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花费千万卷进藤校,没想到却是幻灭的开始!哥大博士大实话扎心了……

花费千万卷进藤校,没想到却是幻灭的开始!哥大博士大实话扎心了……

公众号新闻




随着暑假到来,又一批留学生要奔赴海外求学了,而那些在“史上最难申请季”里被藤校选中的幸运儿,接下来将面对什么?是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么?

今天的作者,却要警告一下学弟学妹们,“你们的幻灭可能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吴海超高中毕业于上外附中,本科就读于顶级文理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科学的博士学位。在此期间给超过200名哥大本科生授课,课程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美国政治,全球人权问题研究,比较政治经济学。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坐落于“宇宙中心”的纽约曼哈顿岛,著名常春藤盟校之一。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在这里不仅仅走出了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投资教父巴菲特,美国最高院大法官及著名女权斗士RGB的母校。

毗邻华尔街金融公司、时代广场、百老汇,哥大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再配上古典优雅的百年校园,和承载着荷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西方思想文明的本科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让它成为了无数中国留学生的“梦中女神校”,去年哥大的录取率低到3%,进入“梦校”哥大,仿佛学术与就业,求学与生活,理想与现实,都能收入囊中,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每学期在作者作为Graduate Instructor 的小班课上,都能见到不少来自中国的的本科生。他们在课上往往是更内敛含蓄的,但每次考试(test)或者写论文(assignment),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一部分。那么——

他们的哥大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

从小花费几百万,读国际学校、读美高,哥大近9万美元/年的学费住宿费,真的值得么?

宇宙中心的常春藤精英教育,真的如想象中这么美好吗?


作者本着严谨的研究精神,采访了多位本科小留学生,并结合自己博士阶段的学术体验和公开数据,有了以下的观察: 

  • 哥大确实给本科留学生提供了极为优秀的实习 & 职业发展平台(Internship & Career Advancement),毕业就有机会进入包括纽约投行,量化对冲基金,谷歌,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线企业的机会。

  • 但恰恰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让学校风气显得过于急功近利,甚至有点“反智”,看不清甚至看不起自然科学 or 人文学科等更基础,更理论的学习。

  • 再加上校方过去10年暗自转型成为“纽约地产大佬”,投入数十亿美元买地造楼,而忽视了对本科教学的持续投入。



下面,我们就听到了来自中国留学生的“灵魂5问”,拷问藤校教育的问题,也拷问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我们将何去何从。 


如果我们去看哥大各个系的教授名单,一定是群星闪耀,大佬汇聚一堂的既视感。

以我所在的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为例,终生教授们几乎亲一色的美国科学人文学院院士,在欧洲民主化,核武器问题,国际裁军协定等领域有巨大的贡献,可惜的是,这些教授们都和本科学生关系疏远,甚至形同陌路。 

首先,大佬教授极少参与本科初级入门课程,如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国际关系导论(Intro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教学,因为本科课程学生数量多(一般200人以上),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固定而死板,“热爱科研”的终审教授们都避而远之,迫使学校招聘校外临时讲师,和博士生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

以至于学生们上完了一个学期的课,也从未见过本校相关教授,甚至误以为教授们是否都已集体退休(学术使人苍老,容易造成以上误解)。


其次,哪怕是教授亲自上课,他们仅仅局限于讲台,每周额外的2小时面谈时间 (Office Hour)主要留给有更多紧密学术合作的博士生,可以说课后与本科学生是零互动。

最重要的是,教授们不愿过多投入到本科教学这个事情真的不能怪他们,因为在他们通往终生教授(tenure track)的路上,学术研究成果永远是唯一的硬通货,而过多地参与教学,客观上会挤占宝贵的做研究时间。

因此,当你看到很多看似中年,头发稀疏的未来学术之星们,匆匆离开课堂的时候,请别责怪他们,因为用爱发电是一种特权,是不属于每个人的奢侈品。



大学生活,除了好老师以外,有一群志同道合,可以天南地北畅聊人生的同学,就是最为珍贵的了。那么,哥大的同学们课余时间都在做什么呢?我的同学们都去哪儿了?

