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高考选专业会成为“不公平”的起点吗?

高考选专业会成为“不公平”的起点吗?

公众号新闻

右上角为A区国际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教育观察员



2023年高考如约而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共计1291万,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新高。这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复杂、不确定频频发生,乌卡时代(VUCA)又成了高频出现的词汇。
这个夏天,我们能用此刻的路况信息,安全通过一小时后的十字路口吗?如果不能,那我们还能做点什么?至少当未来到来的时候,还能够有所准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你能用此刻的路况信息,安全通过一小时后的十字路口吗?”
2023年的高考,一年一度地交卷了。考完最后一场考试的考生们,终于可以暂时放下考前的焦虑,静候成绩出榜。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轻松时光,接下来的志愿填报会同样也是一场大考。
乌卡时代(VUCA,指我们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注),考生和家长们对于未来的焦虑前所未有,今年以来就业市场的种种利空消息,让“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成为了一个更加审慎的话题。大学,承载着太多十年寒窗的梦、重和痛。
然而,四年的时间,有的行业起高楼,有的行业宴宾客,有的行业楼塌了。“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
新一代的少年们,又会见证一个怎样的时代变换?
从小镇做题家说到新高考
“小镇做题家”,一个已经有些过气的社交媒体话题,却依旧道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痛点:从大学到工作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做题”。一张卷子的竞争,似乎在高考之后就戛然而止。在此后的竞争中比拼的是更加多元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支持体系。
大学、专业、城市,双一流,本一批,专项计划……这些活跃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的名词,成为了几乎每一个考生都不可能绕开的话题。在豆瓣小组网友讨论中,小镇做题家被指是“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他们到了大学却发现自己曾因成绩优异而拥有的光环逐步瓦解,特别是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在思维、眼界、家境、 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脱离了做题模式后的他们对新环境无所适从,甚至处处碰壁。
然而,这也正是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学识、视野、能力,都是大学本科教育所承担的基础职能,而且随着院校层次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加成作用也就越大。以中国一流大学为例,“小镇做题家们”也同样通过大学教育、学历提升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顶级人才,活跃在实业、金融、媒体、政府等头部重要岗位。毫无疑问地,大学依旧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成长环境。这也正是为什么当代一个家族多院士,逐渐演变为一个大学寝室出三位院士。
尤其是在已经逐渐漠视了世界大学排名,努力“破五唯”的当代中国大学,不只是让精英的后代也成为精英,更是让靠着高考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们同样获得成为精英的机会。通过高考来实现个人乃至于家庭阶层的跃迁,依然是当代高考所持有的社会作用。
教育公平,之于中国的高考,是永恒价值追求,是牵动全社会神经的红线。高考上一张试卷的公平竞争,也成为了无论是小镇还是都市的少年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同追求。
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最终还是回归高考卷面成绩的基础评价作用。在探讨灵活多元选拔十几年之后,考生和公众对于 “一张卷的公平”也是前所未有地看中。
然而,从整个生涯的角度来看,高考恰恰是这样一个分水岭。
“一张卷的公平”在高考之前的选拔中,是绝对的主流。小升初、中考都还是在卷面成绩上比拼,不会过多在乎家庭背景、价值观、择业观、社会经验、人脉关系等,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在统一标准的考试体系中参与选拔。而从高考报志愿开始,人生往后的每一次抉择,诸如就业、婚恋、跳槽、升迁等,都不再是仅仅凭借一张试卷的卷面成绩所能够决定的。因此,面对最后一次全员大考,没有哪位高中生不全力以赴;面对人生第一次无固定标准的多元抉择,几乎每一位考生又都是纠结甚至迷惘的——无论是状元们抉择清华北大还是国防科大,还是发挥失常的抉择读三本还是读大专。
