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就业怎么突然就变难了?
成都市天府五街这附近有一片软件园,里面一大把一大把的程序猿老师傅,最近失业潮,有位37岁的老师傅下岗了,找了好一阵子工作也没合适的,便在五街这摆摊卖鲜肉饼养家,自己还拍拍抖音吸引流量,老师傅很坦诚,在视频里将自己头一个月的收入算得清清楚楚,一个月流水好像是1.4万,算了算账,忙了一个月,刚好保本。
老师傅说,第一个月就保本,将来一定赚钱。
这种程序员摆摊的现象,是当前中国失业潮中的一部分,按官方数据,2023年4月,中国16-24岁的失业率是20.4%,25-59岁的失业率是4.2%,不过按我个人目前身边看到的情况,对4.2%的成年人失业率,略持保留意见。
按腾讯最新的财报,2022年3月31日,腾讯有员工116213人,2023年3月31日,有员工106221人,刚好减少了约一万人;而阿里的财报也差不多,这边同样的时间段,员工人数从254941人,下降到239740人,也减少了15201人。
不过以这两家巨头现在的体量,这种程度的人员减少不能算大裁员,只能算有一定范围的收缩,前段时间谣传的“阿里裁员20%”,显然就是焦虑感的扩大分散。
毕竟信息更趋向于焦虑传播,他们疯狂招人扩张的时候,市面上都静悄悄的,稍一收缩,紧张感就容易传播到全社会。
目前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都处在收缩战线、降本增效的阶段,国内的B站、58同城、网易、快手等,国外的英特尔、亚马逊、微软、安谋、Hulu、推特、Alphabet等都在这么干。
科技互联网发展到了行业天花板,几乎所有的流量大家都吃完了,手机里能安装的APP全部被发明出来,并完成领地竞争。从抖音后就再也没有一家爆款APP起来,手机再也塞不进新东西,各企业就停止开发,把一些非核心盈利岗、边缘技术岗、部分管理层都裁掉,能省一点是一点,提高利润率,打算就这么长久躺平过日子了。
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收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
与互联网同时到达上限天花板,还有中国的房地产行业。
按财政部数据,2017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5.2万亿,2018年是6.5万亿,2019年是7.25万亿,2020年是8.4万亿,2021年是8.7万亿,2022年猛降到6.68万亿,2023年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仅8728亿,今年全国这笔收入大概会只有2022年的一半,已经是严重威胁到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占比,2017年是34%、2018年是38%、2019年是39%、2020年是44%、2021年是42%。
地方政府缺钱,那地方上将力保先发人员工资和基础福利,再考虑地方上的投资行为,各种投资带动的领域就会萎缩。
房地产上游的钢铁、建材、化工、机械、银行等,下游的建材、家电、装修、设计、营销等,也都得纷纷裁员。
不过一个国家的地迟早要卖完,房地产的泡沫也不可能没有止境,这一天迟早要来,后面必定是国家税收的改革,以新的收入替代房地产,也是我们常说的金税四期加房地产税。
等财政供血重新恢复,如果还有大量人口失业,必定是所有国家处理大范围失业危机的惯常手段,用产业升级或以工代赈解决问题。
国内目前失业主要困扰于这两种情况,因为互联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人,相对收入高有知识,会在互联网上面喊痛,闹得也就凶一点,如果是农民工失业,通常默默无声,反响可能还小一点。
国内由于这两大行业失速,带动相关中小企业也跟着裁员,被辞后大家都不由自主,涌进了送外卖和跑滴滴这两大就业蓄水池,又造成了外卖和滴滴人员的过度拥挤,行业饱和后,滴滴师傅的单量明显下降,处在跑单盈亏线附近,成天瞎忙活还不挣钱,最后各城市只好制止新的滴滴司机加入。
于是又有新的社会新闻,跑外卖和滴滴也不是你想跑就能跑的了。
最后便出现本文开头一幕,37岁老程序员,脱下长裳,去成都天府五街的街头,卖起了鲜肉饼。
造成中国现在就业收缩的另一种原因,是中国产业升级,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共同影响。
中国从2020年之后,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已不可逆,早就不是卖衬衫卖鞋卖玩具为主的模式,这些低利润的产业占比越来越少,对外出口的都是手机、电脑、投影仪、汽车、太阳能这些有技术含量的产品。
2022年我们出口第一的是电力机械及电气零件,总量达4.1万亿;第二是电信及相关设备,总量达2.2万亿元;第三是杂项制品,总量达1.8万亿;第四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总量达1.6万亿;第五是服装及附件,总量达1.2万亿;第六是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出口,总量达1.17万亿;第七是汽车,总量达1.08万亿;第八是金属制品,总量达1.04万亿;第九是纺织制成品及相关产品,总量达0.98万亿;第十是钢铁出口,总量达0.67万亿。
进入2023年,排名第七的汽车进步飞速,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05%,而且这个数据还在暴涨。
中国各种科技行业这两年都在飞速突破,C919开始正式使用、5月中国承接了全球68%的船舶订单、手撕钢技术攻克后中国开始进入LNG船领域、首艘大型邮轮6月刚出坞、卧薪尝胆的长江存储依靠全套国产自研技术,在5月刚把硬盘价格打下来、新能源汽车制霸国内市场、航母和战斗机越做越好。
那为什么产业肉眼可见地进步,失业反而会增加呢?
