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14亿中国人最屈辱的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24年前的今天,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突然爆发一声巨响!
美国轰炸机将五枚导弹投向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转瞬之间,大使馆建筑火光冲天,严重损毁,3名中国记者被炸死,数十人被炸伤。
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天,也是14亿中国人永远不能遗忘的耻辱。
1999年,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今天的塞尔维亚,曾经的南斯拉夫的上空。
在3月24日,北约正式开始轰炸贝尔格莱德之前的7小时,中国外交官们就已经多方奔走,将外交官夫人、一些可以暂时脱离的同志、主管教育和科技的外交官、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们撤离到了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暂避。
就是从那天开始,美国和欧盟等北约成员国的轰炸机们来来去去,连续的狂轰乱炸,甚至动用了贫铀炸弹。
到了五月初,这场轰炸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核辐射的危机。
因为战争,原本现代化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已经开始物价上涨、断水断电,商店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措施,顾客分批进入商店,售货员借着微弱的烛光,艰难地维持着生意。
绝大部分在贝尔格莱德谋生的中国人,为了躲避灾难,早已登上返回家乡的路,只有几家中餐厅和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依旧在战争中坚守。
被炸前的中国大使馆
每当夜幕降临,陷入黑暗的贝尔格莱德宛如一片看不到尽头的墓地,只有偶尔驶过的汽车带来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的亮光,让人们知道在这片死寂的黑暗中,依旧有许许多多人在生活。
没有电,那就用馆舍的柴油发电机给重要部门供电。
天天轰炸,那就用胶条在玻璃上贴出“米”字,把所有床都搬离窗户,防止震碎的玻璃杀伤。
为了缓解大家在战争环境下工作的紧张情绪,使馆将半地下的食堂发挥出了俱乐部的作用,连通发电机,每晚播放电视剧,允许大家聚在一起玩牌、打台球、搓麻将……
当地时间5月7日晚上,原本应该是一个和已经过去的四十多个日日夜夜,没有什么区别的夜晚。
晚上11: 15左右,使馆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三三两两的聚在俱乐部中。
突然,柴油发电机断电了。
战争期间,停电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们打开了手电筒,走出了俱乐部。
在院子里,研究室主任王辅国看到了负责整个大使馆工作的潘占林大使,他说:“今天是周末,让大家多玩一会儿,干吗关掉发电机?”
北约轰炸以来,爆炸声几乎从未间断,大使馆工作人员们白天需要照常工作,晚上却一夜数惊,睡不踏实。头昏脑涨,浑身疲惫已经成了常态。
考虑到这些,潘占林大使决定:
“一个多月来,大家因轰炸睡不好觉,白天工作又很紧张,都感到很累,今天索性早点休息,免得晨昏颠倒。”
当时,没有人预料到,潘占林大使的这一决定,会挽救多少人的生命。
因为,远在遥远大洋彼岸的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一架装满燃油和弹药的B-2隐形轰炸机早已从机场起飞,飞行了超过14小时……
它的目的地,是中国大使馆上空。
晚上11: 45,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们或许还在想着刚才的牌打得不够尽兴,或许正思念着远在中国的家人们,不知能不能和他们在梦中相见。
突然!
巨大的爆炸声在所有人耳边炸开,仿佛天崩地裂,地动山摇!
一开始,被巨大爆炸声惊醒的潘占林大使还以为北约这一次轰炸的对象是大使馆隔壁的南斯拉夫电力设计院,中国大使馆只是被爆炸的冲击波殃及。
但当他披好外衣,拿着手电,却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和熊熊烈火——
北约竟然直接轰炸了中国大使馆!
一颗炸弹,落在了使馆的东南角,从楼顶斜穿到大楼一层后,在使馆墙角下爆炸。
这里,是大使馆高级外交官的宿舍。
来源:微博@禾几日月 视频截图
第二颗炸弹,落在使馆的中央,穿透楼顶,三层的大使办公室被严重破坏,二层的会计室被穿透,最终在一楼大厅爆炸。
来源:微博@禾几日月 视频截图
第三颗炸弹,落在使馆的西北角,层层穿炸。
《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的房间被炸毁。
来源:微博@禾几日月 视频截图
第四颗炸弹,从一半在地面上的窗子钻进地下室,在俱乐部大厅爆炸。
如果当晚在俱乐部消遣的人们,没有按照潘占林大使的建议早早回宿舍休息,很可能无一幸免。
来源:微博@禾几日月 视频截图
第五颗炸弹,落在潘占林大使所住的官邸中央,穿透屋顶和二楼楼板,一直钻进了地下。
万幸的是,这颗炸弹并没有爆炸,但冲击波仍让官邸严重受损。
来源:微博@禾几日月 视频截图
要知道,中国在别国修建的大使馆,相当于中国领土的延伸。即使南斯拉夫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但从任何角度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都不可能直接轰炸中国领土。
但美国却明目张胆地这么做了!还是一连投射的五颗炸弹的恐怖空袭!
疯狂的连续攻击,让整个大使馆建筑都摇晃了起来,固定的玻璃窗扭曲碎裂,玻璃渣散落了一地,里里外外的门被甩到外面,天花板下坠,墙皮脱落,屋子里的灯具破碎,玻璃横飞。
原本坚固的使馆大楼,变成稀碎和玻璃渣和混凝土块,铺天盖地地打到床和沙发上。
被炸后的中国使馆(吕岩松摄)
在潘占林大使意识到馆舍被空袭的同时,一些在轰炸时还没睡下的使馆工作人员也已迅速撤离到了室外。他们有的是凭借着对馆舍的熟悉,攀着铁索,沿着破损的楼梯走下来的,有的是就在一楼的办公室里,借着火光,从窗口跳出来的。
在几乎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往楼下、室外逃生的时候,负责使馆重要物资的小王和小郑,却顶着重重烈火和浓烟,踩着满地破碎的混凝土块,跑回了使馆五楼。
有同事看到脸上淌着血的他们,急忙问:“你们为什么还往上跑?”
