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终于有了好消息
对于河南当地来说,面对红码事件和7月10日储户维权带来的形象冲击,下大力气提升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水平,修复公共形象,已是迫在眉睫。
河南终于有了好消息
文/邓峰
在那些出事村镇银行储户等待三个月,7月10日发生令人遗憾和痛心的一幕后,7月11日河南终于给出了一个有助于安抚人心、化解危机的积极答复。
在前一天说“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核实4家村镇银行客户资金信息,制定处置方案,将于近期公布”后,7月11日晚河南发布公告称,“根据案件查办和资金资产追缴情况,经研究,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工作”,“2022年7月15日开始首批垫付,垫付对象为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含)以下的客户”,“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以上的,陆续垫付,垫付安排另行公告”。
应该说,相比于之前三个月没有实质性进展,今次河南当地不论回应速度还是解决问题的力度,都有明显改进。河南当地说首批垫付对象是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含)人民币以下的客户,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目前不少分析所言,存款不超过5万人民币的储户通常数量最多,大概率是底层民众,5万人民币存款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若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恐影响社会稳定。在优先解决他们的困境后,存款5万人民币以上的储户,其权益同样应该得到保障。
相较而言,河南当地的垫付方案是一个好消息,至少朝向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笔者在《遗憾和痛心:河南何以至此?》一文中写过,河南几家出事村镇银行牵涉金额的400亿人民币并非是一个高得无法解决的数目,只要当地出事之初便积极解决问题,安抚储户们焦虑不安的心,甚至考虑紧急和国家相关机构、省市协商推出帮助储户们度过眼下困难的方案,让储户们看到事情正在解决的希望,是有较大可能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而河南当地直到7月10日矛盾激化后才公布方案,未免是有些后知后觉。不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希望河南当地能及时止损。
目前来看,河南几家村镇银行出事所引发的储户维权风波,至少有两个层面值得当下社会深思。一是关于金融系统的监管问题。7月10日,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11年以来,以犯罪嫌疑人吕奕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河南新财富集团等公司,以关联持股、交叉持股、增资扩股、操控银行高管等手段,实际控制禹州新民生等几家村镇银行,利用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该犯罪团伙设立的君正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自营平台及一批资金掮客进行揽储和推销金融产品,以虚构贷款等方式非法转移资金,专门设立宸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删改数据、屏蔽瞒报。”这说明河南几家村镇银行出事可能是因为合法银行被犯罪分子操控、渗透。若最终调查的情况果真如此,无疑是一个关乎银行信用的严重问题。
微信公众号“码头青年”在《村镇银行事件再拖下去后果难料,河南做出了一个正确决定》一文中写道:“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把它上升到动摇国本都不为过。合法的银行,怎么就被人操控利用了呢?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好好解释,老百姓难免心里都会打鼓,其他正规经营的银行业务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连累到国家信用,进而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确如此,河南几家村镇银行出事势必影响公众对于银行信用尤其是中小银行安全性的疑虑。河南当地乃至国家层面应该反思金融系统的监管问题,该修补的漏洞及时修补,重建信任。
二是关于地方政府怎么应对和化解危机的反思。古往今来,拖延、回避,从来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会积累不满,让矛盾激化;反之,只有第一时间正视问题,将心比心地考虑民众的困难和诉求,耐心地沟通和安抚,在法治框架下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尽可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才可能化解危机。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面临复杂内外形势,内有经济下行压力,外有来自美国的竞争和博弈压力,各个地方政府只有改进处理问题和危机的方法,提升治理能力,依法行政,多去考虑民众的困难,让治理变得人性化、温暖,才能凝聚人心。
这对于河南当地来说更应该如此,面对红码事件和7月10日储户维权带来的形象冲击,下大力气提升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水平,修复公共形象,已是迫在眉睫。
(编者注:在中国面临的内外形势下,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内部治理,补齐短板,以实实在在的良政善治来赢得人心,才能让整个社会更稳定和团结,进而更好应对各种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国家进步和发展大势才会不断延续。)
推荐阅读
12年前一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中国内外形势……体制内果然有高人!
当前形势下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30年前一次石破天惊、改变国运的讲话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