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学校应该平静地死去”学而思要下场做中国GPT了,教育界革命要来了?
△布鲁姆发现,学生接受一对一辅导后,比传统大班课成绩高出两个标准差。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可能在全社会实现过去因成本过高无法实现的一对一辅导
教育的底层逻辑,也将受到挑战。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曾在“ChatGPT与未来教育”沙龙上概括GPT带来的全方位震荡:我们不知道未来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不知道未来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也不知道过去重视的听说读写、推理运算能力是否还有用?
“爸爸真棒”一位特别爱阅读、爱思考的专栏作者&家长Gauchewood,一直是各种人工智能产品的深度用户,也购买了可汗学院的Khanmigo,在用AI给读小学的儿子做“苏格拉底式问答”,给读高中的女儿学习托福作文。
△他用人工智能给孩子出SSAT题目、和孩子练口语讨论文学作品
他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态度是非常悲观的:
而他也一直在思考,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驾驭、超越人工智能?
他觉得,许多国际化学校重视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以及敢于让孩子冒险的包容性,可能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真正的优势。
注:本文鸣谢ChatGPT,作者只要有新的想法就会和它聊一阵子,得到了很好的助力。
库克几年前就说过:
传统学校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就跟OpenAI训练ChatGPT的方法是基本一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ChatGPT生成文本时,会用人工反馈来优化模型,具体方法是OpenAI招募大量人类“标注员”,教ChatGPT生成符合人类期望的答案,并对不同答案进行评分,让它根据人类反馈改进。这叫做“人工反馈增强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简称RLHF)。
比如, GPT-4经过RLHF训练后,在回答事实性测试题时的评估得分就比GPT-3.5提高了40%。
△本文配图自 | 电影《机器纪元》
而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不就是这样进行的吗?老师就像是严格尽责的“人类标注员”,给孩子们的练习和考试答案进行评分,让他们知道哪个答案是正确的。答案越接近标注员的要求,成绩越高。
虽然这是个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很容易想到:人的记忆力和运算速度远远低于AI,但却被用同样的方式训练出来,那么孩子怎么可能战胜AI呢?
过去“内卷”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无论学习考试内容的实际用处如何,只要能打败同学、获得有限的进入某些优秀大学的机会,就能随之获得有限的好工作机会。这就像那句话:“你逃离熊的时候,不必跑得比熊快,只需要跑得比旁边的人快。”
然而,在未来,AI这只熊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你和逃生伙伴之间的速度差异对熊来说几乎无关紧要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好在现在的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它就像是刘慈欣写的“三体人”那样,思维对我们是完全透明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就把这个话题直接丢给ChatGPT和New Bing,请它们给我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
结果AI回答我,要做到这些方面:
学习基础的AI知识和技能,理解AI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对社会的影响。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利用AI技术,同时培养逻辑思维、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核心能力。
既然AI大熊的能力和方向在不断变化,人类也得培养不断学习的心态。教育应鼓励孩子们培养终身学习、跨领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这将有助于孩子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抓住机遇和可能性。
也就是和“大熊”往不同的方向奔跑,甚至可以游泳或飞翔,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思辨能力、情商等人类特有的能力和素养。
当然AI也不是预言家,说的不一定对。不过,我还是准备接下来仔细探讨下里面的每个具体做法。正如艾森豪威尔说过的:
虽然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但它可以成为一种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行动。规划西西里岛登陆和诺曼底登陆战役是如此,规划孩子的未来也是如此。
如何才能做到“反人性”的终身学习?
“21世纪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心理灵活性”
关于第一点,也即是学习基础的AI知识和技能,在这里不赘述。
毕竟,AI也是需要人类来设计、制造、维护的,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孩子使用AI时自然更有把握,也能有机会参与AI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监督AI技术的安全和道德。
第二点“培养不断学习的心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有人可能说这不就是终身学习嘛!我思索了一下,感觉这一点是“知易行难”,因为“终身学习”本质上不是一种具体的能力,而是一种心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理灵活性”。
而这种心态,某种意义是说是“反人性”的。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采访,其中赫拉利指出,面对AI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教育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传统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特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当世界不断变化,技能迅速过时,教育的首要任务就需要改变,21世纪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心理灵活性。
他说,过去的教育旨在塑造人的固定身份,就像一座有深厚基础和坚固墙壁的石头房子,比如你进了什么大学,从事了什么工作,等等。但如今,我们可能不能再建“石头房子”,而是搭建”帐篷“。
石头房子再坚固,也许旁边很快就变成了一片废墟,断水断电,变得像工业锈带的房子一般坚固却没有价值。但如果我们建立像帐篷一样灵活的身份,容易拆卸和移动,看起来不太牢靠,却可以灵活地逐水草而居,轻松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但是,这种“心理灵活性”也是很难培养的,正如赫拉利指出的,即使政府提供免费的培训课程和其他形式的支持,大多数成年人可能仍然无法适应新的现实。
想象一下,一个40岁的卡车司机因自动驾驶卡车的出现而失去工作。在这个年龄阶段,他还有心理力量去彻底重塑自己吗?即使他成功实现了转变,到了50岁时,他还能再次做到吗?再过10年呢?
