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工程面临新挑战,专家支招一体化存力建设|甲子光年
算力是中心,存储则是根基。
2022年2月,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设计正式完成。“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一年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东数’要想更好实现‘西算’,算力是中心,存储则是根基,海量数据要想算得好,得先存得下,读得快。”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吴非表示,数据是算力的基石,算力依赖存力,“东数西算”的实质更多表现为“东数西存”。
在近日举办的东数西算下数据存力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赛迪顾问、曙光存储的多位专家共聚一堂,一起为存储底座建设献计献策,存力一体化成与会者探讨的焦点。
1.数据中心催生存储新变化
算力、存力、运力是过去一年“东数西算”工程的关键词,三个指标直接决定了中国数据中心格局的发展情况,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高丹表示,目前存储在市场端、业态端和转型端均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
在需求量上,“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了东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对冷热数据的专业化分工处理。由于数据的价值挖掘以存储为前提,需求巨大,而存储的实际供给水平却很有限。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将有超过420EB的存储缺口亟待补充。
在应用端,“东数西算”工程则出现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应用“东数西训”和“东数西渲”,AI推理实时性要求高,需要就近执行,但AI模型的训练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在西部执行;东部单位可按需设置清晰度等参数,通过自动配置网络带宽和算法模型,远程高效调用西部算力进行渲染,这对存力的跨区域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转型端,西部地区风光电等清洁能源量大价低,但应用绿色电力的数据中心较少,同时,绿电采购优惠制度、绿电市场化机制也不够完善,数据中心存储能耗量大,应进一步提高存储系统的绿色节能,加快绿色存力算力的布局。
2.安全绿色成“东数西存”焦点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信息存储与安全专委会秘书长阳小珊在谈及“东数西算”的数据存储底座建设时指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是全新、关键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其丢失和应用的中断可能产生一些致命影响,不论国家还是企业都难以承受,数据存储是基础关键技术,更是未来全面数字化的关键竞争力,在计算、传输、存储三者中,存储的发展滞后于前两者,当前面临四大挑战:
数据存储首先是安全合规,包括法律法规遵循、供应链安全、网络安全等,要降低开源软件依赖,提高存储技术自研能力;
其次要基于应用做好数据存储的系统性顶层规划,防止因系统架构、数据中心和存储产品选型等缺陷造成损失;
再次是筑好存储安全防线,通过数据分类分级存储,使用专用存储产品和技术,做好数据存储的容灾备份;
最后是实现节能降耗并提高存储利用效率,绿色节能将成为未来一年“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3.面向东数西存布局一体化存力
中科曙光存储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新凤表示:“只有实现东西部存力一体化,才能应对东数西算海量丰富的存储新需求。”根据她的介绍,曙光存储已针对“东数西算”的存储新需求推进存力一体化布局。
为了解决数据的安全问题,曙光存储在硬件的层面上对存储关键部件都进行了国产化的适配和优化,覆盖处理器、存储介质到存储前后端的IO网络,相当于从底层打造出了一套安全可靠的存储系统。在至关重要的存储管理软件方面,曙光存储也基于国产操作系统自主研发了一套存储管理软件,也就是说,曙光存储通过软件+硬件双重自主可靠的安全设计,可以有效规避数据安全隐患。
针对“东数西算”、“东数西存”频繁用到的数据跨区域流动,曙光存储及时推出了跨区域的自动数据迁移技术,能够智能识别东部数据中心的温冷数据并自动迁移到西部数据中心,最大限度利用西部数据中心的能源成本和海量存力、算力资源的优势。
此外,去年底,曙光存储推出业界第一款液冷存储系统,助力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同时发挥存储全栈技术能力,打造EB级存储空间,建立海量分布式存储集群,将存储和计算的资源进行整合,布局一体化存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