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敏和谷爱凌
· 这是第5174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青年节,来个特别的双人物盲盒。来感受一下不同时代的青年的智慧。
智慧这东西,大多是经历世事变迁之后修来、磨砺来的,但也有那种时代命题之下感应、喷涌和实践出来的一类。青年人,浑身都散发着有用武之地的激情,若是能更有理性和智慧,便能创造历史。
首先出场的人物,是青年节的主角——谢绍敏(1896~1939年)。他是五四运动前夜(5月3日周六晚上),在北河沿北大法科大礼堂全体学生大会上,当场将中指咬破、撕裂衣襟,并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的人。
那天夜里,他写的这幅血字挂在大会台前,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情绪,当即学生们表示第二天早晨要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当时参加大会的,除了北大学生外,还有来自十几所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会上多人登台演说,包括谢绍敏。他们的发言内容包括,“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山东亡矣, 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北大法学的学生,其实演说能力都极强。当时的他们,不仅可以听法学讲座,还听文学、新闻学、哲学、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美学、戏剧学、体育学等等讲座,能见到各位大师大家,对新旧文化全都了解。他们综合的学科背景,让他们很多行为,不仅仅是激情和情绪,而是理性和对于历史的深刻把握和研究。所以,青年人,博学多才,是基本要求。
其实,5月2日,在北大就有人写了血书,只是什么内容,大家都不记得了。所以,什么样的口号,什么样的主旨、标题,真的很重要。这里面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深刻洞察。
当天,北大学生已经从蔡元培校长那里得知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那天下午,学生们就决定,让参加《国民杂志》社的名校学生代表,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其中有一个来自高等工业学校的代表夏秀峰,就当场咬了手指写了血书。但是,血书内容可能不够鲜明大气有记忆点,并没有形成一股气势。不过也激励学生代表们,决定第二天继续开会,这个会就是5月3日晚上上文提到的北大法科大礼堂全体学生大会。
这一系列事情是延续性的,一环扣着一环,但你可以看到,学生们的思想集中度越来越高。做任何事情要功成,集中精力,是大前提。
后来,根据亲历者方豪回忆:“1919年的5月4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大约1万人的大专学生和部分中学生”。而谢绍敏咬破手指所血书“还我青岛”的白色横幅,就高悬于天安门前、金水桥南。
这明显成了一种最鲜明的精神号召,这句话,最有记忆点,最直击内心。它成为了主导1919年五四运动的核心口号,这个血书成了永不消逝的红色标志物。
除了血书,其实旁边还有诸多标语,比如,“取消二十一条”“保我主权”“勿做五分钟爱国心”等等。但都不及“还我青岛”有力量、有智慧。
为什么会是“还我青岛”这个口号?
其实,“还我青岛”最初来源于1915年山东平度县立乙种农业学校的学生们。1914年8月,日本在一战期间以“德占青岛归还中国”作为对德开战的借口,通牒德国“将胶州租借地全部无偿无条件交付日本帝国官宪,以备将来交还中国”(《日本对德之最后通牒》)。
一度,因为徐福东渡日本的历史渊源等原因和日本人的装腔作势、扛名义之大旗,一些平度民众对日本的告示很是相信,但最后,这个弥天大谎终被识破。1914年11月7日,日军占领青岛,德军投降。两个多月后,1915年1月18日,日本竟然提出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条即要求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青岛乃至山东的殖民权益,并通牒中国政府接受。日本自从1905年打败沙俄之后,越来越膨胀,已将军国主义视为主导核心,它的言行已经凌乱不堪。
平度县立乙种农业学校的学生们对此愤怒不已,与县立师范讲习所、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私立知务中学等学校的师生们一起,举行游行,高呼“保家保国,还我青岛”口号。
另外一个历史记忆点是,平度私立知务中学二年级学生刘德元是这次游行的学生领袖,他就是毛岸英妻子刘思齐的父亲。平度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农学科二年级学生和蚕学科一年级新生合订的一册《学生号簿》,其封底用墨笔书写着“保家保国,还我青岛”的口号,这是明显的历史见证物。历史之间,总是有机关联的。