这其实是正常的,产业越往高端进步,这个产业需要的工作人员就越少,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就是工资越来越高,但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在做衣服做袜子,那倒是人人都会有工作,大家都有机会踩缝纫机,不过工资会非常低。
日本和美国已经在前面做过一次示范了,他们的汽车行业黄金岁月时,一个汽车工人可以养一家五六口人,美国那边甚至可以再承担大HOUSE、两条狗、几辆车。
而闲下来不用工作的人,有的做了家庭主妇,有的去画漫画、有的去跳舞、有的搞体育,然后文化体育产业和服务业都跟着发达。
人人都有机会去画画、去弹琴,总比人人都去踩缝纫机好吧?
后面有一部分人群要接受一个现实,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工作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真的有部分女性,要像日本社会那样,终身成为家庭主妇;有的人就是不适合干烧脑的高科技工作,他可以选择一样感兴趣的东西,说不定成为迈克尔·杰克逊,也说不定成为卡梅隆或者鸟山明。
中国现在的大产业升级,集中在船舶、面板、存储、汽车、手机,如果不是美国带头攻击中国,手机和半导体现在必定卓有成效了,这几大产业都重重打在了日本和韩国的产业命脉上,他们深感危机重重,现在两国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日本和韩国都没有资源可卖,一旦出现贸易逆差,对他们是致命伤,为了自救,日本和韩国都牢牢抱紧美国大腿,日本非常渴望中美在台湾海峡或中国大陆发生一场规模不大的冲突,他们远离大陆,只要不引火烧身到日本就行,最好战争发生在中国东部沿海,这样他们本土既没有损伤,还能打断中国工业发展。
韩国抱着同样的想法,韩国更渴望中美发生战争,打到日本也没事,两国都希望战争爆发后,借美国之力压制中国产业升级,但都不希望战火烧到他们自己家,所以这两个国家一直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不断附和刺激美国,但又同时在私下跟中国表示友好。
韩国其实比日本更紧张。
俄罗斯希望东亚有一场战争,能缓解他们受到的压力。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半岛发生北对南的统一战争,也能在陆战中拖住美国部分军队,整体对我们有利。而朝鲜最为渴望,抢在中国统一台湾前统一半岛,否则很难获得中俄两国的全力支持。
总之韩国现在的情况最为凶险,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最高,所以尹锡悦最焦虑、最痛苦,什么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而欧洲各国则把手揣在口袋里,他们不愿为了美国利益,真的损害自己经济发展敌视中国,但也不敢太违抗美国,他们主要诉求是对抗俄罗斯西进,在中美两国间是一直半推半就。
中美都知道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做小弟的总想怂恿老大决斗,做老大的要综合多方考虑,不能跟着小弟一起上头。
国际局势是如此紧张,所以我们这边才说“要经得起惊涛骇浪的考验”。
哦,对了,这篇文章是在讲经济的,咱们回到主题。
前面提到我们面临的失业问题,是互联网和房地产见顶、滴滴外卖这种临时就业蓄水池饱和、产业升级造成工作岗位相应减少,最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加息造成的全球需求锐减。
美国从1965年开始主动去工业化,最后除了高科技制造业,国家体系变成以金融为主。
特朗普在任时曾经意图工业回流,但去工业化类似于男女朋友分手,只要一分手,就很难再挽回,就算能暂时挽回,还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再分一次手。
美国中高层靠高科技行业加金融业,比如苹果、谷歌、脸书、高盛、大摩、美林等吸食全球财富,中底层就搞点服务业、发点福利养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反正国家赚钱得很,你们爱枪击枪击、爱吸毒吸毒,从教育到就业,一出生就开始分层。
脱离实业的金融易变得贪得无厌,美国最终在疫情期间造成大通胀,只能靠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降息时,美元放在美国划不来,大家跑去全球发展中国家投资挣利润,加息时,大家一看冒着这么大风险就挣这几个子,还不如将钱放回美国吃利息,降息加息就形成了流出流入规律。
可是美元一旦进入某国投资,这个国家就得发行相对应的本地货币,形成货币超发,投资的钱也会提高就业,就业多消费就强,工人赚了钱会买房子买车,这样房市股市一齐涨,大家就觉得自己经济繁盛了。
美联储一加息,有钱人迅速将在发展中国家的美元抽回,甚至会从发展中国家借货币,换成美元跑美国吃利息差,大量外资出逃,会使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紧张,没外汇储备在国际上就难买到东西,本地货币就会贬值,外资就跑得更快了。
本地货币不值钱,1990年代在我们身上发生过一次,现在埃及、巴基斯坦这种国家也正在发生。
因为外资跑了不少,最后房市股市缩水,工厂也关门了,大家都没收入,国家就会通缩。
为了守住外资,大部分国家都会跟着美联储一起加息,跟外资说大家别跑啊,我们家这利息更高,多留一天多赚一点啊。
但加息有个很大的副作用,贷款买房的每个月要多还钱了,贷款开工厂的可能就要倒闭了,比如韩国现在房价不是在暴跌么?这是韩国政府被迫跟随美国加息,将韩国独有的,全租房变态模式打断造成的。
