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枪声,安倍之死
【死的历史用墨水书写,活的历史则用鲜血。】
1
安倍死了。
中文互联网,吵架开始了。
上一次,留言评论区吵得这么厉害的,是俄乌开战。
这个时候,你不管写什么、怎么写,可能都避免不了被喷,“观点的偏执”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中国网民什么东西都能妥协商量,唯独“个人观点”这事,偏执到没朋友。
本不想写安倍之死的,可是许多人后台留言要我发表看法,我就表示很懵。
许多“吃瓜网友”都有一个很奇特的思维,“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和情绪,我得看看他们表达了什么观点和情绪,和我一样的,那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我相对立的,那就键盘开炮直接喷死。”
“别人的看法,对你很重要吗?”
永远记住一点,号主博主、自媒体和主流媒体,他们在阐述某一社会事件表达观点情绪的时候,那仅仅是他们的思想。
你是在这些各种不同观点中,找到信息、分析逻辑、理智思考,而后形成自己的思想。
不是他们表达了什么,你就认可了什么。
2
大家都在吵架,我想当个默不作声的哑巴,也不行了。
全民热闹的时候,沉默不表态,也是很危险的。
“你为什么不表态,你为什么沉默,你是不是替安倍惋惜遗憾,你是不是亲日派精日分子?”
我可不敢当汉奸。
大家都上台了,不走两步是不行了。
既然如此,先说我个人立场。
安倍死了,安倍是被当街枪杀的,这是日本的丧事,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手舞足蹈的欢喜雀跃,但是你要我为安倍哭坟,那更不可能。
退一万步说,私下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时,可以随意侃侃而谈安倍之死,但你要我在公众号平台上、在公共表达里去表达吃席同庆,我做不到。
实际上,这也就是我今天的文章主题:
私人情绪和公共表达的界限、大国合作和小民对抗的具体差别。
3
安倍死后,国内网友多数分为两派:吃席派和斥责吃席的理智派。
这里,就有必要引用外交部发言人说的话了。
安倍遇刺之后,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震惊,向安倍前首相的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
这,就是公共表达下的官方态度和立场。
而同时,在外媒提问外交部如何看待中国网友的网络民意和情绪时,发言人只说了4个字:
不予置评。
这,就是私人情绪的个人意志自由表达。
不要扣帽子,是最基本的网络交流原则。
我看到有理智派斥责吃席派的人没素质没人性,这大可不必。
今天如果被枪杀的是日本一个平民老头,你看看中国网友,绝对不会呈现出一片喜大普奔的景象,多数人,都会选择斥责恐怖主义的暴力袭击。
可死的是安倍,这就带动了历史和国耻的仇恨情绪。
多说一句,不只是中国网友欢乐吃席,韩国网友那边,开心得就差放鞭炮了。
具体的个人情绪,是为安倍之死拍手叫好,还是为这一场刺杀感到震惊遗憾,那是每个人的自由。
他们怎么表达情绪,我们无权干涉。
我反对的,是网络大V、是意见领袖、是主流媒体、是公共表达,也加入了吃席盛宴的狂欢里。
4
看了一圈公众号平台里的众多文章,基本上无一例外的都是围绕该不该吃席的激烈讨论。
貌似只有@三表,提到了公共表达这个词。
何谓公共表达、何谓私人情绪?
外交部发言人对安倍遇刺表示震惊、并且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和哀悼,这就是公共表达。
中国网友是开心还是愤慨,不予置评,这就是尊重私人情绪。
美国和俄罗斯那边,也是一样的逻辑。
拜登下令降半旗,普京表示慰问,这就是“公器”的公共表达。
美国网友,俄罗斯网友,会和上层表态的慰问一样表示悲伤吗?
不可能。
美国网友也有偷着乐的。
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事件,你以为美国人就全都忘了?
赶明儿个拜登要是突然挂了,日本网友一样会有人暗自窃喜。
毕竟,当年长崎和广岛上被美国人扔下来的两个小炸弹,日本人也不可能忘记。
政客背后,多半是血的历史。
血的历史,多半是用鲜活的人命书写而成。
既然历史沾满人命和鲜血,今天活着的人,又怎么可能忘记国耻和仇恨。
所以,私人情绪里针对安倍之死的吃席欢乐,我不做评价。
因为对抗,是不可避免的,这与仇恨教育无关,非要扯上思想教育的话,日本人篡改教材修改历史美化侵华战争,你以为他们的教育就是伟光正的?
一切,都以大国利益当先。
真正蠢的,是公共表达里的“吃席欢乐”。
我甚至于看到拥有几百万粉丝的某主流媒体都在社交账号平台上表达“有好事,到同庆楼”的蠢言蠢语。
私人情绪,怎么对抗都没有问题;公共表达上,忘了还有全球化合作了?
5
如果是上层管理和高层代表还有意见领袖的公共表达,都在表达吃席欢乐,那就真是废了。
安倍是死了,可还有日本人在华留学,还有日企在华建厂,同样的,也有华人去日本学习工作。
这是全球化的合作交流。
只要对抗,不要合作,那将会陷入众矢之的。
当初俄乌开战时,我甚至看到不少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都在网上公然调侃,“我这边可以收留乌克兰的落魄少女,无家可归的话,来我这吧。”
这种调侃,形成舆论效应后,外媒同样会传达报道给乌克兰人民。
那个时候,乌克兰人对在乌克兰的华人,是充满敌意的。
也就是说,吃席欢乐和私人情绪,尽量在茶余饭后的闲聊扯淡中完成,不要到了网络公共空间,不要到了公共表达上,不要到了全世界都能看见的互联网世界里,一群掌握了话语权的人,还在继续狂欢蹦跶。
即便是不想给死者安倍留有任何尊重,但是至少,不要让其他在日本的华人同胞,陷入时局困境,也不要让在中国的日本人,对我们充满了抵制的情绪。
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私人情绪的吃席欢乐,这就是中国网友对于日本侵华历史的国耻“对抗”。
公共表达的震惊和慰问,这就是中国高层对于恐怖主义刺杀的谴责以及中日关系将来的合作期望。
所以,不同位置的人、不同话语权的人,立场不同表达方式也就不可能一样。
下面的人怎么狂欢,我们都无法干涉,也干涉不了。
“私器”和“私德”的事,谁能管得了?
但是“公器”和“公德”的事,必须有界限和分寸感。
单就这一点而言,虽然老胡在微博上被喷出了翔,但我仍旧认可他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网络意见领袖、克制理智的公共表达。
一言蔽之,作为一个网民,安倍之死,我不会表达吃席欢乐的个人情绪,但是我也尊重那些吃席派的个人观点;作为一个拥有20万读者关注、掌握一点话语权的公众号号主,我认可老胡和三表的观点,可以不予置评,但不要利用“公器”去撩拨更多人的吃席情绪,说白了,就是不要用“公器”去搞事情。
“私德有亏”,无伤大雅,但是“公德”不能有损伤。
个人“私器”可以任意使用,但是舆论“公器”一定要有边界分寸感。
“私人情绪”如何表达对抗的观点,都没问题;但是“公共表达”的立场里,一定要让和“和平”与“合作”,跑在最前面。
俄乌开战、英国首相下台、日本前首相被杀、疫情动荡、经济滑坡,多事之秋啊。
可能历史的残酷记忆太深刻了,所以我由衷地希望世界和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