“还我青岛”是核心诉求,核心宗旨,简单直接,容易形成全国共鸣。它有历史底蕴又有民间基础,极易引起共鸣,所以谢绍敏被留在了历史中。其实当天学生大会上,还有一个预科一年级学生刘仁静,也拿出了一把菜刀要当场自杀以激励国人,这样情绪激动的行为,不及“还我青岛”血书的谢绍敏,激情和理性结合得恰如其分,这背后,我想就是青年的智慧。
经过所有人的持续努力,这个口号和目标得以达成——日本帝国主义于1922年12月10日归还了青岛,历史事件完成了闭环。
所以,任何时候,直击人心,坦诚直接,聚焦核心事件的能力,是一种在巨变前面的核心力量。
信仰是强烈的,内核是稳定的,在巨大的动荡面前,不光是激情澎湃,而更应该是掌握历史的核心。若你自身都摇摇晃晃,你会觉得环境更加如此,你自己稳定了,环境动荡度也会相应缓解。青年们,别怕,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经历点磨难和绝境,让自己提前觉悟到智慧,也是一桩好事。
我前段时间写过杨紫琼,她得了奥斯卡,成了第一个亚裔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所以意义非凡,但她已经61岁了,熬了那么多年,这个世界,这个节点,需要的是这样的精神性人物——那种终于等到的、某种重量级理想目标达成的感觉。她身上承载着亚裔完成这个使命的任务。我当时感觉,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填空题,以前缺位的都要有人填上。填补空白的人究竟是谁?看其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月1日,谷爱凌在社媒晒照,她身着红色短款旗袍,参加在纽约曼哈顿举行的活动,即兴演讲说明要致力于扩大亚裔和华人影响力。你看,这个命题,现在后继有人,新老相接的力量始终要有。
青年的力量,其实也应该是直击核心问题,打直球,坦诚,致力于凭借着精力、勇气和实践,将其落地。
自从去年北京冬奥会靠实力火出圈后,谷爱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形象,是新时代的女神,“年轻、时尚、乐观、自信”,神化运动员的背后,其实蕴含着民众尊崇、广告的商业需求以及国家身份彰显等多重因素。
其实她有点过于早熟,你丝毫看不出来她现在20周岁都不到(生于2003年9月3日),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她似乎适合各种场合,每个场合都落落大方、松弛自信。
她知道自己身上的时代命题是什么,她也总是能以很自然的方式说出一些大格局的话,还能成为热点热议。
但其实我更关心她说的——作为年轻人,她感受到社会、文化、气氛被仇恨和分裂笼罩着是很容易的事情。网络暴力和网络歧视对年轻人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她在15岁就遭受过死亡威胁,还有人不支持她所做的事情。
你看她也经历过劫难。但她似乎越挫越勇。就像很多能干大事的人一样,有些人在困难面前,反而能激发新的斗志。就像郭鹤年回忆他年轻时代,越是难,越激发斗志,随时像一条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改变自己,适应不同的环境。
谷爱凌还保有很真实的部分。最近还有她与杨颖的合照也在刷屏,运动员就是真实,不P图,追求自然。
也许她应该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不能仅仅在于体育和社交上,而是真正地在诸多方面修炼自己,让自己在这个使命上,有更多的强核心能力,能够提出更多更好更接地气且能实现的核心话题。蝴蝶模式(高情商,高社交)和蜜蜂模式(阅读、沉思、写作)很难兼容的,但有些人能做到。
她目前在斯坦福学习,她有天然优势可以做到博学多闻,有无限可能性。以前的青年,都是博览天下的。今天的也应该如此。
只有坚强有力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温柔。只有真正研究这个世界问题的人,才能接近真理,获得力量。
作者:清华硕士,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上海作协会员。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姐(id:shuijie00000)。视频号名为:水姐一天一书实验室。
双人物盲盒系列文章:《张颂文和高叶》《“王子文”的妊娠纹,舒琪的白发》《刘敏涛的冰淇淋,李清照的火鼠冰蚕》《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李白与厉以宁》《杨紫琼与王菲》《李小龙和陆小曼》)
参考文献:
1、乔继宁:《血书“还我青岛”者应是谢绍敏》;
2、孙守源:《追寻赢得青岛回归的第一声呐喊——“还我青岛”》;
3、沈泉鑫:《五四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4、张国福:《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前期的教学改革及其优良传统》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