然而,随着新高考的推进,新的信息不对称正在发生。从高一选科到院校专业组,一系列政策在给予了考生更多的选择的基础上,也增大了信息获取的难度。有家长表示在面对高考普通批次96个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时嚎啕大哭,无所适从。在去年也有多家媒体聚焦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乱象。我们坚守的“一张卷的公平”又开始被新高考的改革动向冲击。
小镇,对应着城市。眼界、视野、格局上的差异,似乎也并不仅仅是来自家庭与学校,而是更多地来自所处的地域。在两校一市综合教育改革中,将学生成长归纳为“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成长社区”6类课堂,也是6种环境,同时再加上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环境所影响学生的维度也不同。小镇或者城市,就是在成长社区的范围上影响学生的视野和选择。
因此,城市在高考大学选择时一个重要的选择维度。
在笔者与同事讨论家里考学的孩子选择时,经常会被问到,北航和华科该怎么选择,中科大和浙大该怎么选择,之类的问题。在各种分析过后,最终也就都演变成为了是选北京还是选武汉,是选合肥还是选杭州的问题。对于一个本科生而言,同档次学校各有擅长,最后的考虑维度似乎也只剩下城市的差异。
更为明显的,一位艺术考生的家长朋友,在笔者的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朋友介绍下,在给孩子最终选择了哈工大深圳的新建的设计学院中外联合办学项目,而没有选择中部几所985,看中的也是深圳的开放。朋友的推荐原因是设计领域最终求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作品集”。艺术设计一个需要开眼界的专业。学校学习只是一方面,进入社会向业界学习也更加重要。
其实,不仅仅是设计专业。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牌子的比拼。它们都只是简历中的三五行字而已。更多的是来自大学四年的积累。而在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以致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中项目经历的今天。城市对于大学生成长平台的赋能,又似乎更加明显了。
笔者不久前曾参与志愿咨询服务一位西南地区考生。囿于当地的条件,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填报志愿信息,仅仅是在当地关注到了师范学院,通过在北京长期帮扶的志愿者联系与支持,为她补充了新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师范院校信息。如果能被顺利录取,未来极有可能在这些城市找到教师工作,从而定居,走出大山。
然而,笔者也非常清楚,改变千万个大山里的孩子的志愿填报信息咨询,绝不是几位志愿者就可以完成的事业。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语境下,给予同样尽量平等的大学专业信息,在新高考改革中显得比此前更加迫切。
但是,这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信息化所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问题。“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知识沟现象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表现得又相对明显。因为相比于标准化考试,这是一项个性化的,专业型的工作。需要更加了解考生的个人情况,才能协助考生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其中既包括兴趣、性格、价值观、多元智能等的自我探索部分,也包括院校、专业、城市等信息的外部探索部分。而这些,相比于已经成熟的高中教学来说,都是当下中国高中教育中比较缺失的内容。
守住教育公平,不仅仅是高考一张试卷的公平,也包括给予考生填报志愿足够信息与指导的公平。显然,后面这道题,新高考时代,我们刚刚开始提笔作答。
图自澎湃新闻
时代变了,什么热门值得追
21世纪以来,几乎没有哪些年份的考生和家长像今天这样渴望高考能够“一考定终身”,甚至有些家长开始怀念起毕业包分配的时代。“毕业既失业”,几乎成为了很多学生在尚未迈入大学校门时就开始的焦虑。
在笔者与之有过深入交流的考生中,就有这样一位女生,非常明确地表示要学信息类专业。而在她的学业能力评估和霍兰德测评中,并未显示出特别的优势。她给出的想法也非常直接:听说学计算机好就业、赚钱多。
时代真的变了。遥想在笔者高考时,有专家告诉我们“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那时的状元,都纷纷地填报生物工程。恰如两年前状元们填报金融,今年填报人工智能。
那么什么样的专业才是热门专业值得追求呢?这个问题考生和家长会有很多的答案:就业率高、录取分高、高薪职业、专业名称看起来好、名牌大学的专业、长辈口碑好专业、甚至媒体曝光率高的专业……