(以下为哥大本科中国留学生们的第一人称自述,为保护个人隐私而匿名)
A同学热爱人文思考,未来考虑政治哲学 (political philosophy) 作为专业:

“我周围同学都不愿意和我聊历史和哲学,反而向我热情介绍他们的“炒币”投资赚钱经历”

B同学对艺术非常感兴趣,热爱电影和百老汇歌剧:

“我平时下课后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吃饭,甚至一个人去Midtown看电影,因为大家都很忙,都要努力保持全A的成绩。但是每次到有已经工作的校友参加的Networking Events,他们都会集体出现,穿着西装和礼服,努力介绍自己,争取实习的内推机会。 

C同学是数学和经济双专业,一学期6门课,未来想去投资银行工作:

“我会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周末在寝室喝酒,因为平时压力大,也会对未来迷茫,所以喝酒可以很好的放松。哥大的GPA挺难拿高分的,要Curve(压分),但没有好的成绩去找不到工作,也读不了法学院 。

我还听说有一位非洲裔美国同学上个月从寝室阳台跳楼了,可能压力真的太大了吧(叹气)。“

不可否认,哥大提供给学生的课外活动是非常丰富的,无论是关注性少数群体的Pride Month,还是今年年初我参加的全球气候变暖论坛,都是大咖云集,各类免费参加的演讲,音乐剧,画展,社团活动每晚都在校园各处上演。

但问题是,面对巨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学生本身因为自视为“天之骄子”而给自己带上的“精英主义”枷锁,他们真的有这个心思去体验音乐艺术之美,体会同同窗友谊,畅谈天下大事吗?


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一针见血支出,常春藤精英教育--

“培养的学生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说实话, 我很同情我的学生,因为我曾经甚至现在仍然是他们的一份子:每天问自己如何让留学值回票价。

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渴望获得自我实现。这是每日清晨最好的兴奋剂,但过度以后,它也会成为生活的毒药,让我们害怕失败,害怕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套上枷锁的我们,不再记得生活本就平凡,而平凡就是美好。



今年上半年,基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的GPT 4.0横空出世,让我们每一人都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来了。

特别是针对高知识密度(high-knowledge)的行业,比如学术研究,商业分析,财务审计,计算机编程等,AI带来的生产力解放是革命性的。

它的效率,以及它不断进步的能力,令人惊喜,但也令我们恐惧。

比如,GPT可以在1分钟内帮助我写一个经济学DiD实证分析模型,只要带入真实数据,就可以测算未来十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一个人类初学者至少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



首先,我并不认为许多高价值(high-value)的工作,比如科技公司程序员,数据分析师,或基础学术研究,能被被AI完全替代。GPT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高效的商业分析,但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分析?这个分析的结果有何现实意义?以及这个分析的原始数据是否真实可信?

这些原创性的,批判性的,非客观的洞察(insight)和思考(reflection) ,都是AI所不具备的。

简而言之,AI可能非常擅长完成1到100的工作,但最难的永远是0到1的突破,而这才是未来我们的真正价值。

让AI成为我们的伙伴,就像今日的互联网一样,提高我们的效率,从而使我们有时间去做更原创性地工作。



👉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这指客观分析信息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未来的AI可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搜集信息,完成一篇语句通顺的新闻稿,但只有优秀的记者,才能去批判性地评估新闻的信息来源,辨别其潜在的偏见,并真正理解这条信息将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是理解和管理个人感情以及他人感情的能力。尽管AI可以根据症状提供诊断建议,但只有医生或护士可以将冷冰冰的诊断结果用更有温度的方式告诉病人,去理解他们的恐惧或困惑,并提供精神上的安慰。

目前,AI还无法真正理解和响应人类的情绪。 


👉终生学习(Life-time Learnin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世界无穷的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态度。一个行业可能会快速消亡,铁饭碗的时代将一去而不复返。

