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琴15岁前没上过学,每月烧掉一个爱马仕,最终录取美国第一音乐学院,值得吗?
👆欢迎关注广深妈妈圈,一起探索大湾区教育难题
培养出一个“成功”的钢琴娃,有多难?
不夸张地说,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孩子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天赋、父母没有足够的坚定,那大部分走艺术道路的孩子,会半途而废。
4000万中国琴童中,能力拔头筹卷入知名音乐学院的只占不到1%;艺术道路上,能经得住严苛枯燥的练习、抓得住出名机遇,如郎朗一般以钢琴惊艳世界的,更是百万里挑一。
而且,钢琴大师们筛学生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艺术天赋。家里没点艺术背景、孩子又“不开窍”,那多半从一开始就会被劝退学琴了。
但今天主人公吴轶楠,他的琴童成长路却有点不同。虽然祖祖辈辈都没有接触过艺术,但他的父母却从孩子出生起就想好了,要让他走一条个性化的艺术路。
为了把这条路走顺了,他没进过幼儿园、小学、中学,15岁前的人生基本都在弹钢琴。父母为了把他培养出来,更是一个当司机、一个当保姆,围着他转了10年。
好在,他算是把自己“弹”出来了,靠钢琴这件事,获得了茱莉亚音乐学院等美国牛校本硕offer,拿下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全奖,自己赚了小60万学费,还开办了专属音乐会,并带出了一小批琴童。
而这样的成绩背后,也少不了一段段卷到飞起的经历,和两代人的倾力付出。
*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自述
舞台、聚光灯、一架钢琴、还有我。
当这四个要素同时出现时,大部分情况下我会收获掌声、鲜花、还有诸如“你真是钢琴神童”的赞美。
但只有我,还有我的父母知道,我不算什么充满艺术天赋的小孩,没有过人的记忆力,没有绝对音准,唯一算得上天赋的,只有沉得住性子。
我也并没有出生在艺术世家,甚至为了走好艺术这条路,一直到15岁之前,我都没有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走进教室、结交同学。
能一直弹到今天,我自己投入了数不清的练琴时间。而之所以能弹到小有成就,完全靠我妈不计后果的付出,和不计成本的金钱投入。
我妈是高龄产子,家里还有两个哥哥,说来也幸运,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不需要为生存发愁了。也许是曾经在体制内教育和高考这条独木桥上摔过跤,又或者是想尝试另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在我生下来的那一刻,我妈就大胆地决定:让我走一条个性化的道路。
再具体一点,我妈觉得个性化的道路,就是得让我有乐趣地成长,在音乐美术体育上全面开花。
但放在现在来说,这个行为应该是“艺术鸡娃”?
我接触的第一个“个性化事物”是钢琴,当时我家在秦皇岛,知名的钢琴老师比较少,而且教过我的几个老师也很坦诚地告诉我妈「孩子没有音乐天赋」。
我妈不乐意啊,她不懂艺术,但她知道十年磨一剑这个道理,于是为我制定了严苛的练琴时间安排。也就是那时候起,为了走好个性化道路,我妈把狠劲都使上了。
3岁半开始,就算我坐在钢琴前哭,也得每天练3小时。再长大一点,就是5小时一天,六岁左右,每天就要练8到9个小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有时候,冬天一冷,练琴的时候手指就容易裂口,还会起茧,但就算这样,练琴的时间也不能变。
为了让我专心练琴,我妈还拒绝掉了所有朋友的拜访和聚会,可以说,如果我一年练了1000个小时,我妈就坐在椅子上陪了我1000个小时。
更狠的是,我妈为了节省出更多的练琴时间,索性就不让我去学校了。印象里,她花了大价钱请了语文、数学、英语、甚至小语种的老师,家教们都是排着队来我家上课。