其实,专业本身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衡量。只能说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特点,未来对应着不同的行业。而一个专业在未来是否具有更加突出的发展潜力,只在于两个字“价值”。
从技术产业经济方面来说,用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来描述技术产业的市场变化。英文Hype这个词是炒作的意思,所以也叫做技术炒作周期。这条曲线可以用来评估新科技的曝光度,从而在时间维度上对新科技的发展有一个认识。最著名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生产商”是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Inc.)1995年开始,高德纳推出了技术成熟度曲线,来预测各种新科技的成熟演变速度。这条N形的曲线,也经典地描述了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
根据N曲线的斜率与拐点,分为明显的:科技诞生期(Innovation Trigger)、泡沫巅峰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泡沫破裂低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稳步爬升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规模应用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五个阶段。
在中国,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不但受到市场的影响,还同时受到了政策的影响,比如虚拟货币和K12教育。一个热门专业的火热,市场人才需求的旺盛往往在图中的两个时期:科技诞生期+稳步爬升期。这也就是产业的机遇所在。无论是过去相当长时期的消费互联网的火热烧钱,还是当下新能源“源网荷储”各赛道的跑马圈地,都是处于前后这两个时期。而恰好在最佳的时机踩入这个行业的人无疑已经获得的丰厚的行业发展汇报。创业氛围浓郁、政策大力扶持、资本疯抢投入、业者频繁跳槽、新锐频频敲钟,都是这两个上升期的“百景图”。
然而,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却改变了很多行业原本的节奏。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GDP增速放缓,“谨慎”、“回归理性”、“观望”、“求生”成为了企业、资本、从业者共同的关键词。而投射到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和应届毕业生求职中,则就是“稳定性”成为了最主要的追求。“上岸”成为各个“许愿池”的主旋律。
那么有没有能够让我们明确看到未来动向的晴雨表呢?
新增专业一直是时代变化投射到大学招生中晴雨表。近年来,每年以30左右的数量新增大学专业。在近3年新增专业可以明显看到当下的经济热词与社会发展方向。如果将十四五规划内容、今年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大学新增专业三者对比来看,其方向是几乎一致的。
通过《2021年中国创投市场数据报告》(烯牛数据)显示,医疗大健康、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赛道)、汽车新能源等成为2021年创投市场的宠儿,而这些也正是在当代曝光最高的产业热词。对比最近一次大学新增专业来看,也能从中找到这些热词的影子。
在剖析一个大学新增专业时,需要分析它成立的时代背景、学科基底、相近学科。近年新增的专业中,有一大类学科升级的专业,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智慧XX,智能XX。这正是伴随着从消费互联网蔓延至整个产业界的“数字化升级”的国家战略。2018年,工信部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这也是继上世纪成立信通院之后第二次由中编办抽组百余编制新组建工信部直属研究院,首任院长为现任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中央对工业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投射到大学新增专业中,就会看到数字化赋能下的“智能地球探测”、“智能运输工程”、“智慧海洋技术”、“智慧水利”等等。
另外,以国家战略为重要背景的新增专业也不占少数,比如在双碳背景下,一系列的相关专业纷纷产生,如矿业类的“碳储科学与工程”,能换动力类的“氢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等。
从整个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上看,伴随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诞生一系列新学科。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纺织、冶金、采矿等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门类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开枝散叶。面对呼之欲出的新一次技术浪潮,新的专业爆发期也到来了。
