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马斯克脑机接口获批人体试验,临床上如何落地?

马斯克脑机接口获批人体试验,临床上如何落地?

健康


马斯克砸重金自己就完成了全生态布局,但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团队和企业有这样的条件,需要依靠顶层设计来推动多方协作。




撰文 | 凌骏

5月底,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获美国FDA 批准启动人脑临床试验。公司Twitter称:这代表着重要的第一步,目前临床试验尚未开始招募,有一天我们的技术将帮助许多人。

自2018年起,马斯克至少4次预测将很快开启革命性的脑机接口人体试验,把能捕捉脑信号的芯片植入大脑组织,以治疗瘫痪和失明等难治性疾病。为此,Neuralink还开发了专属的手术机器人,替代外科医生进行植入手术,全程约15分钟。

就像特斯拉配有定点充电桩一样,雄心勃勃的马斯克描绘了一个未来场景:人们可以前往周边设施,通过机器人快速在大脑中插入设备,可操作的功能从治疗瘫痪、肥胖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到“意念”操纵电子设备、读取记忆等。

但在这条赛道上,最擅于讲故事的马斯克并不是走得最快的。Neuralink的竞争者Synchoron在2021年就获得了FDA的临床试验批准。另一家公司Blackrock Neurotech则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在去年6月展示了让一位瘫痪者用意念操纵机械臂吃蛋糕。在欧洲,Onward的脑-脊髓系统使一位瘫痪12年的病人恢复了一定的行走能力。

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脑机接口技术,不少公司还开发了有望推向市场的系统,已经迟到的马斯克能否后来居上?

马斯克的“钞能力”

相比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给出的乌托邦式构想,Neuralink的技术专家、工程副总裁Dongjin Seo在今年2月的一场会议上给出了更务实的临床目标:短期内将帮助瘫痪者通过外接设备恢复交流能力。更长远的,他们将完全恢复行动能力,盲人也能恢复视力。

作为一种通信和控制系统,脑机接口通过电极收集人脑神经活动信号,再发送给计算器进行解码,分为非植入式和植入式两种。其中,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无需手术,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信号读取,但信号的质量和数量都相当有限。

Neuralink开发的link N1芯片则属于完全植入式,只有硬币大小,1024个电极通道分布在64根头发丝1/4粗细的柔性电线上,无线感应充电。植入大脑后,它将脑信号无线传输到外部应用程序,后者将数据解码为对应的意图或动作。2021年,马斯克就让一只猴子用脑电波玩起了简单的“打砖块”游戏。

图说:link N1芯片

相比其他更早进入临床的竞品,马斯克的“钞能力”无疑让Neuralink的战略步伐更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骁健告诉“医学界”,Neuralink拥有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它搭建了自己完整的技术和产业供应链,有神经外科、电子工程、机械、软件等学科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团队。更重要的是抗风险能力,庞大的资金链让Neuralink能最大程度接受试错成本。”

在技术探索上,Neuralink采用了更前沿或者说更激进的策略。这位造火箭的野心家显然不屑于相对成熟的老技术。马斯克曾公开比喻道,如果有iPhone 14可用,你不会希望把iPhone1放在脑袋里。据路透社报道,马斯克还拒绝了美国NIH提供的资金支持,他认为,接受NIH的项目资金意味着不必要的公众监督和官僚障碍。

“Neuralink使用的单项技术一直都有,最大的价值是把它们系统集成了,是一种集成创新。”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对“医学界”分析,“国内的科研团队、国外其他公司,在单项上并不一定比它弱,但不具备整合在一起的资源条件。”

但和创新并存的往往也是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千通道级的电极,理论上能采集的大脑信息质量更高,但会面临大功耗带来的发热;柔性电线能降低排异风险,但更软更细电线的寿命还有待观察。”李骁健说,“手术机器人也是如此,像缝纫机一样往大脑里种植电极,从没有过类似设备用于人体,监管部门的审批也会更谨慎。”

图说:Neuralink像缝纫机一样的手术机器人

2022年初,FDA就曾拒绝过Neuralink的临床试验申请,主要是基于对安全性的担忧,包括设备的锂电池、植入物导线在大脑内可能发生转移、芯片是否会发热,以及能否在不损伤脑组织的情况下取出设备。

经过一年调整后,2022年底,马斯克公开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愿意将其植入自己孩子的大脑。另一方面,近年来旨在加速 FDA 创新审查的联邦法律,也被认为对Neuralink的获批助了一把力。“按理说现在不应该能做到人体,并不成熟,动物实验中的安全性也有待解决。”段峰说。去年2月,Neuralink披露了有几只疑似因植入装置而感染的猴子被执行安乐死。

目前,Neuralink尚未披露申请临床试验的具体细节和改进措施。公司表示,作为一家私营公司,不需要向投资者披露此类监管互动。但值得一提的是,Neuralink曾希望在10名患者中进行试验,现在,安全性问题或让公司和监管部门更趋于保守。

根据Neuralink官网的患者登记表,有资格参与临床试验的包括瘫痪、失明、耳聋或无法说话的患者。媒体预测,最终可能有5名患者会先进行临床试验。

脑机接口现在能做什么?