这期间,其实我也有偏离过一段时间钢琴轨道。五岁那年,我接触了乒乓球,也一直在学习画画,当时乒乓球教练和我妈说,如果我打专业,可以一路进军乒乓球职业队,教画画的老师还承诺过,只要放下其他开始练习,12岁必成名。估计我妈是觉得钢琴是个长期主义的事儿,几乎没怎么纠结,就继续坚持了钢琴这条路。
也有不少人质疑我,不去学校,不和外面的世界交流,只学琴难道不会叛逆吗?这个事儿我自己也琢磨过,我的童年并不如别人精彩,但也正是因为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所以父母给我安排的事,我都觉得是有意思的。
而且在培养我这件事儿上,我妈是真舍得花钱。
她会淘很多很多书放在家里,有艺术的、有文学的、有历史的,类别很杂,她也不会告诉我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就让我自己翻着书,看到哪儿就算哪儿。在2010年左右,她就在当当网消费了几十万买书,成为了最高级会员。
我看过很多琴童故事,孩子在父母的棍棒底下长大,全家卖房蜗居格子间,就为了让孩子通过艺术改变人生。
不过我的成长经历却正好相反。我妈把狠劲都放在了找资源、创造环境上,而不是死盯着我有没有练好琴。
很庆幸,虽然我不是被音乐天赋宠爱的孩子,也没有什么过分精彩的童年,但我的父母,从来不会用打骂来强迫我做不喜欢的事。
如果说之前是自嗨型学琴,到2005年开始,我就真正成为万千琴童中的一员了。
那时候,我父母为了给我找好的学琴环境,举家搬到北京。每周五,她会带着我从北京坐高铁到上海,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有些票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抢。我妈也经常调侃说为了让我学好琴,每个月差不多花出去一个爱马仕包的钱。
很多人觉得,做琴童真的不容易。但其实,更难的是琴童的父母。
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我妈在音乐学院里“等”到的。
一开始,为了等凌远老师,她和我爸开了3个小时的车到校园里,一直等到老师下课,约上了第二天的面试时间。不过那时候从秦皇岛刚出来,我还没有经过很正规的钢琴训练,凌远老师看我没什么天赋,就没打算教我。听我妈描述,那天下着雪,我憋着口气,脸通红,特别受打击。
出师不利,就再找下一个老师。于是我妈和我爸一起在学院里绕圈,抓到一个学生就问人家的老师是谁,就这样找到了当时中央音乐附小的钢琴系主任张晋老师。也是从那时,我才算真正步入正轨。
紧接着,我妈就开始了她一发不可收拾的“找大师”之旅。
在附小那段时间,虽然我把曲子练熟了,但在曲子的情感把控上还差了一点。于是我妈又开始琢磨,不如就根据曲子风格找老师吧。
于是,弹到肖邦时,她就找波兰老师到家里给我上课;弹柴可夫斯基时,她就在微博上蹲守,逮到一个好的俄罗斯老师就给人家评论;学技术的时候,她就专挑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求学之旅跨越了整个世界,从秦皇岛到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再到欧洲、美洲等地。可以说在每个学琴时期,我都同时跟着五六个不同的钢琴老师,同时还会上大师课,我妈甚至会花功夫把一些当时到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钢琴家请到家里,只为让我上一节课。
大家常说琴童是没有周末的,这一点我可深有体会。在附小学琴那段时间,每到周末我就被领着去上海,一天可以最多能上6节课不同的钢琴课。
按我妈的话说,她不懂钢琴,但她觉得要学好,就得从根上找对老师。也正是在她的努力之下,吃着百家饭,学着“百家琴”的我,逐渐开窍了,形成了自己的曲风。
长达10余年,我妈把我的成长当成了她的事业,尽力为我创造了一条铺满资源的路。不过每每问起她为什么愿意坚持陪我练琴,陪我成长,她只说,是希望我的人生不要有匮乏感,可以在精神上富足一些。
不过,就算资源满格,我的钢琴路也不是一直顺利。在15岁那年,我也曾差点放弃钢琴。
15岁时,家里忙于移民的事儿,我妈也觉得个性化的路走的挺不错了,就把我投掷进了一所多伦多的公立高中。