但是,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程上看,大交叉大融合本来就是当代工程教育的特质。回顾工程教育史上几次重要的思潮:一二战期间的“科学运动”将数学运用到工程教育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工程科学”;二战之后的“回归工程运动”,倡导工程研究面向工程本身,诞生了基于工程场景的工程学科;21世纪以来,工程通识教育兴起,工程要与人文、商业、设计、可持续相结合,学科界线不断模糊。学科大交叉高迭代。
历史的每一次“潮汐”也都在如今的学科设置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赋能于工程学的理科(如数学、物理学)依旧是当代最前沿最基础最被国家重视的学科,以至于新建的“强基计划”为了补齐短板。以力学、电子学为代表的的基础性工科,依旧是各个工科的基石;直接面向应用场景的,诸如“飞行器制造”“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等专业,则构成了面向各大行业的工程人才主力军。如今,生发百年的学科树依旧在生长出新的枝叶。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热门专业、新增专业。不同的专业类型都会有走到时代前沿的机会。只不过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已。选择理科能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学术研究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深入本质第一性的维度深度探索。基础工科具有良好的深造方向多样性,可以在研究生深造和就业时选择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针对应用场景的工科具有明确的发展路径,可以更加高效地瞄准既有路径发展。在航空航天航海等装备制造领域,这也是一个最容易成为总师的专业类别。选择交叉学科可以积累复合型专业背景,更容易在时代变化中迅速捕捉到机遇。
在新增专业中还有一类“自立门户”的专业,如“密码学“、”慈善管理“、”行星科学”。这也正是由于新行业的产生。
其实不仅仅是泛理工科领域,在经管学科、社会科学学科也同样可以在时代发展的重点领域得到同样的发展机遇。在我们讨论高考志愿时,我们的视角是“大学和专业”,而在职业发展时,其实我们的视角是“行业和岗位”。比如一位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所看重的是名牌大学的金子招牌,然而在未来职业发展时,决定其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最主要因素是行业赛道。同样是市场品牌岗位,新能源汽车和教培赛道的人才素质要求类似,但是未来预期却截然不同。
笔者引用《科锐国际薪酬报告》,在大健康赛道,医疗器械的人才缺口显示为“研发总监/经理、市场经理/总监、政府事务、商务”,并非医疗器械所刚需的信息技术、医学工程等岗位。而外资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的年薪测算在40-70万,涨幅为20-25%,高端海外营销人选甚至达到百万年薪。因此可以看到,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相关技术人员得到发展红利,所有相匹配的支撑环节:商务、财务、法务、人力、市场、供应链管理、销售、品牌、政府关系等都会得到相应的机会。
对于一个刚刚从考试中走出来的少年来说,行业、岗位、职场、生涯这些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词汇都太过于陌生。除了手中的录取通知书,那都是还看不清的远方。
用脚投票和看不清的远方
对人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宏观”。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还是上世纪90年代体制内下海的红顶商人,亦或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互联网新贵,都无疑是将个人资源与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进而取得成功。
回顾高考40多年来的热门专业,考生们用脚投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大一路领跑,理工科备受热捧。春天的故事里,那正是一个沿海工厂纷纷崛起,乡镇经济蓬勃发展,工业项目百花齐放。在经历中东地区战场新武器的首秀和中国市场积压的潜力爆发下,20世纪从未有过那样的年代,我们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如此热切,从航空航天到水泥水利,“毕业分配工作”的政策下,遍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给予了青年们最明确的指引。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口号声中,走出的那一代大学生,也成为了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辈中国科技界的中坚力量,时至今日也依旧是中国当下最活跃的总师群体。
