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安全观
自1991年解体以来,前苏联版图上前后爆发了大量的武装冲突,比如:车臣战争、俄格战争、纳卡战争、俄乌战争以及哈萨克斯坦骚乱、白俄罗斯骚乱、乌克兰骚乱和吉尔吉斯斯坦骚乱。
为什么前苏联解体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呢?
一方面,这些地方原本就很乱。
中亚、高加索、乌克兰等地区历史上存在众多恩恩怨怨,只不过是在莫斯科的强势高压下才趋于稳定,随着强权的衰落,是非之地上建立起来的秩序也瞬间崩塌。
另一方面,苏联解体犹如一个大家长去世后兄弟们分遗产。
经历过农村拆迁的朋友们想必深切体会——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理惹得一身骚。
前苏联境内,除波罗的海三国是作为“战利品”二战后被整体纳入版图外,剩下十二个加盟共和国或多或少存在复杂的历史民族问题纠葛。
某种意义上讲,当初红色帝国把势力拓展到这些认同感较低的边远民族地区时,等同于埋下地雷,有一点“吸星大法”产生反噬的感觉。
当你武功高强、内力雄厚的时候,自然可以压住体内不听话的真气,可一旦身体虚弱或者面临大战,被吸来的内力很容易反水,正如淝水之战中苻坚麾下那些北方少数民族武装一样。
除上述两点原因之外,前苏联地区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俄罗斯的安全观。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群刺猬在寒冷的冬天里靠近取暖,但当两只刺猬碰到一起时又会被彼此的刺所刺伤,所以不得不保持一段距离,最终达到一种“温暖与安全”的平衡。
这个故事有时也称“豪猪两难说”,用来解释人与人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还是以目前亚欧大陆上的四个主要地缘政治力量为研究对象,共存在以下六组双边关系:中国-欧洲、中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印度-俄罗斯、印度-欧洲、俄罗斯-欧洲。
下面根据“豪猪两难说”做简单的分析。
1、中国-欧洲
相隔万里,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有关中欧结盟的场景在《中国的第三条破局路》的结尾做过设想。
2、中国-俄罗斯
1991年之前,中国与苏联之间拥有一东一西两段漫长的边界线,且蒙古是苏联“没有名分的加盟共和国”,相当于中国北部完全处于苏联军事压力之下。
苏联对中国大规模军事作战的选择方向非常多,有西北、内蒙、东北等多路可以进军。
西路方向,苏军精锐部队一旦切断河西走廊,中国内地对西域就会鞭长莫及——1969年8月的铁列克提冲突中,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便拟定以新疆一带作为重点突破口。
中路方向,从中蒙边境到北京只有两道山脉可以布防:第一道是张家口-坝上一线,第二道就是八达岭,非常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突击。
东路方向苏军更是经验丰富,1945年已经实操过一次,战果斐然;毕竟中国东北地区位置突出,极容易受到来自北、西、东三面的联合攻击。
由于地缘政治层面强烈的不安全感,使得中苏两国在经历过十年的蜜月期之后,迅速进入互相敌视状态,交恶近三十年。
不过随着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和蒙古-俄罗斯关系的疏远,我们惊奇的发现,中俄之间的“缓冲区”大大增加了(如下图)。
等到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订完毕之后,影响双边关系的地缘政治障碍基本上被扫除干净,如今反倒是俄方担心中国的势力进入“外东北”和西伯利亚。
3、中国-印度
中国与印度之间横亘着一个天然地理障碍——青藏高原。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中印之间几乎不可能爆发全面战争,像1962年那种几万人规模的局部战争已经是极限。
4、印度-俄罗斯
印度与俄罗斯不接壤,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
5、印度-欧洲
印度与欧洲不接壤,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
综合3、4、5我们不难发现,印度之所以能够“左右逢源”,一方面是因为它身处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偏居一隅,跟主要政治力量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6、俄罗斯-欧洲
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是广袤的东欧大平原,无险可守,地缘冲突异常激烈。
东欧平原范围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里海之滨;东起乌拉尔山,西至波罗的海,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米。
冷战时期北约与华约成员国分布图
前苏联时期,解决与欧洲地缘矛盾冲突的办法是在东欧平原的最西端控制一排“卫星国”,作为缓冲地带。
不过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是需要机遇和实力的,苏联做得到,俄罗斯未必可以。
正因如此,当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外交团队秉持苏联时代安全观去处理与东欧国家关系时,他们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和抵抗。
这些身处中间地带的小国家们更愿意倒向北约阵营,即同样充当一个缓冲国的角色,人家希望给强势的一方做缓冲。
于是俄罗斯心心念念的缓冲地带越来越靠东,一直到今天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顿巴斯地区——从地图上看,哈尔科夫已经是在莫斯科正南方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罗斯战略界其实应该在苏联解体之后尽快形成一版新的安全框架,基于自身实力现状改变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相处模式。
比如可以引导它们成为俄罗斯与西方沟通的桥梁,充当一个政治和军事上“中立国”的角色等等。
乌东地区位于俄罗斯核心领土的正南方
简单总结一下。
冷战时期,苏联与西欧之间存在广袤的中间缓冲地带,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并未爆发实质性冲突。
而苏联与中国之间没有任何缓冲地带,强烈的地缘冲突使得珍宝岛、铁列提克等小规模武装冲突先后爆发,甚至在1969年出现了《全面战备》的场景。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区大大增加,为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的地缘基础。
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缓冲区则荡然无存,原中间地带国家纷纷加入北约,甚至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且北约与俄罗斯的边界线增至2500公里,圣彼得堡直面的波罗的海变成了“北约之湖”……
这种情况下,中方既要在战略姿态上支持俄罗斯,又不能够让中俄关系完全绑定对外政策,还不能让身处困境的俄罗斯感受到威胁,十分考验外交智慧。
对比上图,苏联时期曾拥有漫长的波罗的海海岸线,从圣彼得堡一直绵延至加里宁格勒,而如今的俄罗斯只剩下芬兰湾尽头(圣彼得堡附近)很少一段海岸线,且被一南一北两个北约成员国牢牢夹住。
文章最后,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一下亚欧大陆地缘政治格局。
作为大陆之外的离岸平衡手,美国之所以能够呼风唤雨、主导全球秩序七十余年,很大程度上是有效利用了亚欧大陆上四股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
以目前的形势看:亚欧大陆上最重要的三组关系中,俄罗斯-欧洲关系已彻底破裂,中国-欧洲关系正遭受着严峻挑战,只有中国-俄罗斯关系是健康稳固的。
在三组次要关系中,印度与俄罗斯是轻合作状态,印度与中国是轻对抗状态,印度与欧盟的联系很少;换言之,当下印度尚处于“游离状态”,没有深度卷入地缘政治对抗。
四股力量中,中国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最好,分别占据亚欧大陆东西两侧的平原温和气候地带。
俄罗斯和印度的地理位置较差——前者身处高纬度且海岸线十分割裂(海参崴、克里米亚、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相当于被其他三个强权“封印”在亚欧大陆中央;后者则偏居南亚次大陆一隅,还经常要忍受极端高温炙烤。
对于身处大陆中心地带的苏联/俄罗斯来说,它必须找到三个边缘地带强权中的一个结为盟友才能够连接海洋文明,向外“呼吸”。
冷战早期苏联选择与中国结盟,冷战中后期苏联选择与印度结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印度隔了一个中亚,背靠背关系不复存在),1991至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前俄罗斯主要想跟欧洲建立合作关系,而今天的俄罗斯已别无选择(《未来的俄罗斯与中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