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文:ABB;图:Unsplash
最近TikTok上有一位新加坡华人吐槽自己在澳大利亚找工作的经历,一夜爆火,还上了雅虎新闻。她其中一个吐槽点是,许多公司只招聘澳洲本地学生,对留学生的大门是关闭的。在澳留学生Jamie Wu的吐槽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澳洲国际学生理事会(CISA)主席Yeganeh Soltanpour也表示,Wu某在视频中所透露属实,而且这在澳洲“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工作场所和招聘机构内部存在很多偏见,对学生签证身份有顾虑。
“我听到的最常见的借口之一是,‘我们不想培训你只是为了让你离开’,或者‘毕业生的签证可能不被批准。’他们永远不会公开说他们只雇用本地学生,因为他们不想遭到强烈反对。”
所以留学生往往只能被迫做无薪实习,来换取一份工作经历。
在笔者看来,其实找工作的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身份认同才是核心。即留学生在国外,无论肤色还是国籍都是外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当地人的常见心态,所以找工作时往往不得不让位于本国人。可回国后,尤其是已经拿了外国身份的留学生,在国内还是会被当做外人,甚至还会被诟病说“这种做法是脚踏两条船的投机行为“。与此同时,在留学生心目中,国外生活时觉得自己不属于外国种族,面对学业、职场和生活中隐隐的排挤时,会感到“It’s not my place.”可回国后,又觉得自己的思想也不能完全融入国内社会,在中国老板面前说话办事尺度拿捏不准,在社交媒体发表观点又被频频禁言。本想着,双语双文化,两边吃得开,却往往难以认同和被认同任何一边的身份,觉得反而像猪八戒照镜子似的。身份认同是每一个打算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都会面临的情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家长们一起聊聊,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找到认同和被认同的身份?其实上述这种状况不需要出国,在国际学校里时就可见端倪了。中国的国际学校是既不同于公立学校,又不同于海外学校的存在。在公立学校眼里,国际学校是由外国老师上外国课程的外国学校。而在外国大学眼里,又觉得我们的国际学校是中国人办的学校,出来的学生带有中国特色,有别于从外国高中毕业的学生。这点恰好跟留学生的尴尬处境如出一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觉察出自己更想要、更适合哪边的身份呢?以对中文课的态度为例,有的国际学校非常重视,觉得孩子到哪里都必须先学好母语和本民族文化。而有的国际学校并不重视中文课,因为申请外国大学时不需要这门课。所以选择在国内的哪类国际学校就读,其实也是家长和孩子提前扪心自问地了解自己价值观的倾向,以及体会自己对本民族到底有多大的认同感的契机。此外,在国际学校里,孩子如何与外教相处,也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否认可另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有的孩子比较倾向于向中教求助,碰到听不懂的地方和问题,会找中方班主任、培训机构或请中方家教来解决,这样的孩子出国后也往往喜欢跟中国人扎堆玩,可能更难在国外找到归属感。而有的孩子则非常喜欢与外教沟通,倾听他们所生活过的世界,有些会非常向往,有些则反而提前明白了自己的不适。所以国际学校的尴尬处境,恰好也是中国孩子体验如何认同自己身份的一条途径。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需要提醒各位家长,不少孩子进入国际学校,有了第二套文化理念了以后,很可能会选择两套文化中各自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加以组合。比如,既对家长说,自己是独立的,要求家长不能干涉自己的隐私,却又把向家长伸手要钱(尤其在能打工的年纪)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又或是子女成年后,既希望向外国人那样不承担为父母养老的义务,又希望父母还跟其他中国父母那样愿意帮自己买房子、带孩子。所以对于家长来说,要让孩子明白,身份认同不是两头占便宜,不是利用两边的优势规避掉本应属于自己承担的责任,而是通过见识到多种文化和价值观以后,明白自己的性格适合哪种社会、哪种生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减轻以后孤身在外国时的那种迷茫感。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和国外的大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更适应哪种身份以后,就要充分地使用好这个身份。什么叫充分使用好这个身份?举个例子,不少留学生选择入籍外国后,会很自豪自己有了决定谁是总统的投票权,但却极少思考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要不要参与到该国的政治中去,有朝一日也像当地人一样能成为主流。苏纳克只是第二代印度裔移民,他就已经竞选成功英国首相了。而华人往往选择在外国默默工作,默默生活。这在强调要为自己发声、为自己同类发声的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政治力量的保护,华人的声音和权益就很难受到保护。也就是说,既然选择了入籍外国,就要努力让自己变成主人,就要像当地人那样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公民权,而不能只在大选之日,开心地为别人投个票而已。不然的话,始终都只是移民国的外来人、边缘人和跟班,公民权还是比其他本国人短了一截。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商业中。华人学历高,能力强,且吃苦耐劳,可华人在外国企业中担任高管的比率却是非常低的。2020年曾有一篇论文《中国大陆裔极少占据美欧大企业高管岗位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给出过详细的数据:美国道指30、纳指100、财富美国200强的273家企业中,中国大陆裔核心高管0人、印度裔14人;大陆裔普通高管8人、印度裔75人。75%的中国大陆裔美企普通高管排名不靠前(十位之后)。88%的中国大陆裔局限于中国区总裁和技术研发岗位,68%的印度裔在美企普通高管排名靠前(前十位),且占据运营、法务、财务、人力、战略等高管岗位。
170家英德法三大股指企业里,中国大陆裔核心高管为0、印度裔5人;大陆裔普通高管5人、印度裔22人。80%的中国大陆裔在英德法企普通高管中仅局限于中国区总裁,77%的印度裔在英德法企业普通高管排名靠前(前十位),且占据了运营、市场、财务、人力、战略等高管岗位。文章把大陆裔表现不如印度裔的原因归结为:市场经济思维偏弱、生活与思维方式难以融入美国文化、大陆裔抱团协作精神弱于印度裔等。
也就是说,华人虽然身在美国,但很多思维习惯和处世方式仍然跟在中国一样,没有用美国认可的那一套价值观打败美国人,甚至可能都没有从心底里认可移民国的价值观就已经移民了。或者说,他们只是想要移民国的物质生活环境,而保留很大一部分的中国的精神思想,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也很难被移民国的主流所真正接纳。在国外,投票给别人算不上当主人,被别人投票才是真正地被认同了身份。也许有不少家长和孩子觉得,要想在外国当主人,太难了。那回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不过这就要好好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懂国内的人情世故了。切不可既要国内的主流身份又要国外的自由舒适。既要又要还要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开头提到的,两边都获得不了身份认同。ABB:曾在沪粤多家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目前主要在国内外投资收购、品牌和项目引进、托管运营等方面,从事教育领域的商务拓展和资源对接的工作。个人公众号“ABB讲教育界的故事”(ID:ABBdegushi)
本文授权转载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上海国际教育和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带你了解沪上所有国际、双语学校,汇集各类好玩的休闲活动,还有亲子度假、国际教育动态等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的国际教育资讯。
#男孩培养是世界难题?看「伊顿妈妈」如何破局
6月6日 19:30
👆点击预约,开播提醒👆
上下滑动,底部扫码加入讲座群
近期直播覆盖主题:美本申请系列、学霸分享、英国低龄留学、艺术留学等,欢迎点击红色预约按钮,一键预约感兴趣的场次👇
留学全知道家长群,准留学家庭聚集地,定期分享留学讲座、专题直播、资讯干货、课程资源、线下沙龙,扫码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