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我想您: 儿子擦拭着墓碑...
【留美学子】第2998期
9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父亲节之际,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刻在心里的爱!
【陈屹视线】导语
作者曹方先生是一双儿女的父亲,这篇《祖孙情深》是他感怀于儿子去岳父墓碑前扫墓时的怀念,写下的生活细节。
我问曹方先生,作为父母,你们是如何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把善良、责任和爱心植入孩子心田的,他给我简短的回复,令人寓意深刻。
“对孩子平日里的潜移默化很重要,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对于孩子6岁以前极其关键,父母的话在孩子眼里可谓金科玉律。对他们三观的形成很重要。
不是刻意的说教,是生活成长的漫长过程形成孩子的三观。
比如:我注意到,无论玩玩具还是看电视,女儿一直都在听父母讲话。至少女儿一部分三观是那个时候形成的。我和太太做过一个小实验。我们讲话途中,忽然小声耳语,女儿立刻从她的房间跑出来,笑嘻嘻地问:“你们说什么呢?”
比如:平时太太勤俭持家,教会需要钱建教堂的时候,太太和我商量,捐多少。我们捐了1万美元。女儿听到了,感受到了,当然更看到了。
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看着CCTV4那些实况场景,悲伤的流下眼泪。无意中的举动,女儿惊到了,因为这是第一次她看到爸爸哭了。
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家不仅在中文学校捐款,还在华人教会捐款,这些爱心奉献儿女也都看到了。
儿女们真心爱着我们,平日里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小动作和眼神,常常让我和太太感动。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一次太太告诉女儿,你们爸爸得了“飞蝇症”。瞬间我就看到女儿的眼睛红了。
我只能零零碎碎、啰啰嗦嗦给你讲这些小例子,根本无法归纳成几句道理,其实我觉得越小的事,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
是的,为何耳濡目染的家族传承很重要?
曹方爸爸这里告诉我们的箴言是,与儿女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小事的处理上,同时告诫我们,品德培养,更要从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抓起,并非孩子小不懂事,等到长大了再去管教的说法,就是误区。
本期,敬请欣赏作者的感人之作《祖孙情深》!
《祖孙情深》
文:曹方
88年儿子出生。
岳父,岳母帮我们带孩子。
89年在儿子一岁的时候,我只身去了美国。
92年在儿子三岁的时候,太太来美国同我一起闯荡。自从呱呱坠地,儿子就得到姥姥,姥爷细心照料。在父母部分缺失的情况下,他与姥姥,姥爷建立了第一感情纽带。
太太刚刚离开儿子的时候,儿子天天找妈妈,姥姥姥爷只能哄他说,“妈妈出差了,过几天就回来”。
有一天儿子趴在窗台上,他看到楼下有一个女人,她的发型和背影很像他的妈妈。儿子兴奋地大叫:妈妈回来了!。
姥爷把他抱起来,告诉外孙,她不是你妈妈。儿子哭闹,非要下楼……。父母不在身边,姥姥姥爷可怜外孙,心疼他,也溺爱他。儿子一直睡在姥姥姥爷的身边。
在工作单位里,岳父德高望重,他常常帮助同事,有时同事闹家庭矛盾,他们也来找岳父“评理”。岳父给他们讲道理,劝他们相互理解,好好过日子。岳父爱花,他志愿服务,承包了单位家属院里的花坛。外孙在花园里玩,姥爷浇水剪枝……。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爱的怀抱里,儿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善良和同情。
94年在儿子五岁的时候,终于来美国与我们团聚了。那时候儿子不能一个人睡觉,他非要睡在我们的床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儿子才能一个人睡在他的房间里。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2006年,儿子上大学了。
这期间我们几次回国探亲,岳父,岳母也两次来美国小住。第一次来美时,儿子上小学。每次逛街,我和太太走在前面,岳父岳母走在后面,儿子走在中间。
他知道姥姥、姥爷不会英语,所以,他一会儿喊:爸爸、妈妈慢一点,一会儿又转身喊:姥姥、姥爷快一点。
第二次来美时,儿子上初中了。每次逛街,我和太太推着女儿的童车,走在前面。儿子和他姥姥、姥爷在一起,走在后面。儿子看上去憨憨的,但我知道他的心思。一旦走失,他要把姥姥、姥爷带回家。
2007年,岳父的胃癌复发,病危。我们全家赶回北京。来到病房,岳父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打着吊瓶。岳母,舅哥,舅嫂,姨姐,连襟都在。大家交换情况。没有理会别人在说什么,儿子,一米八的大个子,静静地坐在姥爷的床边,他双手轻轻地握着姥爷的手,难过地看着姥爷,眼睛红红的,充满泪水......。
那次岳父挺过来了。我们返美后不久,再次传来病危的消息。太太一个人回去了。这次岳父没能再挺过来。
料理完后事,太太返回美国,要把这个悲伤的消息告诉在大学里的儿子。
接通儿子的手机后,儿子问:
“妈,你回来了。姥爷好点了吗?”
“Roger, 你姥爷去世了。”
电话那边立刻没了声音。“Roger,Roger,” 太太轻轻地呼唤…, 很久,很久,一点回声也没有.......
太太和我面面相观,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儿子,那不能言语的悲伤!
后来,经过艰苦的努力,2016年儿子终于完成学业,获得华盛顿大学英语博士学位。
照片发到北京,姥姥拿着手机就放不下了,看呀看,看不够,一声不响,一连几天。毕业后,儿子顺利找到美国大学教授的职位。
在华盛顿大学读博期间,儿子志愿服务,到校外的图书馆开班授课,教新移民学习英语。
图书馆项目主管问他:“你为什么志愿来教英语?” 儿子给主管讲了一个故事:5岁我刚来美国,那时爸爸给我讲了一件事。在我来美之前,还住在北京姥姥家的时候,父亲只身先来到纽约工作。每个星期天下午他都去当地的图书馆学英语,矫正发音。有个志愿者,Ruth ,做父亲的Tutor……。
故事讲完了,儿子被聘用了。
2018年春节,儿子带着他的女朋友回北京看姥姥。姥姥已经90岁了,看着又高又壮,连鬓胡子的外孙,姥姥高兴极了,拉着外孙的手,看呀看不够,满眼都是喜欢和满意。
儿子看到姥姥也很激动,但不说话,只会嘿嘿地笑,还像他小时候那样。儿子的女友虽然不会中文,她也甜甜地叫着“姥姥,姥姥”,希望姥姥也喜欢她。
此时姥爷已经去世10年了。
儿子带着女朋友又去给他姥爷扫墓。来到姥爷的墓碑前,擦拭墓碑,摆上鲜花,儿子深情地说:姥爷,我很想你…。
作者曹方 儿女老爸,退休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欣慰孩子们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延伸阅读
【留美学子】近期发表
精选汇编 ↓↓↓ 百篇尽收眼底
汇编1-21期
汇编1-35期
汇编1-30期
汇编1-26期
1-30期
喜欢就点“赞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