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大撤退……公众号新闻2023-05-27 08:05封面图源:图虫创意作者:刘晓博来源:刘晓博说楼市文章已获授权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一场“史诗级”的退市潮来了!未来几个月里,可能有30到40家房企从上海、深圳、香港三地股市中退市。房企退市潮的实质,是房地产行业史诗级的去产能、从资本市场历史性的大撤退。“退市”,就是终止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被取消上市公司的地位。对于散户来说,如果你手里有这类公司的股票,而且未能在终止上市之前抛出,那么资产价值可能归零。即便不归零,也很难变现。比如泰禾集团(ST泰禾),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钱(不含今天,下图):即便今天和未来5个交易日全都以涨停报收,也无法重回1元以上。而今天到目前股价是跌停的。按照交易规则,当一只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块钱的时候,就要退市。嘉凯城(*ST嘉凯)已经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在1元以下,今天到目前仍处跌停状态。即便今天和未来几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也无法重返1元以上。所以,嘉凯城的退市基本上确定了。在此之前的5月9日,ST蓝光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块钱,已经发布了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同时宣布股票停牌。ST中天,是5月18日累计20个交易日收盘价在1块钱以下的,股票已经从5月19日开始停牌,等待终止上市的执行时刻。在香港股市,有很多内地房地产企业上市,被统称为“内房股”。按照香港交易所的规则,当一只股票连续18个月停牌、无法恢复交易,就满足了退市条件。新力控股是今年以来,第一家满足这个条件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其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从4月13日起被取消。自房地产暴雷以来,因为债务压力沉重、债务重组进展缓慢,而无法公布业绩报告的企业有很多,基本上都采取了长期停牌的策略。但他们等来了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底,没能等来自己命运逆转的时刻。下面是媒体整理的,处于长期停牌状态的内房股,其中相当一部分未来会退市。房企退市潮,将给其股东带来惨烈的损失。比如即将退市的泰禾集团、*ST嘉凯,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分别有5.32万户、6.005万户股东。一旦退市,不仅股东们的资产会严重缩水,资产变现能力(即流动性)也会大幅降低。一家非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想转让股权、套现资金,机会是极其渺茫的。退市还会进一步影响房企的声誉,让他们融资、重组、展业变得更加困难,避免破产的机会大幅降低。或许有人会问:国家为什么不出台利好,拯救这些企业?其实,从房企暴雷开始,国家就有分类处理的考虑。比如在今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官方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提法是:要“抓两头、带中间”,以“慢撒气”的方式,防范化解风险。“一头”抓出险房企,一方面帮助企业自救,另一方面依法依规处置,该破产的破产,该追责的追责,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做好保交楼工作。“一头”抓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企、民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也就是说,让一批房企破产是既定方针。中国过去这些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过于迅猛,大部分企业走上了“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三高之路”。随着人口红利终结,城镇化率进入高位,房地产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类似当年的煤炭产业,到了必须让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从业人员、一部分资金退出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场劫难,谁都觉得自己不仅应该留下来,还应该是发展最快的。所以从行业发展的自身逻辑看,一场惨烈的去产能、淘汰赛是必然要发生的。2021年到2022年,房企集中暴雷之后,官方对房地产行业定调出现了重大变化,肯定它是支柱产业,并针对房地产行业定向降息,给予了融资优惠。但这绝不意味着,所有的出险房企都可以活下来,转世重生。如果是那样,去产能的任务就没有完成。为什么最近2个月楼市异常低迷,而新的救市政策迟迟未出?除了有忍痛推进经济转型的意味,也有忍痛“出清”的意味。比如房地产行业,必须要有一半以上的房企退出,才能维持产销平衡。如果现在出台全面的利好,很多“濒死”的企业死灰复燃,房地产行业很大程度上会再次走上老路,此前的痛苦就白经历了。我认为:最近两个月楼市偏冷,但不出大利好,很大程度上是要让这批“该退出”的企业彻底退出。比如上市房企要退市,有一个流程要走。政策偏冷,可以让那批问题最大的房企很快就满足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钱的退市条件,避免死灰复燃,让“去产能”出现反复。因此,这一波房企退市潮是必然的,是调控的目标之一。中国房地产市场曾创造了每年新房销售近18亿平方米(17.94亿)、新房销售额18万亿元(18.2万亿元)的“双18”纪录(2021年)。未来,正常年份的销售面积当在13亿平方米左右、并缓慢降低,多余的产能必须被挤出。考虑到国企、央企的业绩需要继续增长,所以民营房企需要腾出的产能空间更大。回顾房地产企业在股市的上市史,令人唏嘘。内地最早成立的证交所是深交所,深交所最早上市的老五股中,除了深发展是银行股之外,其他4家公司要么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么涉足过房地产。想当年,上市公司只要沾上房地产概念,往往身价倍增、股价大涨。2010年以后,为了收紧房地产调控,A股逐步关闭了房企IPO、甚至借壳上市大门,房企想上市只能去香港股市。再后来,上市公司纷纷放弃房地产业务,以不涉房、轻资产为荣。到了今天,终于迎来了告别时刻——上市房企批量退市潮。一个时代谢幕了。在这场史诗级大撤退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人口趋势的逆转,以及城镇化进入2.0时代。房地产仍将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未来还会有新的房企IPO或者借壳上市,但总而言之,他们将是为数不多的“逆行者”。房地产产能向头部房企集中、向国企央企集中,将是未来的大趋势。相信到明年的时候,中国富豪榜将会有一次剧烈变动,房地产富豪人数会显著减少。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