脑机接口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早期多为机制研究,21世纪后,随着神经科学、脑科学、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等交汇学科不断发展,脑机接口研究也进入加速期。

对于现阶段的技术成熟度,李骁健将其比喻为1990年代的“大哥大”。“瘫痪者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拿水杯喝水、敲虚拟键盘打字、发合成的语音,完成一些2D或简单的3D操作,但更复杂、精细的协同运动,比如自主地织一件毛衣,还为之尚早。”

在技术原因外,另一考量在于对临床应用场景的把握,即到底有多大必要“能织一件毛衣”,研发者要为此承担系统创新的周期和资金成本,患者需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在这方面,其他不具备与Neuralink同等财力的公司显得更加务实。

和Neuralink一样,Synchron同样旨在帮助重度瘫痪者控制数字设备,但采用的是“血管介入式”脑机接口,芯片放入大脑血管内部,而不是皮层组织,牺牲了信号采集的丰富度,但更为安全成熟,解码也相对容易。今年1月,Synchron公布的最新临床试验进展显示,4名瘫痪者成功控制了外部设备,可进行发短信邮件、个人理财、在线购物等日常活动。

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Onward则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大学医院合作,开发的“脑-脊髓接口”通过植入物让大脑和参与行走的脊髓区域相连接。最新进展在2023年5月24日登顶《自然》,成功让一位瘫痪12年的病人表现出神经功能恢复的迹象,植入物关闭后也能拄着拐杖行走。试验中使用的芯片是传统的硬质电极,64个通道,患者头顶须佩戴信号放大器。


李骁健对“医学界”分析,针对不同疾病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对脑信息量的要求不同。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决定脑机接口的系统性能,再选择适合要求的部件。并不是设备越先进,通道数、信息量越大越好。比如针对康复,Neuralink的脑机接口就显得没有必要,收益风险比、性价比较低。

“超高通道数在科研上的用途比较多,过量采集信号可能会带来新发现。而在临床应用端,不断扩大的信号采集量不一定能产生实际的价值。”李骁健说。

根据Neuralink的规划,最终将生产出具有16000个电极通道的设备。马斯克曾公开表示,Neuralink的芯片最终将把人类变成赛博格(Cyborg,机械化有机体)。四位熟悉私人估值的人士表示,天马行空般的未来幻想让 Neuralink 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远高于其竞争对手。2021年,Neuralink完成了2.05亿美元C轮融资,谷歌风投、Founders Fund、DFJ Growth等鼎鼎大名的基金都出现在投资名单中。

但段峰同样认为,无论再怎么宣传技术,短期内在医疗应用端要实现革命性创新不太可能,“人类对大脑机理的认知就是这些,未来只有当基础研究有所突破,硬件技术才能对临床应用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比如在精神类疾病领域,李骁健表示,和位于大脑浅层的运动和体感皮层不同,情感、记忆、认知等功能涉及的脑区较多,执行的机制还知之较少,靶点不明确,解码也会更复杂。

目前,全球已有数十家相关企业在医疗端布局了数亿美元的设备,期望在这一行业最早脱颖而出。根据Strategic Market Research的调研数据,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1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并达到 53.4038 亿美元。

段峰分析,Neuralink的获批将给技术路线和临床应用相似的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和iphone是一个道理,虽然Neuralink并不具备比其他企业更颠覆性的功能,但完成了系统生态的提前布局,最终就能够迅速抢占下游市场,更新迭代过程中也更容易克服技术关卡。”

FDA前官员Cristin Welle则预测,Neuralink设备距离商业化大约还有5到10年的时间。

国内数十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

Neuralink的临床试验获批后,国内多支人脑工程板块概念股连续多日表现强劲。在5月29日的中关村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上,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了《脑机接口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报告》。联盟副秘书长张倩称,近些年,资本市场非常看好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神经技术发展,相关投资金额和投资笔数不断增多。其中,医疗健康领域是目前最直接、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也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场景之一。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脑机接口总体愿景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结合我国肢体残障和神经系统的疾病负担,预测神经重塑、神经替代、神经调控等脑机接口技术将拥有十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

