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契诃夫共进下午茶」文学戏剧品读会·会员专享时间:2023年5月27号(周六)14:00—16:00地点: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环形剧场(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北大街82号)嘉宾:苗炜(作家),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易立明(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剧院院长)活动流程:开场——戏剧片段鉴赏——嘉宾分享——观众提问报名方式:在推文内点击图片填写报名信息,或前往“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品读会+电话+您的姓名】。最终报名成功与否,请以短信/电话通知为准。
当我们提起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脑海中会出现一个戴着小圆眼镜、留着胡须、单手托腮的作家正在沉思,在他身后,更为我们熟悉的是他笔下那些经典形象……把万物包括自己装进套子里的人、欺下媚上专业“舔狗”的变色龙、被一个喷嚏吓死的小公务员……而这些在100多年前就被契诃夫创造出的普通“小人物”,直到今天,依然活在我们身边。契诃夫擅长从生活中发现可以塑造为文学典型的人和事,他用幽默讽刺、精炼冷峻的语言再现了普通人的软弱与平庸,而在他的故事里,没有鲜明的正反形象,或者个体间激烈的矛盾冲突,他更关心的是一个群体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关系。在《苦恼》中,他写一个车夫父亲无处倾吐他的丧子之痛,如同我们所熟悉的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在一个多世纪的异国他乡,我们所处的世界,依然体验着人情冷暖,而我们人性中的脆弱之处,依然会被契诃夫击中。三联中读制作了一系列深度讲解契诃夫及其文学的课程内容,希望通过重温契诃夫人生哲学中的民主精神,他创作中的实验色彩,他面对现实的存在主义感受,能够为陷入现代性困境的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时值三联中读六周年知识大会,我们为大家特别组织了一场文学戏剧品读会——“与契诃夫共进下午茶”,邀请会员们相聚线下,共同品读。《契诃夫的餐桌》
LIVE演讲
契诃夫不仅是一位小说家,也是一位戏剧大师,在《重返文学的正典时代》中,“契诃夫单元”的主讲人刘文飞老师讲解其戏剧创作时提到,他曾多次在莫斯科艺术剧院观看契诃夫的经典作品《三姐妹》,“每一次三姐妹道出独白后,剧场里总有一片安静,没有一丝声响,过一会儿,当几片黄色的树叶从舞台上方落下,舞台光慢慢亮起,剧场里这才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有趣的是,这与当年《海鸥》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次演出(这是《海鸥》的第二次公演,首演在彼得堡遭遇了失败)时的情形一模一样,当时的导演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自传作品《我的艺术生活》中他描述道: “第一幕演完了。场子里是一阵坟墓般的寂静。一个女演员在台上晕倒了。我们大家都站不直了。带着失望的痛苦,我们开始慢慢走向化装室去。忽然,观众席中一阵吼叫,舞台上一片惊慌或欢快的尖叫。幕拉起来,放下去,再拉起来,把我们惊喜的呆相给全场观众看。幕又落下、升起;落下、升起,我们简直慌乱得不会行答谢礼了。接着便是像复活节夜那样的道贺与拥抱……”
“有一些戏写的是最简单的主题,这些主题本身是不动人的。但这些戏里却渗透着真理,体会到这种真理的人便懂得这些戏是不朽的。”斯坦尼认为契诃夫就是写这种戏的作家,而他的作品将比“几个世代的人的寿命还要长”。中国“契诃夫戏剧研究第一人”童道明先生在一次采访中提及,“半个多世纪以来,排演最多的戏剧作品,一个是《哈姆雷特》,一个就是契诃夫的《樱桃园》,这也证明了契诃夫作品的价值”。2004年,契诃夫逝世100周年,北京国际戏剧节的主题就是“永远的契诃夫”。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契诃夫的作品或“契诃夫本人”被搬上舞台。优秀的戏剧大师千千万,为何我们“独爱”契诃夫?当我们谈论戏剧时,往往会从两个角度出发——文学性及戏剧性。文学家也许热衷于探讨《海鸥》《三姊妹》和《樱桃园》的象征及现实意义是什么,而戏剧家则更关注契诃夫的剧本中缺少传统剧本中冲突鲜明复杂的情节,该如何赋予舞台动作以意义?而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如何理解戏剧文本独立于舞台表演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在苏联权威“契诃夫研究者”格罗莫夫看来,契诃夫的剧作和小说不像在其他作家的创作中那样,是断然区分的,二者之间并未感到截然不同。他说,契诃夫在写小说时也感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人物形象之中的剧作家:“我时刻应该以他们的语气说话和思考,以他们的心绪去感觉,否则如果我把自己的主观性加上去,形象就会模糊起来,小说就不十分紧凑了……”托尔斯泰则认为契诃夫的戏剧不如小说:“我不理解契诃夫的剧本,我高度评价他这位小说家……他干吗要在舞台上描绘什么三位小姐觉得寂寞?……用这些材料倒是可以写成一部美妙的中篇小说,而且显然他会写得很成功。”作为文学形式的小说和戏剧到底有何不同?尤其体现在契诃夫的创作中,其独特性何在?以上问题都将在本次讨论中涉及,四位嘉宾将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契诃夫和他笔下的世界。作家,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原《新知》杂志主编,“苗师傅·写作基本法”主理人。顾春芳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理事,著有《戏剧学导论》《契诃夫的玫瑰》等。
Ø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契诃夫,仍然需要俄罗斯文学和戏剧?
Ø在戏剧和文学中,如何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Ø契诃夫的精神,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我们如何像契诃夫一样,打开多向度?
再读一遍契诃夫吧,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读了《海鸥》你就会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还存有梦想艰难飞行的海鸥。读了《万尼亚舅舅》你再决定继续忍受生活的磨难还是拿起武器抗争。读完《三姊妹》就别再纠结了,买张车票去往你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读完《樱桃园》你就不会再抱怨,你曾经是樱桃园的主人吗,其实我们都是樱桃园的主人,但是我们要有勇气跟我们曾经追求的曾经拥有的……告别,因为我们还有更灿烂的梦想更坚实的翅膀更广阔的天空。期待你的加入,和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契诃夫:
想观看完整戏剧表演的朋友,欢迎扫描下图二维码购票▼▼点击下图,报名文学戏剧品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