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登岛作战而生,解密中国726型气垫船发展历程
来源:鉴军堂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为满足适应沿海岛屿之间的交通运输的需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委托708研究所设计716型气垫艇,该型气垫艇由沪东造船厂于1978年建成。716型气垫登陆艇是中国研制的第一型军用气垫艇。
70年代,受国外海军使用气垫登陆艇进行登陆作战的影响,为了解决台岛问题,海军开始寻求具备两栖登陆作战能力的气垫登陆艇,以增强海军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款拥有实用意义的军用气垫船——722型试验登陆艇。这款气垫船采用了国产化设计与生产技术,标志着中国气垫船研制起步阶段的开始。但由于动力系统的拖累,其并没有批量装备部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断加大对气垫船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0年代后期,中国海军开始建造大批气垫船,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724型人员登陆艇,其设计单位仍然是708所。724型气垫登陆艇于199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主要用于072型登陆舰,这款气垫船于1995年10月在人民海军第二次海上阅兵中向全世界展示,标志着中国气垫船部队的诞生。1996年3月“台海危机”期间,中国军队在东南沿海某海域举行三军实兵登陆演习,724型艇队再次奉命参演,成为当时两栖登陆演练科目的“主角”。
进入新世纪后,722型和724型气垫船已不能满足中国对于两栖登陆作战的现代化需求,因而726型气垫船于2007年横空出世,由071型船坞登陆舰搭载,专门用于由海向陆转运坦克车辆等重型装备。然而,在过去的研发中,726型气垫船存在着超重、振动强烈和噪声较高等问题,影响了其实际使用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2016年,中航工业在国产的“太行”喷气发动机核心机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了国产QC-70船用燃气轮机。这种燃气轮机拥有轻量化、高可靠性、低噪音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726型气垫船的超重、振动强烈和噪声较高等问题。
与此前的两款产品相比,726型气垫船的整体设计有较大改进。首先,其机体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其次,船体的外形也做了优化,使得气垫效果更加稳定,减少了飞行高度的波动。此外,该船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模块,如火控系统、通讯系统、雷达系统等,提升了其作战和指挥能力。
作为是中国海军最强大的两栖作战装备,726型气垫船具有多项优势。首先,它的甲板长度和宽度都比美军LCAC气垫登陆艇大上一圈,最大载重能力超过50多吨,它采用全升气垫艇技术,具备跨越地形及人工障碍的能力,可以把1辆96式主战坦克或2辆步兵战车与80名士兵迅速送上滩头。
与“野牛”比较,726型固然个头较小,但726型登陆艇可以容纳进两栖船坞登陆舰,1艘071型舰最多可携带4艘,而“野牛”则尺寸过大,无法由任何现役两栖舰运载,这削弱了其航度过程中的战场生存能力。
726型气垫船的另一个优点是其高速性能。它可以在水上和陆地上自由行驶,航速较快,能够达到54节(10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这使得726型气垫船可以快速接近敌方海岸,并在短时间内完成登陆任务。
如果多艘登陆舰联合作战的话,一次就能投送一个整编海军陆战营,足够完成包括解决台岛问题在内的各项任务。这种快速投送能力,对于提高两栖作战的成功率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在迅速突破敌方海岸线的情况下。
总之,726型气垫船是一种非常出色的两栖作战装备,具有高效、快速、灵活等多项优势。近年来,至少有8艘726型登陆艇已经进入我军服役。这些船艇在一系列实验和演习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使用效果。在未来的两栖作战中,它一定会成为中国海军的得力武器,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