为什么心理灵活性这么难?原因在于它与大脑的节能机制相悖。大脑非常善于节省能源,当发现某事存在规律或某环境因素对自己无影响时,大脑会降低关注度,简化处理程序,甚至将其放入“潜意识”。这种机制被称为“重复抑制”。
例如,当我们第一次去上班时,路上的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楚,但连续一个月上班后,上班途中的事情就变得不那么重要,所有动作都能不假思索地完成。这就是典型的“重复抑制”。
然而,过度的“重复抑制”可能会导致创新能力的减弱。假设有一只猫发现黑色石头下藏着食物,于是只去翻动黑色石块,其他颜色的石头从不碰,但大自然并非总是确定的,偶尔也有食物躲在其他颜色石头下。假设另一只猫好奇心强,每隔一段时间去翻黄色石块,这种富有创意的行为很可能会给它带来额外的好处。
同样,人类也需要在保守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有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因为历史原因或文化背景更倾向于保守教育,强调规律和稳定。而在某些运气较好的国家,对孩子教育和人才选拔可能更具探索和创新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各有优势,然而,在AI时代,我们需要关注一点:AI在智力工作上的“重复抑制”能力非常强,能很好地处理各种重复性工作。这对那些过于强调规律和稳定的教育方式可能带来挑战,因为AI很可能替代许多重复性工作。
因此,为了应对AI时代的挑战,家长和教育者应更加鼓励孩子的“偶尔好奇”倾向,以便与AI的能力错开。让孩子们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冒险,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变化、发挥所长。
正如英国诗人W.H. Auden所言:
孩子们要在AI时代找到自己特有的长处,可能需要更多的“偶尔好奇”才能找到。为此,我们需要在教育中培养他们的心理灵活性,帮助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
如何培养与AI不同的创新能力?
第三种解决方法“培养与AI不同的能力”,可能包括实践操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这里我们就来讲讲似乎最“抽象”的一种:创新能力。
有意思的是,深入研究以后,我发现孩子要想具备创新能力,第一条仍然是“积累知识”,但是这件枯燥无味的事,却可以让AI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
心理学家米哈伊·希克森特米哈伊将创造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期”,即通过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为创造力的爆发做好准备。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知识积累,任何人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首先必须掌握前人积累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
乍一听,这好像是又回到了“内卷”的老路上了,但是正如米哈伊创造的“心流”理论所言,如果孩子从小学会如何进入心流状态,他们或许可以摆脱这个困境。
心流是一种充满兴趣和投入的状态,是“最高级的心理快感”。而创新,正是能够提供这种快感的源泉。
当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流,他们会更容易专注于学习,忘却时间的流逝,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心流状态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容易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而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游戏和艺术创作中达到心流相对容易,在学习中却较为困难。
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各异,而要在学习中实现心流体验,首先需要学习活动恰好超出学生的当前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压力但不焦虑,有动力但不沮丧;
还需要学习活动能给予学生及时、清晰的反馈和奖励,让他们感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此外,还需要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感到有控制感和参与感,以及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这对教育者和教育体系的要求非常高,很少有孩子有机会接受这样的高品质教育。但是,AI 恰恰正好可以发挥作用。
例如,可汗学院最近推出了基于GPT-4的AI助教 KHANMIGO,它采用“苏格拉底式”问答,让孩子自己回答问题,实现一对一辅导。这个AI助教具有许多有趣的功能,如自由辩论、与历史或虚构人物聊天、无尽故事接龙和词汇量扩充等。
如果善加利用,这种“苏格拉底模式”倒是很容易诱导人进入心流,因为心流不是正需要既在能力范围之内又有一定提升空间嘛,那其实也就是提供了这样的挑战。
不过,我们身边并不缺少重视知识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的人,为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创新似乎仍然遥不可及呢?
这是因为除了知识积累,创造力还有四个阶段。
第二阶段是酝酿期,各种想法在创造者的潜意识里翻腾,但好的创意尚未出现在主观意识当中。
第三阶段被米哈伊称为“洞悉”(Insight),也被称为“啊哈时刻”(Aha Moment)或者“尤里卡时刻”(Eureka Moment)。
第四阶段是评价期,是对某个创意好坏的判断。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可能想出一个新奇的点子,但大多数时候,这些想法都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错误的。一个富有创意的人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他能迅速地对某个新奇的想法做出评价,判断出是否应该继续探究。
第五个阶段是精心制作期,好的创意需要经过精心制作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
我们现在使用AI,会发现它能瞬间提供大量流利的答案和精美图案,如果仅止步于此,那么人类的工作能力确实可以被AI替代,但更重要的是,面对AI的输出,我们如何评判,如何从那个结果继续深入发掘和细化?
比如,我在写作本文的时候,会问AI很多问题,借以整理思路,但从思路出发扩充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是我这个人类才能做的事。现在很多画手也是这样做的,先让AI去“生成”一些新点子,再从中挑选最有创意的那些,扩展成完整的图画。
也就是说创造力过程的“评价”和“精心制作”是AI无法具备的能力,也是我们的孩子应该努力培养的能力。
所以,如果未来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在面对AI呈现出的看似完美的答案时,仍能加以评价和深化,那么他们才能真正地领先于AI,至少是AI-proof, 保持与这只飞奔巨熊一个身位的距离。
本期福利
👇👇留言区留言,分享你对本文的看法和故事,我们将为留言区点赞前3名读者每人赠送一本“心流”之父米哈伊的《创造力》,包邮哦,本周五开奖~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进入【爸爸真棒·家长群】,与50万高认知国际教育家庭一起畅聊国际教育圈的最新消息、最牛资源、最火学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