21世纪初,加入WTO后的中国,迎来了外贸的黄金时期。同样起飞的还有财贸外语类学校的分数线。据报道称,在15年前,一个英语流利的本科生可以轻易在沿海外资企业找到月薪5000以上的工作。同时,计划经济最后的一抹夕阳,也是带给了政策性高校最后的辉煌,最典型的青年政治学院和外交学院,在几乎是部委定向培养的背景下,一条平坦仕途也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然而,“逢进必考”的当代,这些政策性院校的光辉也随之埋没在了历史之中。当然,作为80后们肯定也不会忘记,那是一个“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年代。对于未来新兴技术的追捧的萌芽,由此萌发。尽管今日的生物已经是另一个词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份对于新兴技术的追捧从没有消失,只不过现在这个词换成了“人工智能”。
2008年金融海啸,让一切的伪需求瞬间“裸泳”。世界贸易的萎缩,不仅仅让财贸外语类专业热度减退,甚至连一直红火的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也一夜如冬。从沙滩造船到船东弃船,都曾一度成为船厂一景。然而,在中国,“四万亿”却再次让考生们用脚投票,基础设施建设与大宗商品一时间逆势崛起。从前并不起眼的“地矿油”一时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中石油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石油类专业异常火爆,中国石油大学收分猛涨。今日“打灰”自嘲的土木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时代。私家车需求被点燃后,汽车消费开始了一场长达二十年热度不退的消费升级。得到“房+车”双重buff的同济大学分数线一度直逼交大复旦。
走进第二个十年,中国开启了金融自由化之路,投行、基金、信托等其实并不算新的细分行业开始走进市场。金融行业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奔驰,整个金融行业爆发式增长,金融从业者在这段时期收入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同样地,小寒过后,财贸类院校迎来了更加繁荣的第二春。两财一贸的金融专业成为了不亚于清华北大的让隔壁邻居艳羡的录取通知书。火热背面则是经济开始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大型国企们纷纷缩减招聘。985/211的头衔显得越来越重要。“做题家们”为了渡劫再次走上了研究生的考场。上岸的人们却碰巧成为了研究生扩招前最后几批研究生,享受到了学历提升的红利。
又有谁会想到,以往只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计算机会在这实体经济放缓的大潮中,骤然崛起。如今的几个互联网大佬在2012年后纷纷敲钟。在2015年之后二级市场的持续萧条中,它们就如同抽水机,通过一级市场将量化宽松的美元持续输送到资本市场。相应地,在每一个细分领域百团大战、3Q大战、网约车大战,融资与并购不绝于耳,各方诸侯攻城略地。北京邮电大学为代表的一众211计算机专业,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年薪百万的后厂村少年们,还进一步拉抬起西二旗的房价。
直到2020年,杭州某些别墅经销商伴随着等待敲钟的大客户们的一则消息,财富自由的梦想同步破碎。
破碎的,还有互联网和房地产这两个中国经济狂奔时代的最强经济范式。
那么当下,考生们又都涌向何方呢?
以教师、医生、公务员为代表的“有编制”的体制内工作,在今年大学录取中更加火爆。与其相呼应的是去年以来考公大军的不断壮大。高考季全员攀上600分的公费师范生与公考中一万比一的岗位报录比,都成为了后疫情时代,当代青年对于“稳定性”追求的时代注脚。
当然,仅仅从稳定性上分析是不够的,笔者通过此前分析专业的六维分析方法来衡量一个专业/行业的特点:
在这个分析中,从六个维度来评价一个专业。具体分为了三个方面:幸福感(薪酬、工作强度)成就感(垂直发展性、生涯多样性)精英感(名校指数、学历指数)。
其中,薪酬考虑到毕业起薪和五年后薪酬,因为五年后薪酬往往是定居、婚恋、组织家庭时的状态,也决定这家庭婚姻生活质量。工作强度则既包括自然环境,如露天、噪声、交通等问题,也包括工作本身的时长。成就感方面的垂直发展性,讲的是“越来越吃香”,是否存在一定工作年限的结构性改行(如军人、空乘人员等),生涯多样性则表征“就业面”,考察的是专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名校指数越高,则表示进入到行业顶级的名校招牌越高,典型的比如金融业,顶级投行往往对于院校要求很高。同样地,学历指数,则表示进入行业顶级水平要求的高学历,典型的比如生物医学工程,进入到行业顶级的院校院所和大公司从事高级研发岗位,都需要博士学历。
将这六个维度按照一定顺序绘制成雷达图就构成了如下的表示:
从六维的分析来看,“师医公”也成为了“好专业”的“守门员”。抛开个别高薪群体,对于公立学校、医院的事业编、政府部门公务员,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学历、名校要求并不算太高,工作强度和薪酬水平中上等,但是稳定性特别好,越来越值钱,至少可以保持“资历与年龄正相关”。
这也就构成了当下几乎是专业的基准,其他专业与之比较,雷达图右半边面积越大,说明发展性越好,而左半边越大,则说明需要有名校和高学历的加持,需要在学业上付出的努力更多。
那么,对比各个专业,或者是未来所面向的行业,如何去看清那个远方呢?