小王回答说:“有事,咱们是干这一行的!”
在五楼,他们拿起四箱国家重要物资,再重新冒烟突火地往下走。三楼下面的楼梯早被炸了个无影无踪,他们就在同事的帮助下,用塑料窗帘绑成绳索,把物资运送下去。
火势越来越大,但工作人员们依旧是在保证了物资安全之后,才按照重伤员、轻伤员的顺序顺着软梯抵达了安全区域。
用一位外交官的话说:
这个顺序没有人规定,也没有人命令,这是大家不约而同的章法,这是渗透到血液里的使命——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
而被困在使馆五楼的人们,直到南斯拉夫方面的救援队伍送来了云梯,才得以获救。
北约的轰炸机不知道又飞去了哪里,轰炸声接连不断,中国大使馆门口消防车疾驰而来,载着伤员的急救车飞驰而去。
可是大家发现,一等秘书曹荣飞的妻子,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以及武官任宝凯还不见踪影。
过了许久,在大楼里搜寻尚未获救人员的南斯拉夫消防队员,把邵云环抬了出来,使馆的同事们接过了双目紧闭,满脸鲜血的她,想把她送上救护车却发现,邵云环已经停止了呼吸……
为了找到许杏虎和朱颖,办公室的董健同志戴上消防队员的头盔,带领着专业消防员钻进了依旧充满危险的使馆大楼。
在记者宿舍的区域,他们看到了掩埋在坍塌墙壁下的许杏虎朱颖夫妇,在一片被轰炸过后的焦黑中,他们凝固在泥土中的鲜血,触目惊心……
最后,只有武官任宝凯迟迟没有找到,生死不明,潘占林大使打遍了电话,甚至找遍了贝尔格莱德的急救中心的急诊室和太平间,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直到第二天清晨,昏迷了的武官任宝凯才被消防员找到,口吐白沫的他还有着微弱的呼吸,他还活着。
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个中国人的生命,永远地被定格在了那个黑夜,在远离故土千里的贝尔格莱德……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这个消息传出,举世震惊,举国震怒。
可在美国和北约看来,这场空袭似乎不值一提。
空袭过去仅仅半小时后,在北约新闻发布会上,北约发言人谢伊依旧是滔滔不绝的夸赞北约对南联盟的打击有多精准,仿佛刚刚中国大使馆被轰炸的惨剧根本没有发生。
甚至,面对着发布会结束后追到办公室提问的中国记者,谢伊把门一摔,吼道:
“北约的打击是合理的!”
身在五角大楼的美国国防部,态度也和北约发言人一模一样,大肆吹嘘美军飞行员受过高标准训练,美军武器的精度无可匹敌,最后才轻飘飘的补了一句:
“战争造成意外是难免的。”
这种傲慢的姿态没有人会买账,中国的强硬态度,也让原本打算轻描淡写就把空袭事件应付过去的美国意识到,这一次,他们需要做出负责任的解释。
美国先是辩称空袭目标原本应该是一家电视台,中国大使馆只是误炸,可那处电视台是建在距离大使馆四公里外的塞尔维亚社会党总部大楼上。
一边吹嘘自己“精准打击”,一边把炸弹投偏了四公里,这种说法恐怕也太可笑了些。
后又称目标是距离中国大使馆半公里的南联盟军需供应采购局,因为采用了美国国家图像测绘局的旧地图,才导致空袭偏差。
可是不出几天,美国国家图像测绘局也出面回应,表示他们提供的地图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军事轰炸的唯一依据。
总而言之,无论美国的哪一种解释,都充满狡辩和推诿,毫无诚意。
驻外大使馆被空袭成了一片废墟、三名中国烈士牺牲在异国他乡、美国和北约毫无歉意……
一时间,群情激愤,中国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
9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们,穿着整齐划一的T恤,手举“中国人今天说不”的标语上街游行!
牺牲烈士的父母,在机场捧着孩子的遗像哭得撕心裂肺。
依旧屈辱的是,游行时义愤填膺的年轻人打碎了美国大使馆的玻璃,美方却蛮横地要求中国赔偿修缮费用。
无论如何,那些逝去的生命都无法挽回,那些带给14亿中国人的伤痛都无法磨灭。
直到如今,无论是游学还是旅行,所有到了贝尔格莱德的中国人,都会专程到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烈士,敬献一束鲜花。
主页君曾看到一张照片,拍摄的是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曾经残破的中国大使馆前竖起的纪念碑,如今正摆满了鲜花。
在一簇簇鲜花与一方宁静的背后,是我们由弱变强的中国。
是有实力在谈判桌上对美国说出“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的中国。
是有能力在澳大利亚屡屡发表错误言论时,直接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让澳元应声而跌的中国。
这些,都反应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日益强大。
如今,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敢觊觎中国领土,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敢向中国驻海外大使馆发起空袭,我们不需要再忍辱负重,不需要看其他国家的脸色。
但24年前的屈辱,那些人,那些事,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ref:
新浪微博:@日月禾几
https://weibo.com/3055664430/Ketg1oJ0f
禾几视角:《今天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1周年,这篇三万字的文章你应该看看》
本文系原创文章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