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个新闻感触颇深。
河北一名75岁的大妈向电视台求助,她声称自己的大儿子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她希望借助电视台的力量,让儿子回心转意。
然而,当记者赶到她家,了解整个事件后,却发现,真相颠覆了自己的想象。
大妈有两个儿子。
年轻的时候,大妈十分偏爱小儿子,因为小儿子情商高,嘴巴又甜,说话很讨她的欢心。
而大儿子呢,却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是被父母忽视的那个。
后来,大妈把所有的家产都留给了小儿子,对大儿子却不管不顾。
结果,小儿子不赡养她了,走投无路的大妈只好逼着大儿子给她养老,料理她的后半生。
“就这个大妈的偏心程度,大儿子还能认她这个妈就算不错了。”这个新闻,让我想起了昨晚跟儿子一起看的一档电视节目。加上小女儿现在还需要大人照顾,所以,不管是从情感方面,还是在生活上,妈妈都与小女儿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其实,这看似是在“告状”,但却是欢欢在向妈妈释放出求助信号,希望妈妈能帮自己“主持公道”。大女儿在旁边小声地喊着“妈妈”“妈妈”,她想要牵妈妈的手,但妈妈一直没有给她回应。后来,两个女儿一起照艺术照。妈妈一直陪伴在小女儿的身边,逗她笑,陪她玩。但在大女儿那里,她却任由她一个人和工作人员互动,没有表示任何的关心。大女儿看着妈妈和妹妹亲密的样子,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羡慕,让人心疼。或许,他们对那个被忽略的大女儿,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正是这些细枝末节,一点点地积累起来,导致大女儿的性格变成了他们不喜欢的样子:于是,她只能通过哭闹,喊叫,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时间久了,她和所有不受重视的孩子一样,性格越来越不讨爸妈的喜欢。“都已经这么大了,还一天到晚老是哭,哭能解决问题吗?”这种训斥的话,在那个不被关爱的孩子耳边不断地回响。他们是孩子,无法将这种不公,不平衡的感受宣之于口,只能更多表现在性格上。10几岁的哥哥因不满母亲偏心弟弟,竟将7岁的弟弟活活虐待。3岁的孩子因为妈妈生了二胎,落差很大,趁大人不注意,将三个螺丝钉喂到了弟弟的口中。这些耸人听闻的悲剧事件,让人不禁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当孩子手上有一百颗糖的时候,ta又怎么会介意分享?而当孩子手上只有两颗糖的时候,你又凭什么要求ta大方?二胎和多胎家庭里,那个不被爱的老大,才是最应该要关注的。只有父母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他们才会帮助父母,一起去将这份爱分享给弟弟妹妹们。育儿师的出现,给孙丹丹家里的“失衡”问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她刚来到这个家,宝妈孙丹丹就将两个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出去买菜去了。一开始,小女儿因为不适应妈妈不在家的情形,开始哭泣。但育儿师懂得示弱,让更加熟悉环境的姐姐欢欢带着她们玩。而在父母面前胆小的欢欢,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主场,她不再对妹妹有“敌意”,而是带着她一起玩耍。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家长的身份是十分微妙的。你得是裁判,在他们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有任何的偏袒和私心;你要当“傻瓜”,在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要懂得求助于孩子,让他们齐心协力自己解决问题;你还要当两个人情感的纽带,当孩子之间心生间隙的时候,要懂得穿插其中,让孩子们的心结打开,情感流动起来。家里来客人了,对方小孩很喜欢大女儿欢欢的一个玩具。妈妈二话不说,就让客人直接搬走。因为妈妈觉得,放在家里很长时间也不玩,还不如送给别人去玩。而育儿师却对欢欢说:这是你自己的东西,你有权利去处置它。她鼓励欢欢从客人手里拿回东西,最后,欢欢照做,不再哭闹。即使玩具放在这里,自己不玩,但它始终是自己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不经过本人的同意就随意处置它,哪怕这个人是父母。这样的时刻,才真正让孩子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我也是一个两娃孩子的爸爸,我深知作为父母,责任重大。视频中,第二个家庭来自长沙,家里有一个不到三岁的男孩。育儿师发现,孩子说话口齿不清楚,语言系统还没有跟得上。后来,经过细致的观察才发现,是因为这个家里的大人们,总是将孩子的食物准备得很精细,肉类都剪得十分细碎,才喂给孩子吃。但实际上,孩子只有通过咀嚼,才能促进口腔中的肌肉发育,说话才会更加清晰。观察团的教育专家韩一红女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反脆弱”。有一个两岁半的宝宝,不会走楼梯,每次上楼梯都是摇摇晃晃的,跟其他的孩子有明显的差距。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孩子的奶奶每次到了楼梯那里就抱着,不让他走一步。让孩子在合适的时候学会爬,对孩子的前庭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让他们咀嚼的时候,把食物剪得细细碎碎的喂给他,该让他们多动多爬的时候,又担心他们摔跤,搂着抱着。这样,反而将孩子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错过了他们成长发育的好时机。诚实地直面一个生命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其实比过度保护更加尊重孩子。这些节目里提出的观点,植入的“干货”,真的很适合新手爸妈们。而育儿师们走进不同的家庭,去观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找出他们之间相处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解决,这不管是对节目里的家庭,还是电视机外的我们,都是及时的福音。但,在成为父母之前,如果我们学习到了更多专业的知识,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不必走那么多的弯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童年的两样东西——归属感的确认和自己的重要性。归属感就是,不管在哪里,我永远知道我从哪里来,不管我走多远,我永远知道,家里有人在等我。而自己的重要性,是父母一点一滴的关爱和尊重浇灌出来的。“不管我经历怎样的人生,父母都会无条件爱我,包容我,他们很需要我。”在足够的关爱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是富足的,无论他经历怎样的风暴,内心都不会崩溃,因为他们知道,永远有一个避风的港口在等待。这些细小的关心,爱护和尊重,直接影响了一个孩子未来一生的走向。爱,从来不在遥远的山水迢迢处,而是在此刻,那些随处可见的细微中。 今日话题: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