但这套对中国冲击较小,因为中国拥有金融主权,美元进出的阀门是我们自己控制的,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这就是我们在这次美联储两年的加息过程中,我们一直没跟牌的原因。
我们不但不加息,我们反而在降息,不断鼓励大家别把钱存银行,拿出去花,去促进消费吧,只有多投资多消费,才能对冲现在的失业问题。
美联储加息我们降息,除了那个奇奇怪怪的土耳其,这在全球是独一份的,这是先辈们在立国前三十年,吃了多少苦换来的主权,才给了我们后辈不被美国金融殖民的权力。
其实我认为,现在这个世界还是一个殖民世界,只是以前是英国法国德国,跑去别人土地上赤裸裸地搞殖民,后来世界老大就一个美国,他们搞的是隐性殖民,以金融的方式殖民世界各国,要么用武力、要么用恐吓被迫别国打开国门接受金融殖民。
为了不让世界其他国家,发现他们金融殖民的本质,他们还发明了一套经济学话术掩盖他们的行为,比如把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收割,解释成“中等收入陷阱”,将后发国家保护本国工业和金融业,解释成“民族主义对抗世界自由经济”,他们对来西方求学的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在他们的知识里掺沙子,让这些人成为他们的话语代理人。
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部分在西方学过经济学的人,常常替西方说话,认为这是自由世界的一部分,并不由自主地攻击自己母国保护民族工业的行为。
比如某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出生在湖南,是耶鲁大学华人终身教授,他会讲一些经济学逻辑,讲得还不错,但提到中国造火箭,就会在书里冷嘲热讽,认为这产生不了任何价值,这是典型的被西方老师往思想里掺沙子,最后掺成一个不明是非的高级版糊涂蛋。
美国要么是开着航母跑你家叫你“金融自由”,要么是让这些受过他们点拨的知识分子开道,用舆论压迫你“金融自由”,反正你不跟着美联储加息降息,你就是不自由。
因为我们不加息还降息,我们就保得住外汇储备,现在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被美国加息,嘎腰子嘎得像缅北的受害者,都跑来中国求救,我们就借人民币给这些国家救急,这些国家拿着人民币去国际市场兑换美元,才使得近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又贬值到了7.12。
不过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增加人民币流通,也为了避免这些国家被美国嘎腰子嘎死,所以虽然是他们的国际市场行为使人民币贬值,但我们当然是要原谅他们的。
这也换来了在国际上,这么多发展中国家这么支持我们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放弃美元,用人民币跟我们做生意。
美国欺负不到中国,但欺负其他国家是没问题的,这样不断地加息,使世界各国都被嘎得鲜血淋漓,各国跟进加息,造成贷款后还钱成本太高,大家手头便越来越紧。
根据6月7日最新发布的外贸数据,5月我们进口1.5万亿元,同比增长2.3%,出口1.95万亿元,同比下降0.8%,贸易顺差4523亿,同比下降10%。
但这是以人民币计算的数据,如果按美元计,出口2835亿美元,同比降8%,进口2176亿美元,同比降5.2%,贸易顺差658亿美元,同比降16%。
现在全世界都在逆差,日本已经连续21个月出现逆差,韩国连续15个月出现逆差,连制造业强国德国,都在5月出现了10亿欧元逆差,只有资源国和中国一直在顺差,中国又是唯一的工业国顺差,这说明全世界主要是中国造东西卖,大家都找我们买东西。
现在中国的进出口在五月同时下跌,说明被割了这么久之后,全世界的贸易在萎缩,大家没钱了,快被榨干了,或者为了保险起见,大家都把钱存起来不花销了。
中国人在存钱,4月末时,人民币存款余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法国人也在存钱,2023年第一季度,A种储蓄账户净存款增长了200亿欧元,是2009年以来首次。
只有以花钱闻名的美国,2023年4月26日的商业银行存款,从去年12月的17.8万亿美元,跌到了17.2万亿美元,但美国的进口数据,这几个月是一直在微降。
最后可以做一个总结,中国目前的就业环境,是“以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发展到达极限、产业升级造成劳动密集型工业减少、疫情后强劲复苏逐步进入尾声、全球需求衰退”的综合结果。
考虑到东亚目前危险的地缘政治,日韩被贸易逆差折磨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失业率反而不是当前最重大的问题,如何保持底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了国内的“退林还耕”(成都环球中心旁的土地都变成耕地了我草),才有了尹锡悦和岸田文雄越来越极端的言论。
但再大的风浪,对我们见惯世面的中华民族而言,也不过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罢了。
-------------------------------------------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新书《风云录二〇二二》↓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8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