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几秒写完高考作文,却只是中游水平!是不是能高枕无忧了?
▲ 点击订阅,抓住风口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每年高考这几天,高考作文都会成为热门话题,往年大家都比较关注题目设定得如何,难度高不高,但是今年不同,很多媒体都在关注用AI写作文。
有的媒体用国内外AI产品写同题作文,对比AI之间的水平差异,有的企业用写作文来蹭一波高考流量,宣传自己的AI产品,也有人单纯把它当玩具,做一个新鲜的尝试。
不过,也有人想测试一下AI写出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就邀请语文老师为AI写的作文打分。比如,《长江日报》就用AI写了两篇湖北省高考作文,据说只用5秒钟就写完了,邀请了两位高三语文老师打分,在满分60分的情况下,老师们打出的分数在47-50之间。
其中一位老师点评说:两篇作文审题、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均表现稳定,在考场作文中均属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不足之处也比较集中突出,那就是四平八稳,缺乏个性。
另外,还有其他媒体邀请大学教授来评价AI的作文水平,教授们也认为是中等水平,虽然AI写的议论文结构清晰,也有引经据典,但是有很明显的写作套路,过于中规中矩,没有亮点。
在这些评测中,大家好像都比较关注AI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可能是人们对新技术总是会有一些疑惑和畏惧,需要证明一下它到底行不行。
而AI写出平庸、套路的作文,只能得到中等偏上的分数,看起来水平也不过如此,这恰好给了大家安全感,AI写作文这件事也只能是一个谈资,很可能随着高考热度降低就销声匿迹了。
但是,从最基本的技术层面来说,让AI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给一个题目就让它写,结果一定是平庸的。
关键在于,生成式AI就像一面镜子,你给它平庸的提示词就会生成平庸的结果,你给它精准的提示词就能够生成精准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提示词工程师会成为一个职业,比如在AI绘画领域,高水平的提示词就可以生成获得绘画大奖的精品,低水平的提示词就只能生成平庸的作品。
具体到写作文方面,熟悉ChatGPT的朋友可能知道,更加有效的使用方法是先给AI设定角色和任务标准,比如把它设定为一个语文作文满分的高考状元,再让它以满分作文的标准来写作文,生成的结果会大不相同。
更进一步说,如果专门喂给它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料,让它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再以高考状元的角色去写作文,也许结果就会有更大提升。
实际上,AI早就在考试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水平,甚至在一些考试中超越了90%的人类,比如,GPT-4在模拟律师资格考试的成绩在考生中排名前10%,在SAT阅读考试中排名前7%,在SAT数学考试中排名前11%。
未来,随着AI的不断更新迭代,可能逐渐在更多考试中超越大部分人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不是关注AI现在的问题来寻求一时的安全感,也不是掩耳盗铃般的一禁了之,而是需要跟上技术迭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适应技术变革,改进我们的能力培养体系,尤其是注重培养AI难以具备的能力和更好地运用AI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AI的优势是信息的汇总、整合与处理能力,它可以高效地完成特定的任务,比如在解答问题、数据分析、复杂计算等方面远超人类,在重复性、流程性、套路化的工作上有较大优势。
但是,AI可以学习和模仿人类的写作风格,却无法体验或产生人类的情感,也不能理解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是现阶段任何机器或算法都无法复制的,AI只能根据先前的算法和训练数据进行操作,缺乏真正的创新和创造力。
这就意味着,在AI日益普及的今天,人类的创新和创造力将更加重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但是,即使对于人类来说,创造力也来之不易。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优化和丰富学习目标,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或者“填鸭式”的学习,而是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AI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快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利用新的AI工具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
创造力的根源是好奇心。我在科技特训营分享过,在AI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是提问能力,而不是回答能力,因为AI已经能够回答大部分问题,所以,学会提问与创新,不仅仅能写出更好的高考作文,更是我们在未来社会的立足之本。
更进一步说,除了创造力,人还应该针对性地锻炼另外两个能力,一是任务分解,并把分解后的任务交给不同专长的AI系统,最终高效地完成任务的能力;二是通识能力,虽然自己不是专家,但对各方面的内容都有充分的鉴赏力,从而能够判断出人工智能的水平,并找到提升人工智能水平的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需要更多的苏格拉底,自己不是专家,但可以通过启发式互动,把人工智能系统训练成专家。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人工智能是个优秀的工具,但要用好它,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优势,需要培养出相对的技能,这不光需要相应的训练,而且需要理念的提升,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的机器智商“。
简单地说,人不应该试图比汽车跑得快,而是要学会开车。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不是应该禁止人工智能,更不是和人工智能竞争,而是学会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帮助,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 Ogburn曾经提出过Culture Lag(文化滞后)的概念,科技是引领性的力量,会推动文化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科技、利用科技。现在看来,人工智能的革命已经开始,文化和教育已经落后,是到了做出全面改变的时候了。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在创新地图成立7周年之际,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回馈礼包,现在购买科技特训营会员,就可以获赠3个月的学时,还可以获得我的签名版新书,更可以率先体验【AI王煜全】,欢迎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1. 前哨科技特训营直播课程第四季(2023年)共50讲+,除此之外还有5节加餐+公开课。 2. 每讲承诺为1小时视频内容,实际平均时长为2小时。 3. 每周四晚八点准时直播,会员可无限次观看回放。 4. 新入会员,可以无限次回看之前所有视频课程。 5. 成为会员即可使用【AI王煜全】,最新AI大模型开发的专属科技分析助手
6. 每周组织【前哨·创新启发局】,链接科技/产业一线人士,打开技术/应用前沿视野
7. 优先获取全球科技产业一线游学、访问机会,接触科技/产业专家,获取最新、最前沿的趋势洞察,人脉链接
8.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年费订阅服务制。一经订阅概不退款,线下活动需另行支付差旅成本,请您理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