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学校开运动会,有一个环节是“爸爸拔河比赛”,作为被选中的二十个代表之一,圆方也“雄赳赳气昂昂”的参加了拔河比赛。经过紧张刺激的三轮比赛,我们这只代表队,战胜了其他7只代表队,获得了冠军。回顾整场比赛其实还是有挺多有意思的点,今天和大家唠唠。
很多人认为拔河比的是力量,其实不然,拔河比的其实是物理学。也就是“摩擦力+重量+力线”,很多人认为的拔河姿势是这样的:如何更大限度增加摩擦力和把重力传导到绳子上,才是取胜的关键。想要力量能够发挥出来,关键在于大家的力量是一致的。很多时候,看着大家都可费劲,但是你往左边使劲,他往右边使劲,大部分的力量其实都被无谓的消耗了。
拔河其实关键在于能不能稳的住。也就是说能不能在前期以己方最小的消耗,抵挡住对方的进攻。然后等对方无力再一鼓作气拿下,往往就是成功的关键。
今天比赛之前,我们这只临时组织的队伍,先统一学习了一下原理姿势,又统一了一下发力站位,明确了最后的战术。
当看到其他的班的队员们,站的也不稳,重心也不低,而是一上来就使出全力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次一定赢定了。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这段话圆方一直以为是《孙子兵法》的题眼,所以《孙子兵法》并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也就是说,任何人可以掌控的最大限度是,能确保自己不败,但是不能确保自己一定获胜。原因是什么?
因为不败的根源在于做好自己的事,而取胜就要既看自己的条件,也要看对方的条件,还要看天时等外部的环境等条件。
所以,善战的人,先要做的是让自己不可战胜,然后再寻找机会战胜敌人。而这个机会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才说胜利不可强求。
最近一段时间,全世界都已经到了赛点,(参见《Deadline与共同的敌人》)。不管是美国两党分歧,还是俄乌战场危局,或者是中美大国博弈都到了一个关键点。在外部威胁的压力下,到了该分出胜负的阶段。
这个时候,各方力量就像拔河比赛,每个队伍都把绳子握在了手中,用尽全力开始了最终的争夺。那么在这一场力量,技术与运气的较量中,谁会获胜呢?
很多“参赛选手”并没有抓住核心问题,所以屡屡陷入被动,看似用尽全力,但是收效有限。
是否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同发力而不是内耗。看今天美国两党之间的乱斗和俄军内部的撕扯,就知道内部力量不统一对于整体国家的消耗有多大。
稳住自身,沉着冷静,把自己的事做好,然后等待对手上来猛打猛冲。不管是对方使出来脱钩、制裁、恐吓等方式。等他三板斧用完,黔驴技穷后,发现还不见真正的成效……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危中有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是完全能够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