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发射场车辆撤走,朝鲜何时再次发射侦察卫星?
作者 / 林海东
5月31日,朝鲜军事侦察卫星“万里镜-1”发射失败,“千里马-1”运载火箭坠海。随后,朝方称将在“短期内尽快”进行二次发射。
6月3日,韩国军方仍在坠落地点进行打捞,据称在水深75米的海底发现约15米长的残骸,预计是仍处于连接状态的二、三级火箭,且不排除发现卫星的可能性。
纽约时间6月2日,安理会召开讨论朝鲜射星问题的公开会议,与近期的历次会议一样,仍然没有结果,仍未就追加制裁决议案或主席声明达成一致。
以上,是关于朝鲜侦察卫星的一些基本进展,算是背景。
“万里镜-1”发射失败后,朝鲜何时进行二次发射,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从5·31发射失败后的商业卫星图像看,西海发射场主发射台出现近20辆左右的大小车辆,疑似燃料车也停靠在发射塔旁边。因此,外界的研究专家们认为,二次发射可能转移到主发射台,利用备份箭星发射;我在日前的文章中也持相同观点。
然而,6月2日的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之前在西海发射场主发射台停靠的车辆全都消失了,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出现过似的。
这情况大致意味着,无论是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NADA)5·31所说的“短期内尽快”,还是金与正6·1谈话所说的“不日”,其时间段都有可能拉长。尽管一天的卫星图像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这种车辆齐撤还是让人感到迷惑,就像前些天美林阅兵训练场那200辆卡车和近千名士兵突然消失一样。金元帅神鬼莫测,任何预判都有可能被打脸,这是外界观察者无法逃脱的宿命,只能习以为常;即便预判失误,也还要硬着头皮继续下去,这也是观察者的宿命。
西海发射场目前有两个发射台,一是主发射台,二是最新建造、刚刚用完的海边新发射台。此次朝鲜发射搭载“万里镜-1”卫星的“千里马-1”火箭,用的是后者。新发射台相对简陋,从此次发射的情况看,似乎是“为新而用”。那么,新发射台失败之后,是否会转至更为完善的主发射台进行二次发射呢?个人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但问题是,这种可能性基于常理推断,如果金元帅一定要在这次发射后“挽尊”,那么,继续使用新发射台的可能性就大大上升。这实际上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这里首先需要修正的是,此前我曾说上半年总结全会一般是“6月下旬”召开,是记忆出现失误、未核查资料所致。这是低级失误,在此向大家诚恳致歉。修正的结果如下:八大以来的上半年全会均预告为“6月上旬”,但八届三中全会会期实则为“中旬”的“6月15-18日”,为期四天;八届五中全会会期为“上旬”的“6月8-10日”,为期三天。根据此情况看,如果出现需要,八届八中全会的会期延至“中旬”也算正常。
根据对目前信息的综合分析,个人认为,即将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可能是朝鲜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将决定五年计划剩余一半时间的基本走向,而侦察卫星的发射成功本来可能是给这个转折点作为标志性事件使用的。在发射失败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至少以下几种可能性——
1、全会按期召开,在会议开始前进行二次发射并确保成功。这个可能性的问题在于,如果像NADA所说的那样,发动机和燃料都存在问题,那么,在十天之内,朝鲜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如果解决不了,是延迟至会议后发射,还是换更为成熟的火箭类型?
2、调整全会会期,将现在的“6月上旬”延迟到“6月下旬”,在延迟的会期前进行二次发射。这个可能性的问题在于,“6月上旬”是对内对外皆公布的会期,朝鲜是否会进行延期的变通?用什么理由?不过,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无非是沿用八届三中延至“中旬”的惯例而已,可以不事先公告,朝鲜人民也不会有什么质疑。
3、全会按期召开,在会议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二次发射并确保成功。这个可能性的问题在于,如果全会将卫星发射作为标志性事件来确定下半年和五年计划剩余两年半时间的基本走向,那么,如果二次发射仍然不成功,全会决议怎么做?按以往惯例,全会过程中会有一天用来开分组会(协议会)讨论决议案,这一天金元帅通常不出席,那么,金元帅是否会选择这一天拨冗前往西海发射场或是NADA总部指导卫星发射?
4、全会按期召开,如常作出决议,卫星在准备稳妥后二次发射,成功后再以政治局会议的方式将其作为决议的补充。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变通办法,尤其是在绝大多数朝鲜人民并不知道卫星发射失败这件事情的条件下。但问题在于,这样是否会破坏七大以来逐步确立起来的全会权威性?
综合上述可能性并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来看,大致可以做出这样的两种预判——
1、先看是否再次创造“朝鲜式奇迹”,如果能够在全会既定会期前或会议过程中进行二次发射并获得成功,则皆大欢喜,一切按计划进行。
2、如果按“归零”办事、不追求“奇迹”发生,则把发射卫星先摆到一边,调整全会决议的写法,先确保全会如期召开。
这些可能性仅是目前条件下的分析结论,关键还要看西海发射场的后续动向。从前期的情况看,发射前两天的动向更为重要。目前,6月2日的车辆撤出尚不足以证明15日前后不进行二次发射,在八届八中全会正式召开之前进行二次发射依然存在较大可能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