近两年以来,我国的内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外部,为了遏制中国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进行科技封锁与贸易制裁,逆全球化之风盛行;在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因此,通过“十四五”规划在政策建议方面做出诸多战略改变,将其总结为:科技创新、产业格局、经济增长模式、区域协调、财政金融改革五大方面。
从这些改变中,也可以捕捉到未来五年的国家战略变化:
科技创新,从企业主导到举国体制。“十三五”规划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政府更多地做好创新服务。但从结果上来看,这导致了中国科技升级的步伐过慢、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2.5%”的目标未能实现(2019年仅为2.23%),从而造成了如今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上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尴尬局面。
因此,“十四五”规划专门用一个大章(“十三五”规划中仅有一小节)指导科技创新战略,并将其置于政策建议部分的第一章,体现出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极大重视。本次规划大大加强了政府的科研主导地位,形成新“举国体制”。《建议》要求政府增加科研投入,实现“政府投入为主”的局面。并用“揭榜挂帅”、高举高打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坚“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以求尽早突破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预计未来政府将会向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大学及顶尖科研人才倾斜更多资源。
产业格局,从促进服务业到扶持制造业。“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提出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产业结构上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但几年来,由于服务业比重过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脱实向虚,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各国因为忽视制造业而暴露出了防疫物资的生产短板,也令人警醒。因此本次规划转向扶持制造业,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预计后续规划中将设定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下限。同时,基于西方国家的“断供”威胁,政府要求实行产业链顶层设计,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保证产业链安全,这也是“十三五”规划所没有的内容。对于处在诸如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产业薄弱环节的企业,未来预计将获得更多政府支持。
经济增长模式,从三驾马车到国内市场。“十三五”规划中,政府依旧延续着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传统经济发展思路。但在今天,外部贸易环境日益不稳定,投资边际效用下降,过剩产能问题暴露,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继续强调“三架马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需要。因此在“双循环”的新战略导向下,本次规划建议强调发展国内市场,以促进消费为主、投资和出口为辅。其中,打通生产、流动、消费的各个环节,促进要素自由流通,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准入,最终实现交易成本的下降,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方法。同时配合以政府在医疗、教育等领域适当扩大公共消费。而在投资方面,基建投资未来将以补短板为主,弱化政府的角色,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综合来看,本次“十四五”规划建议除了继承并深化“十三五”工作的目标和成果之外,着重突出两大主线——科技创新和缩小贫富差距,这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分别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矛盾的主要抓手。
自从美国对华发起科技封锁以来,普通国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所带来的痛苦。科技创新,关系到中国是否能够实现产业升级、是否能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否能够突破外国对华封锁,其对我国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60年前的“两弹一星”。未来在重大科研难题上,我们将更多地看到政府的身影,“举国体制”将发挥更大作用。
长期来看,政府在科研方面的大量投入,将带来新兴产业板块更多的投资机会,其中主要包括以芯片设计、制造为代表的半导体板块;电池、新能源汽车板块;疫苗、创新药研发为代表的的大健康板块;航天军工板块;碳中和板块。
可以说,2023年,一个新的时代已经逐渐开启。用脚投票,是追逐风吹过的方向,更是捕捉风的方向。
乌卡时代,没有永远的蓝海
乌卡是Volatile(易变的)、Uncertain(不确定的)、Complex(复杂的)和Ambiguous(模糊的)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其意味着,在全球面临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背景下,未知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特征词。
最先感知到不确定性就是当下的资本市场。在2022年以来,甚至可以向前追溯到2021年下半年滴滴事件、双减政策等一系列市场因素作用下,资本市场的可以用“winter is coming”来形容。特别是一季度,很多VC一直没有出手,也没有融到资。美元和人民币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以往烧钱和等待烧钱的企业日子越来越难。
在社会资源流向硬科技与实业的潮流下,诸如储能、虚拟电厂等新的技术与应用场景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而像消费互联网、自媒体等传统的高薪行业开始逐渐呈现疲态。对于未来四年的大学与专业的选择,在这个乌卡时代就显得更加难以捉摸。
没有永远的蓝海。回顾恢复高考的45年历史,每一次考生们用脚投票,抬高一个专业的分数线,踩热一个行业的就业率,都蕴含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大型垄断性国有企业到大型跨国型外企,再到外贸、房地产、消费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无疑都是一次次中国产业的潮汐。有的行业百川成海,有的行业从“蓝”变“红”,有的行业却日渐干涸。
如今,2023年夏天收获录取通知书的少年们,真是又一次地踩进了变革的潮汐之中。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去应对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吗?
