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社恐是绝佳的恋爱对象?
参与社交活动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自己难以自如地融入人群?你是否害怕发言的话筒突然递到你手中?哪怕和人有过多的眼神交流,都让你感到局促?人际关系仿佛是一种工作,交流的瞬间都在劳作。
许多人把这种状态,称为“社交恐惧症”。或者按照MBTI的说法,是“i人”。我们曾在《年轻人为什么人均“社恐”?》一文中采访过华东政法大学的杜素娟教授,她认为,社恐是一种防御措施,“社会、家庭对你的要求很高,你被迫不断提升自我要求,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提升既违背自己的意愿,又在能力上达不到。你的压力、畏惧感也相应地提高了。最后你什么都改变不了,只能做出自卫的姿态。”
“社恐”的表现有多极致?“恐”,究竟恐的到底是什么?人们说自己“社恐”,是否也同时指认出了在社会上感到的痛点?“我站在人群中却不属于他们”,又有什么别样的价值?“社恐”能够延展出来的怎样的社会和心理学意义?
GQ Focus邀请到了青年女演员陈都灵,羽毛球奥运冠军蔡赟,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智族GQ》编辑总监刘冲,他们将从自己经历出发,聊聊“社恐患者”那些事。
欢迎大家通过下文的小程序报名参加。
“社恐圆桌”
签到时间:6月3日 18:00-18:30
论坛时间:6月3日 18:30-20:30
地点:上海·Wework
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696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