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的新中式下午茶,为什么被香港人盘活了
最近这两个多月,我朋友圈里的香港代购们,生意开始整齐划一地找到了新的风口。
和前几年鞋包手表奶粉的传统代购业态不同,今年这波代购的风潮流行反着来。
而且人均几十块的零食奶茶,成了深港两地的抢手硬通货。
没错,自从和内地全面通关后,收益最大的除了每天爆单的代购商们,还有泸溪河、一点点这些内地人吃厌了的过气网红。
每天早十点,深圳各大商圈的新中式烘焙和奶茶店门前,就会站满批量排队点单的反向代购人。
作为如今代购市场的俏货,这些肉松小贝和芋泥奶茶,一旦过了海关,就会立即成为香港中环白领们每周一次的摸鱼仪式感。
除了急需奶茶续命的社畜,大批留港大学生和全职宝妈,也是反向代购的靶向客户群。
花个100块不到,就能请同学闺蜜吃一顿有里有面的网红下午茶,这种羊毛薅起来不爽吗?
打开小红书,搜索关键词:反向代购真香。
蹦出来的买家秀,无论是声情并茂的文字描述,还是不带滤镜的晒图,都能让你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这顿下午茶究竟有多香。
除了repo的成品图看上去足够吸引人之外,深圳网红美食的优势,也是实打实地让人欲罢不能。
虽然深圳一直被diss为“美食荒漠”,但作为绝对一线城市,这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吃货认证过的排队美食和人气单品。而且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主打一个物美价廉,便宜大碗。
以人均二三十块钱一杯的奶茶为例,两个小料加满的超大杯,外加代购配送费的价格,都比在香港街边买一个中杯的便宜。
而且在过马路都需要小跑,人均最低收入过1.5万的香港,时间和人工就是真金白银。几十块就能请人替你排队,人工费低到相当于白送。
眼看订单量与日俱增,反向代购这一新业态的盘子也随之不断扩增。从最初的奶茶甜点欧包,到烤串火锅鸭脖。只要你胃口足够大,就能在香港足不出户,从早餐到夜宵,一天四顿都能吃到从深圳人肉背回来的网红美食。
和越吃越刁钻的消费者相比,反向代购商们的客户数量和收入也开始水涨船高。
早几年靠专业代购为生的全职宝妈,在通关前曾经预判会接单接到手软。谁知道等真到了那一天,群里反向订单的数量,早就远远高于疫情前的盛况。
在订单激增的热情激化下,跨境学童母亲、往返两地的白领也纷纷加入其中,把反向代购纳入自己的副业行列。周六周日随随便便接个单,一天往返就能赚个四五百块。要是每天在各个群里抢单,手快腿勤的还能做到月入过万。
手里代购群里的散客越攒越多,一些公司负责茶水的行政部门甚至还会每周固定时间下单,成批采购作为部门下午茶。
曾几何时,去香港茶餐厅吃一顿正宗港式下午茶,是不少内地游客的旅行必打卡项目。谁又能料到,不过短短几年的光景,湘江这边的网红小吃竟然成了制霸中环的社交利器。
这其中的奥秘,除了深圳物价的优势之外,还有另一层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和新中式餐饮品牌的加速迭代相比,香港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美食聚集地,这两年能拿得出手的小吃甜品,真的越来越少了。
说起港式下午茶,很多看着TVB电视剧和香港电影长大的80后、90后,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多芒西米捞、杨枝甘露、芒果布丁等,这一系列带着浓厚港味回忆的甜品。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研发这些甜品的老字号,许留山当年大胆创新,在港式糖水的红豆沙、芝麻糊等基底上,加入各式西米、椰浆等小料,一举创下新式甜品的格局。
随之催生出来的芒果西米露、芒果班戟等新品,直到今天也是各大甜品店的销冠。
可作为网红甜品的鼻祖,这家开业超过61年,巅峰期曾经在全球开了近300家门店的老字号。却在2021年因为经营不善,开始启动清盘程序。仅剩的几家直营店,等到房租到期也一并关闭,距离品牌正式官宣倒闭,仅剩一步之遥。
无独有偶,在2022年9月,有着104年历史的莲香楼,因为入不敷出到欠薪而停业。
这家在大湾区都声名赫赫的老字号,不仅有着几代食客粉丝,还凭借着传承百年的古早味道和一成不变的点心配方,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以至于不少以旧香港为背景的电影,直接在这里拍摄,为的就是还原正宗港味。
像电影《花样年华》《爱情万岁》都曾在这里取景。
如果说以上这些老字号甜品店倒闭的原因还能怪到水涨船高的香港房租身上,那2022年倒闭的优之良品,就真的赖不上房租了。
成立于1993年的优之良品,畅销的芒果干、鱿鱼干和牛肉干等小零食,早年就以价高量少而知名。随手抓几包,结账时两三百块是常有的事。说它是零食界的初代刺客,也不为过。
但价格上的不近人情,反倒成就了优之良品的网红鼻祖地位。图它贵图它量少而来的游客,倒是从来不见少。
就是这么一个身娇肉贵的零食轻奢,在2022年也迎来了倒闭的结局。
和以上这些香港老字号甜品一同步入暮年的还有势头逐年递减的美心月饼,以及排队人气大跌的珍妮曲奇。
虽然一直有人觉得是疫情的原因,让这些港式甜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但老实讲,这些香港本土甜品被大陆新中式品牌所取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暂停的三年,只不过掩盖了原本的经营问题,让倒闭潮来得晚了一些而已。
早在2019年以前,优之良品在香港的销量,主要是以作为大陆游客伴手礼的形式来撑场面。而近些年,大陆流心月饼四处开花,各地陆续登场的新中式烘焙品牌,也瓜分了美心等一众港式甜品的市场。
这些不断赶上的后浪,都在给香港的老字号们敲响警钟。
作为餐饮业最容易复制的一个分支,奶茶甜品类产品本身就存在迭代快、同质化严重和以模仿性强的特征。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亚洲甜品市场上流行过的奶茶、千层蛋糕、脏脏包等,无一不发生过一家火百家抄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不可控的出品问题,大陆的甜品商家只好不断推陈出新,花大力气在新品研发和配方更迭上。以至于一些头部品牌,甚至可以做到每月每周都有新品问世的程度。
除了在产品上抓住你的眼球,大陆甜品商家也非常舍得在宣传方面下功夫。甭管是互联网上撒币请探店做宣传,还是拉着大热IP搞联名款出周边,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国潮甜品在变着花样搞事。
如今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再好的产品,没有进店客源又谈什么岁月静好,不徐不疾呢?
和以上这些在赛道里不断内卷的大陆甜品相比,香港不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生代都有着比品牌含金量更重的一身反骨。
论历史沉淀,做不到日式甜品一般程度的香港老字号们,放不下架子和大陆品牌联姻做限定,又不愿意在互联网上抛头露脸做宣传。几十年如一日的老菜单和高高在上的老字号嘴脸,都让香港甜品商家浑身自带一股暮气沉沉的劲儿。
最终,这些故步自封的苦果,只能以惨淡退场的形式吞下。仅靠卖情怀,毫无优势的港圈甜品们,在吃了最后30年红利后,只能和港片港乐一起,开始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这样看来,无论做人还是做甜品,除了不忘初心之外也别太低调行事。
毕竟在当今全员3倍速的时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