但李骁健观察到,这两年国内的资本市场正逐渐回归理性,“最早大家把脑机接口当作一种高端设备去投资,现在才逐渐意识到它更强调的是可落地性。Synchron用的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已经做了好几例临床,因为它和传统的医疗器械-血管支架有继承性。医疗脑机接口产品和消费电子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2019年,李骁健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微灵医疗,选择了技术创新性和技术成熟度平衡的研发路线,他表示将在5年内用于运动失能患者。今年5月4日,由段峰团队牵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上海心玮医疗联合完成的“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也宣布成功实现动物对机械臂的主动控制。

资深医药行业专家郭新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Neuralink的获批应该会让国内相关监管机构加紧审批放行国产产品和技术,“Neuralink的技术应该还不是很成熟,但已经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这说明道路是可行的。”

意识障碍、脊髓损伤、辅助机械臂,中科院院士赵继宗在5月29日的论坛上称,在这些领域,国外能做到的,国内也能做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政府部门参与协调整个产学研用这条线,“个别病例、个别试验可能都没有问题,但最后要用于更多患者,就得产业化。”

段峰告诉“医学界”,脑机接口领域涉及的学科和产业链众多,“马斯克砸重金自己就完成了全生态布局,但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团队和企业有这样的条件,需要依靠顶层设计来推动多方协作。”

李骁健则认为,中端的信号解码、末端的人机交互是最终落地的核心,国内企业在硬件上拼杀的意义不大,“短期内不应该、也没法去和Neuralink对标,在较简单的应用场景先做出突破是关键,谁越早完成系统布局进入应用端,谁越能确立较大的优势。”


来源:医学界

责编:钱   炜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终于!FDA 批准了马斯克脑机接口的真人手术,意义非凡里程碑!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获FDA批准进入临床,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里程碑!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获FDA批准电极插好,马斯克给你切脑!Neuralink临床实验获FDA批准,脑机接口计划到达新里程碑理想曝 50 万纯电车,车载助手上GPT;马斯克:今年脑机接口做人体试验;国产芯片公司拿 30 亿 D 轮融资 | 极客早知道智能周报|英伟达股价一天涨出一个阿里巴巴、两个英特尔;微软6月上线AI版Windows;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获准临床实验马斯克脑机接口人体临床研究获批!开颅只需15min喜报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称已获人体试验批准​、斯微生物顺利完成数亿元Pre-D轮融资北航教授入选神十六乘组名单;马斯克Neuralink公司称已获人体试验批准 | 环球科学要闻脑机接口重大进展!马斯克的公司获批临床试验!但现实却很骨感从今天起,可以躺平了文革记忆 (一)马斯克脑机接口进入人体临床研究阶段,谁会报名参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成了?! 男子瘫痪12年, 现在能站起来走路了!火星人的大棋和小花招双声子 南山晨雪国内「脑机接口」先驱王明时:从探索太空到解密人体,初代生医工人的「拓荒半生」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两案件被判败诉;黄仁勋身价突破330亿美元,一夜暴涨65亿;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获准启动人体临床试验 丨邦早报美国FDA准了!马斯克旗下大脑晶片公司获准进行人体试验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获准进行首次人体实验;吹哨人称特斯拉 FSD 的问题超乎想象;苹果柔性屏专利曝光 | 极客早知道喜报 |清理学术不端多高校宣布倒查 5 年论文、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今年将进行首例人体试验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获FDA批准C919本周日商业首航;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将启动人体临床试验丨科技早新闻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成真?!瘫痪12年,他现在站起来走路了!马斯克常提的脑机接口技术将成真?! 瘫痪12年,他现在站起来走路了……【感动我的歌曲】一首曲子的春天想象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获批人体临床试验!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成真!这才是「鸡娃」的正确打开方式,庆幸我及时醒悟了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计划“人体试验”,如果大脑连接芯片会发生什么?厉害|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成真!瘫痪12年能站起来走路了9点1氪: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获准启动人体临床试验;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被判败诉;近700名应届生签协议后临毕业遭解约马斯克:AI可能会产生灾难性后果,今年进行首例脑机接口人体试验振奋人心!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成真?!瘫痪12年,他现在站起来走路了!FDA批了!马斯克“人脑晶片”获准人体试验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成真?曾让猴子用意念打游戏,这次目标是人的大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