但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全新的职业发展机会,比如设计师(Designer),人工智能训练师(AI trainer)。

因为我们无法预知20年的世界会是如何,甚至不清楚哪些职业依然会存在,那唯有最好自己,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我,随时准备,重新出发。


对这些软实力(soft skills)的重视和培养,是美国本科博雅教育的精华,也是我对留学生未来最大的信心来源。

某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当我从哥大Bulter Library离开的时候,我再次仰望图书馆门楣上那些先贤的名字,无论是为了坚持自我观点而被雅典民众处死的苏格拉底,还是被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他们的时代进行着勇敢的表达,挑战社会成见,创造新的想法和理念。

这种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哥大百年传承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传递了下来,也势必在未来继续指引者年轻的学子们,成为迷茫人生探索中的明灯,获得些许精神的宽慰。

所以,固然当下的美国本科精英教育有诸多不足,但我依然充满期待,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年轻人的身影,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去接受前沿的科研训练和底层的人文思考,去找到自己与世界的位置。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海超,From 爸爸真棒,微信号: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永久退出!哥大拒绝USnews做中间商!8所藤校官方数据已全部公开!赢麻了!大温学生逆袭最冷申请季,华丽转身走进藤校与Top 30!前有哈佛学生锒铛入狱,后有宾大学霸文书卖惨“翻车”......申请文书非要卖惨才能进藤校?现实版“农夫与蛇”!本以为救上来的是弱者,没想到却是...12年花费千万卷进藤校,没想到却是幻灭的开始!哥大博士大实话扎心了澳大利亚的AUKUS核潜艇交易“选冷门专业更容易进藤校年入百万?”哥大MIT学生大实话:美本申请,千万别听张雪峰!夫妻异地,妻子会偷偷找男人吗?3位已婚女人说了大实话……太炸!DIY进藤校、牛津学霸分享:不依赖顾问,靠自己怎么进头部大学?重磅!哥大2023-2024申请季取消校友面试,其他藤校或将“效仿”!小说连载《东莞旧事》4. 贵族王朝夜总会中餐厨师辛苦做一辈子餐馆 退休后去旅游享乐 没想到却从此与世隔绝...中产家庭梦魇:花500万留学,回国工资5000!哈佛博士的求职大实话为了孩子能上藤校,中国父母们先把自己鸡进藤校小心!万锦Hwy7旁无家可归者营地起火!华人的一句话扎心了!攒了700块打算周末爬泰山,没想到却踩了爸爸画下的红线…说句大实话!金融圈降薪潮下,最适合金融民工的自救方式就是“苟着”……中产家庭梦魇:交500万学费,孩子回国工资5000!哈佛博士的求职大实话习近平会在短期內攻台吗?杭州30多岁女子因热射病死亡,评论区一句话太扎心了……哭了!中餐厨师辛苦做一辈子餐馆 退休后去旅游享乐 没想到却从此与世隔绝...祖孙三代娶同一个女人,本以为是个故事,没想到却是真实的历史老人ICU病房住4年花费千万,不过是你们心心念念期盼的免费医疗的结果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校园外就是海岸线 | 心理学博士/认知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介绍10万中产涌向海外陪读:孩子没进藤校,成了妈妈的“后遗症”...靠数学“逆袭”?卷赢了直接进藤校!世界级顶尖精英都有这个共同点【溢香水彩】春雨武大公示32位辅导员录用名单: 75%博士, 清一色985, 4名北大博士活动 | 7.25 面向中国初高中生!哥大气候学院首次宣讲,藤校导师带你全球科考讲座丨不靠中介进藤校,这个传奇美高挺进江浙沪!惊呆了!中国留学生进藤校后都在攻读哪些专业?这些选择竟如出一辙!《少年黄飞鸿》(释小龙、郝蕾、陈龙等主演)10万中产涌向海外陪读:孩子没进藤校,成了妈妈的“后遗症”……高考全省第二上北大光华,却是我痛苦的开始……美国急于“超车”中国?花费千亿美元打造“动力电池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