有一个答案:生涯规划的意识。
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早在上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1年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以的往经典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不同,它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学习和自我调节对于引发人的行为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授、职业咨询师约翰·克朗伯兹和同事们共同研究,将社会学习理论应用到了生涯教育中。
毫无疑问,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克朗伯兹将其归纳为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与特殊事件、学习经验或学习经历、决策技能。个人在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认知方法,养成工作习惯和情绪反应等,这些反过来对其他各项因素起到影响作用。
在乌卡时代,偶发性因素的影响相比于过去更加频繁。因此正确认识“不确定性”,成为了高中生最为欠缺的一点。甚至这种时代的不确定性,还会让家长们的过往经验失效,导致家庭在生涯发展的决策过程中“失能”。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同学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对职业生涯规划一无所知,更没有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一直迟滞不前,若加之个人自制力、独立性和学习能力较差,很容易浑浑噩噩毫无目标度过大学生活。
加蒂(Gati)等学者总结出这其中包括了三方面认知困难:“缺乏准备”,“缺乏信息”,“信息不一致”。“生涯不确定”是一种必然的条件因素,这也是未来考生、家长、高中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社会大背景。理解正视“偶然性因素”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才能对于不断发生的变化具备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应对方法。
强调时代的“不确定性”,并不是鼓励“躺平”,也不是为了逃避选择“宇宙尽头的编制”。而是在认识到偶然性因素随时发生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规划方向,寻求支持和资源,扩充学习经验。正因为不确定性,拥抱变化、积极学习、勇于冒险,才被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
就像前文所说的在“师医公”构成的时代稳定性守门员面前,具有挑战性的行业也往往是变革机遇最密集的行业。相信处于大变局中的整个经济体系,机遇也是随时会出现。这也要求了迈入大学校园之后,少年们要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形成自我认识,形成世界观和职业价值观,有意识地培养工作技能并付诸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当发现自我认识和世界观出现了偏差,或能力与工作不匹配时,可以通过观察、启发和环境重组等方式,调整观念;并通过实习体验、人物访谈等实践活动,以及搜集资料等详细信息,丰富学习经验,培养和提高工作技能。
在笔者观察到的一位向往军校的考生,在咨询时由于个人原因高考无缘军校。但是在多元从军路径中,也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大学生参军后军考、应届生直招军官士官等。在这个时代,变化很多同样机遇很多。从现实意义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考季的梦想不一定在这个夏天实现,但是通过良好的规划与学习,可以寻求到其他的途径达到目标。往往不仅仅是“此花开尽更无花”,还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乌卡时代,不仅仅是即将步入大学的少年们在面对着不确定性。其实,这是一个抛给整个社会的命题。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够看到从事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院士开始活跃在双碳领域的论坛;能够看到生态学博士成为了碳交易领域的专家;能够看到研究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的诺奖得主开始了人造细胞器的机制研究;跟随中国风电行业发展二十年的高管开始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
