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新冠到底能有多“长”?| 一周科技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李璐
1
上周,美国麻省总医院一团队发表论文描述了长新冠的12种症状:运动后不适、疲劳、脑雾、头晕、胃肠道症状、心悸、性欲或性功能改变、嗅觉或味觉丧失或改变、口渴、慢性咳嗽、胸痛和运动异常等。5月31日,瑞士苏黎世大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与预防医学研究所Milo A Puhan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他们对1106名新冠肺炎患者(感染前均未接种疫苗)2年的健康跟踪数据。结果显示,22.9%的受访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后未能完全康复。感染12个月和24个月后,这一比例分别下降至18.5%和17.2%。随着时间延续,新冠病毒肺炎的症状会减轻,但约18%的患者在感染两年后仍会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统计显示,发生风险最高的临床症状包括味觉或嗅觉改变、运动后不适、疲劳、呼吸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36/bmj-2022-074425
2
作为被马斯克亲自带货的减肥针Wegovy的起效成分(见本公号另一篇推送:网红减肥针遭疯抢,谁在拿自己的身体探险?),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通过降低食欲来诱导减肥,从而控制饮食以减少能量摄入。近日,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神经科学和生理学研究所Elisabet Jerlhag团队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可能也有助力戒酒的潜力。该团队以大鼠为模型,动物在一周内有三天(周一、周三和周五)接触酒精溶液,其他时间正常饮水,以模拟人类的酒精依赖。研究人员发现,大鼠酒精暴露前一小时接受0.026 mg/kg剂量的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可以显著降低其酒精摄入量和体重。神经生物学实验证实,司美格鲁肽会进入大鼠的伏核部位。随后,该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司美格鲁肽可以减弱由酒精引起的雄性小鼠过度运动,抑制了伏核部位多巴胺分泌量的升高。该研究于6月7日在线发表于eBioMedicin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biom.2023.104642
3
此前有研究表明,每天进行一段时间的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就能降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强身体素质。6月5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公共卫生学院Ding Ding领衔的国际团队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称,适量中高强度锻炼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该团队共性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59325名参与者的运动和健康数据,随访约6.8年。统计结果显示,与每天少于5分钟中高强度锻炼的人相比,每天运动5.3-25.9分钟,糖尿病风险降低37%;每天运动26.0-68.4分钟,糖尿病风险降低59%;每天运动超过68.4分钟,糖尿病风险降低74%。研究人员认为,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应纳入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优先策略中。
►文章链接:
http://dx.doi.org/10.1136/bjsports-2022-106653
4
市面上多数化妆品的宣传口号为延缓皮肤衰老,永葆青春美颜。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Salvador Aznar Benitah团队通过对细胞RNA测序发现,在小鼠衰老皮肤部位会有表达白介素17(IL-17)的免疫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γδ T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聚集。老年小鼠(73周)接受IL-17抗体阻断干预(腹腔注射,一周三次,共12周)后,皮肤部位与衰老相关的炎性反应下降,衰老特征得以延缓,皮肤显得更加年轻,主要表现为皮肤角质层变薄,毛发有再生倾向,皮肤失水率降低,皮肤伤口愈合加快等。可喜的是,抗IL-17疗法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论文作者认为,抗IL-17疗法可用于其他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皮肤过度干燥或老年人皮肤受损等。该论文于6月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衰老》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3-00431-z
5
图片来源:pixabay.com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Xia Wang调取了美国全国健康调查(1997年~2014)和全国死亡指数数据库中918529人12.65年的跟踪数据,分析了饮酒量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非频繁饮酒、轻度饮酒和中度饮酒和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流感和肺炎所致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轻度或中度饮酒也可能增加糖尿病、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致死率;重度饮酒和酗酒会导致全因、癌症和意外(意外伤害)死亡的风险更高!换算为国内36度的白酒,该研究设定的中度饮酒标准为:女性每周饮酒总量为3~7两,男性每周饮酒总量为3~14两。超过上述标准就定为重度饮酒。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3-02907-6
6
由于医疗设施简陋、设备短缺,在农村和偏远社区,对肝纤维化患者进行精确诊断筛查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疾病诊疗效率。收集唾液样本进行疾病诊断是多数患者容易接受的途径。最近,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环境和科学学院Chamindie Punyadeera研究小组就开发出一种基于唾液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工具。该团队发现,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唾液中透明质酸(H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α-2-巨球蛋白(A2MG)的浓度显著升高。结合这些生物标志物,该团队创立了唾液肝纤维化(SALF)评分系统。SALF评分的表现与目前临床所用的Fibrosis-4和Hepascore表现水平不相伯仲。该研究为进行肝纤维化/肝硬化(尤其是无症状患者)筛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工具。相关成果于6月5日在线发表于iScienc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7015
制版丨李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