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家庭三角关系:在一个家庭里三个人中的某两个人出现矛盾时,双方或者其中的一方会把焦点转向第三个人,那这个人就会自动的参与到矛盾中来缓解其中的紧张气氛。
01
半月前,一个邻居给我发了一张图问我“不知道会不会打扰你,但是我想问一下我的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因为不了解情况,并不能够妄下定论,但是这幅图让我震撼又心生困惑。因为是一栋楼的邻居,就约了时间让孩子们在楼下玩儿,抓住一个合适的时机跟男孩儿聊了一会。他的眼睛几乎没有和我对视,全程投入地摆弄着手上的士兵小人和坦克车,他说他最喜欢攻打碉堡的游戏,而且马上就要赢了。我问他要不要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思考了一会说:“如果你胆子大的话!”我更加好奇,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家的战争很激烈!我妈妈很可怕!”我挺惊讶的,因为每次见到邻居的时候总感觉她很沉静友好,“哦?我觉得你的妈妈很友好也很温柔呀!”“不,我才不害怕,因为我有最厉害的武器,我会保护自己的,让她知道我的厉害!”孩子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各种描述他如何报复妈妈与妈妈抗争,我趁机问道“你们家谁最快乐?”“当然是我!因为我可以把炸弹核武器全都丢过去,这特别有意思!”“哦?你的这种方式很特别,那你的爸爸妈妈快乐吗?”我继续问道。“不快乐,我的爸爸玩手机才会快乐!我妈妈总是不快乐!”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上的小人和坦克模拟着战争场景,他很沉醉的样子。最后我问他“你最希望爸爸妈妈做什么事儿?”孩子停下手里的游戏,看着我思考了一会说:“我最希望爸爸不要玩手机陪我打羽毛球,我最希望妈妈陪我玩儿。”这个答案让我很是意外,我以为他心里很厌恶自己爸爸妈妈,至少我从画面中有这种感觉。02
孩子的妈妈陪着我的孩子在远处玩着,时不时往这里张望,她似乎很焦切。我告诉她说孩子心里很渴望与父母亲近,妈妈一脸震惊的看着我,她说孩子现在一点也不听自己的说话,说什么都很排斥,只想玩手机。只要自己跟孩子说点什么就暴跳如雷,甚至能跟妈妈对打。有时候在外面也是毫不收敛跟妈妈对吼,真的拿这孩子没法办了。妈妈很不好意思的说平时不找你们玩儿,没想到找你玩一次还是说这些麻烦你。她说自己带孩子真的没招了,孩子不想去学校也不听话,性格越来越暴躁,学习跟不上去,老公也总说我把孩子带成什么了,孩子对自己也像仇人一样。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和孩子吵架甚至打架,老公回来孩子就睡了,自己的诉说在他眼里都只是牢骚和芝麻小事儿,有时候真想一走了之,什么也不问了。03
鲍文在很久之前提出的“三角缠”理论,指家庭中情感的联系常常由一系列三角连接的网络来保持平衡。直白一点说,就是在一个家庭里三个人中的某两个人出现矛盾时,双方或者其中的一方会把焦点转向第三个人,那这个人就会自动的参与到矛盾中来缓解其中的紧张气氛。当下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甚至很多女性全职陪伴孩子,妈妈带孩子围着孩子转,而爸爸则是专注于挣钱养家。爸爸投入工作中去,家庭中的事儿几乎不问,妈妈则将照顾好孩子教育好孩子动作自己的唯一使命。就像邻居,丈夫一直可以有稳定的收入,只要工作技能不丢失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妻子带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会有新问题出现,学习问题、作业问题、习惯问题、情绪问题、交友问题等等。大部分妻子都会一心扑在孩子育养上,忽略了对爱人的关注,夫妻关系变得不如从前亲密。同时作为丈夫,因为参与的少也很难能够理解妻子的艰辛和焦虑,甚至有时候孩子出现学业问题、行为问题时归咎于妻子没有做好。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妻子会和丈夫沟通,希望丈夫参与和支持,但结果总让人失望,丈夫一如既往地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无法参与,即便参与了,也很难能夫妻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想想真不如自己干省心,妻子们最终还是选择靠自己、盯孩子。还有很多妻子对让爱人参与进来根本不抱期望,而是用更多时间精力在孩子身上,抓学习、盯习惯。孩子被动地成为了很多妈妈证明自己价值和努力的那个人,似乎孩子学习好了、表现好了妈妈心情就好了,妈妈也不唠叨爸爸了,爸爸也不埋怨妈妈了,不吵架了夫妻关系就好了,全家都快乐了。可如果该种情况经常发生,必定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某种不利于他们成长的缺陷。比如缺乏安全感,经常焦虑、自责、内疚、愤怒、不安等等,孩子年龄还小时就要负责调节成人的关系,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若是妈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或者强势,孩子必然会爆发,逆反、报复……作为家长,我们务必清醒明确,是孩子的表现导致我们夫妻问题家庭冲突,还是夫妻之间以及各自的沟通方式或者价值观导致了矛盾。04
当一个妈妈把从爸爸那里获得的情绪,如:失望、无助、愤怒、委屈,硬生生抑制住了,就很容易转移到每天和我们形影不离的孩子身上。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或者不那么让自己省心的时候,就很容易控制不住爆发出来,对孩子严厉的教训、抱怨、指责、动辄武力。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被教训教训很正常,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很多孩子承担的责罚、教训都源于妈妈从爸爸或者其他家人那里积压的负面情绪,自己恰好撞了枪口而已。而我们从不去想,我们想教训的是自己的孩子还是缺位已久的爸爸。时间久了,孩子从委屈变得愤怒,从忍受愤怒到爆发还击,亲子斗争就开始了。“我承认我很多时候对你的指责、打骂或者教训是因为外界的任何事儿带给我的情绪。”“我必须要说句对不起,我将情绪转移到你身上并希望你理解我、做到我满意,确实对你不公平。”“可不可以和妈妈一起想一想,我们该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当我们能够鼓起勇气真诚的跟孩子说句对不起的时候,就会知道孩子有多爱我们。不要吝啬,也不要惧怕,我们的一句真诚的对不起或许能够修复孩子内心的伤痛。来源: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体会阅读,学会看见,为了妈妈,为了孩子,温暖陪伴,一起成长。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