比游戏好玩的,或者说跟游戏一样好玩的东西有很多。如果这个孩子他意识不到还有其他的好玩的东西,那就说明,这个孩子其实在很多领域当中,是有挫败感的。他只在游戏当中找到了存在感、意义感、价值感,所以他就不愿意去其他的领域尝试了。就算是已经患上手机瘾的孩子,也愿意放下手机,跟父母在一起。所有的亲子课程都是父母课程,当我们试图根除孩子的手机瘾的时候,不妨先从改变自己这条容易走的路。平时在家或学校这些社交场景中,基本上周围的人对孩子的关注和沟通都和学习有关,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是:“准备好了没,还有十分钟我们就要出门去上兴趣班了。”“好了,少说话快点吃,你还有两门作业都没做完呢!”这种功能性的对话,不是交流沟通,而是把孩子推向网瘾的导火线!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课程的后半部分,周梵老师从“沟通”和“信任”两个关键词出发,重点讲述父母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从根源上制止上瘾,甚至是叛逆的发生。为父母提供养育子女的核心价值和方法,在拯救网瘾少年之后,还有更多、更深刻、令人脱胎换骨的内容。例如,如何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父母,让孩子可以自由快乐平衡的成长。
这是一套以玩手机为切入点,以亲子关系的爱和信任为核心的父母成长课!为所有在育儿路上有挫败感,希望与孩子更亲密、家庭更幸福的家长,指明方向和道路。(本文由广告客户提供,广告内容及信息仅针对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