没有永远的蓝海,同时也没有人躺在十年前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换个视角看,乌卡时代易变、复杂、难以预测,同时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自我进化。《周易》有云“生生之谓易”,兼收并蓄,革故鼎新本就是自然之道——先哲们其实早已告诉世人,以变应变才能生生不息。
尾声  风还会起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坐在华清嘉园的这个酒吧,在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似乎回忆了和好多青春同路人一起亲历的时代变化。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从高考一路走来,却都在时代人潮的推搡下,把少年的梦想踩踏成了脚下的现实。
总是想,面对现在正在迈出人生重要一步的十八九岁的高中生,还能再多说点什么;总觉得,想多把自己和同伴们走过的弯路告诉后来的他们——
然而,时代变了。
这座已经矗立了近20年的商住楼,虽然维持着20倍涨幅的楼市神话。但是,在风尘中也已经初显疲态:昏暗的灯光和斑驳的楼梯间,已经再难看到往昔张一鸣、王兴那一代少年逐梦的辉煌——恰如正在日沉的房地产与互联网。
但是,五道口依旧往昔的人声鼎沸,周边的饭店又是几十桌的等位。华灯初放下人流涌动的成府路口,却依旧在呼啸的地铁声中,守望着这个一抬手就能碰到一个博士的“宇宙中心”。在已经不复往日嘈杂的酒吧里,还是会听到年轻的人们谈论起赛道、融资、换部门、组团队、下一个风口……
是的,只要未来的人还能做梦、敢创新、渴望赢,下一个时代,风还会起。
是的,乌卡时代的未来属于你们——2023年的夏天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各位梦想家们。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和“在看”,在右上角为A区国际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读者俱乐部年费¥199,优惠价¥99,付款方式:微信转账,或在“A区国际”和“A区9号”赞赏一篇原创文章。有意者请扫码加微信,备注:读者俱乐部。欢迎三观一致者。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传播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家里没矿!' 马斯克发文否认是富二代!加拿大是事业的起点!餐馆拒绝服务顾客!只因朋友之前没给小费?她叹:不公平突发:大批华人攻入澳洲CBD!怒斥政府!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全聚集!直呼“太不公平”!安省监察员痛斥LTB延误:对房东租客都不公平!一日慢丨每天醒来,都是新的起点高考瞎选专业的你,不过是给人生开盲盒高考之后,请答好「选专业」这道题。《燃烧的天国》(宿敌的起点)入学不用定专业,美国大学里的选课与选专业一图搞懂“平等”和“公平”的区别!判了!前总统川普性侵罪名成立!被判赔偿$500万,却喊冤“不公平”...​英国《大宪章》人类法治文明的起点这里,可能是人类彻底改变地球的起点董小姐的起点是别人家的终点?关于今年高考选专业,给你的几个建议西安,复兴的起点?无题选专业也有“性价比”?高薪专业排行来了!站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起点上武韦之乱(8)先天政变,三十年死亡游戏的终结,玄宗朝“家奴”核心的起点(万字篇)记忆中的南京之十五:重访故地这个世界对内向的人越来越不公平,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 | 接力访问038 潘赫英国《大宪章》,人类法治文明的起点宾州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校园樱花悉尼今日再现大罢工,垃圾处理工人抗议不公平工作待遇!街上遍地垃圾无人收!高考开启!高考后如何实现左手985/211,右手英国G5?英国专业排名TOP院校高考成绩大盘点!24Fall美本申请季,敢于“高攀”,才是逆袭的起点 | 申请季系列直播血压高至180 ,继续退圈李丰致新青年:要勇敢地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禽兽不如!澳八大学教授涉嫌性骚扰华人女学生!被解雇后上诉抗议:这不公平!高考录取分数线已出,选专业不容小觑!2022届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如何?股市赚钱要全交税,亏钱每年只能减3000 ,不公平最火毕业寄语:接受不完美,是成就伟大事业的起点《绿色的牧歌》&《怎么了》港股大反弹真要来了?350亿基金经理直呼:情绪的冰点,信心的起点!北京家长的高考选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