但仅仅文化课这一道坎,我就跨不过去了。虽然英语于我而言不难,但数学、文学之类的课,对我而言就像天书,考试不及格是常有的事儿,每每这时,我也只能拿小时候练琴花太多时间来打幌子,祈求老师能多给一些分数。
差不多两年时间,我在学不懂课程和不想上学两个思维间跳转,那两年,我的钢琴积灰了,游戏段位倒是打的很高。
那两年,我就像一个井底之蛙挣脱了束缚,突然从狭小的世界里跳了出来。当时在加拿大上了正常的高中,我的生活不再只有钢琴这一个“朋友”,那些大家看似习以为常的聚餐、旅行、闲逛、或者窝在沙发看一整天剧的闲暇,对我来说都充满诱惑力。我发现,原来不练琴,生活也可以这么有趣。
就在我以为自己即将脱离艺术生这个身份时,却迎来了两个“噩耗”。
第一,如果要上大学,靠文化课我什么学校都去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捡起钢琴,继续弹;第二,父母开始二次创业,家里的资金没那么多,我必须得挣回奖学金,供自己上学。
还好,在越南参加肖邦比赛的时候,邓泰山老师对我印象挺深的,后来我到加拿大留学,我妈托人找到邓泰山老师的邮箱,洋洋洒洒地介绍了我之前学习和比赛的经历,邓老师也二话不说地就让我跟着他学琴。
为了把浪费的那一年找回来,我就逼着自己每天在钢琴前面坐上10个小时,那段时间手指尖经常磨的通红,我就拿冷水泡一泡。
就这么练了一段时间,我和70多个学生一起竞争皇家音乐学院全奖名额,也参加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考试。
结果还不赖,所有学校都拿到了奖学金,皇家音乐学院更是给我了四年的全额奖学金。但其实,一直到发通知书的的前一刻,我内心的弦都是紧绷着的。
现在,我一边上学,一边教着一小批琴童,家长们也经常问我,到底该如何才能让孩子弹的像我一样。我想,我是幸运的,虽然没有天赋,也没怎么学过文化课,但靠着钢琴这门“手艺”,算是走出了一条道。
更幸运的是,在这条卷到飞起的路上,有父母长达10年的支持和陪伴,而我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心态、反复练习、一直坚持下去。
别的琴童背后,多半有至少一位热衷于艺术的家长,而我家不同,是两个不懂艺术,却坚信艺术可以让我摆脱精神贫瘠,拥有富足内心的家长。
不过,我妈妈也明确表示,如果从头再来一次,她一定不会让我死练琴,而是在出国时带我游览世界的美景,体会大自然,了解不同的人文;文化课,也会送我去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上。
可能这样练琴的时间会少,但我的琴声会有另一番韵调。
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上,郎朗说过:“如果不练琴,等于是慢性自杀行为。”
确实,再有天赋,如果不练,也无法脱颖而出。而弹琴20年来,我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勤能补拙,没有天赋依旧可以卷出来,只是所需要的资金铺垫、时间铺垫会更多。
说实话,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妈的很多决策是挺不理智的。但也正是因为她的大胆,无所顾及,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会发现,现在很多琴童家长们越来越理智了,父母一方辞职陪孩子练琴的案例也越来越少,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艺术只是附加项。
不过,如果带着玩乐的心态学琴,大概率最终也只会把钢琴发展成一个兴趣。如果真的想走专业道路,首先得确定孩子是否足够热爱,剩下的就是义无反顾地和孩子一起走下去。
毕竟,在这条遥遥无期的艺术路上,光有孩子的坚持还不够,父母也需要做好长期主义,避免焦虑。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学琴变成一种逆袭的手段,一种投资回报,一副架在琴童身上的枷锁。毕竟这世上,郎朗或许只有一个,但丰富的人生,是数不尽的。
福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