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茶的你,可能还缺个它
临近端午节,一年一度“咸甜之争”拉开帷幕!
不管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端午节“粽”要做出选择!
不过要我说,泡一壶好茶,吃一口香粽,才是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即将踏上端午旅途的你,还缺一杯醇厚回甘的茶吧?
什么,茶具难携带?那是一定是你还没有这——《执夷-熊猫》熊猫旅行茶具
大熊猫与陶瓷
两大“国宝”的完美融合
自冬奥“顶流墩”引发一股“熊猫热”之后。
全球的目光、流量,都被这憨态可掬的“团子”锁死了!
有诗云:先有熊猫后有天,猫颜惑众赛神仙。
你还记得第一次亲眼见到大熊猫的激动心情吗?
早从1990年北京首次承办亚运会开始,大熊猫便作为吉祥物。
后来,不管是福娃“晶晶”;还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一任动物大使“启启”、“点点”;
亦或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进宝,中国熊猫已延申为文化体系。
更多的文化团体,更多的画家、作家、影视专家已经投入到了大熊猫题材的创作中,形成“滚滚而来”的壮阔景象。
现如今,熊猫周边大受欢迎,典型的当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顶流墩”了。上架即秒光,话题阅读量高达数十亿人次!
大熊猫是中国的象征符号之一。从市场反馈来看,以“顶流墩”为代表的“熊猫文创“正风靡国内外。
四川航空的“熊猫之路”主题航班
大熊猫不仅仅只是作为“国宝”存在,它更重要的是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的媒介载体,是可以带动传承和创新,并融合全球文化潮流的创意介质。
《执夷-熊猫》旅行茶具以中国国宝熊猫配饰翠竹与奇石,并以古代熊猫别称“执夷”文字为主体,加入“东方国宝传万年,黑白分明辩是非”,以此展示东方大国的宏伟风范和传统气节。
瓷质高档,造型新颖,自己使用相当雅趣,是不可多得的好茶具;
早在西汉王褒《僮约》中,就出现了“烹茶尽具”一说,可见老祖宗就已经有了对于茶具的追求。
中国自古看重茶具的使用,茶具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随着”熊猫文创“的兴起,以”茶具“和”熊猫“两大中华文化融合而创作的熊猫旅行茶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有一种中国白叫白瓷
似捧凝玉瓷
中国红早已名满天下,而被疏忽的“中国白”,同样是惊艳世界。莹白细腻,直如白玉,自带温润灵秀之美。
白瓷,看似简单,但要剔除掉自然界一定存在的致色铁元素和杂质,工匠们摸索了千年。
而这套德化白瓷熊猫旅行茶具,即便是有了千年的制瓷经验,即便是有“匠仙”之称的徐建勇老师,也要颇费一番苦功夫。
你看,刚进工作室,便看到徐建勇老师在指导匠人手工拉胚、修胚。
而神奇之处,成品那白玉般的细腻质感,竟然在制作过程中,不施点滴釉水。
“不施釉,很容易导致整个杯盏粗糙,拿在手上不雅观、也不舒服”。徐建勇老师说这话时,旁边匠人正拿磨砂纸,不断打磨这瓷胚。
上千次的手工抛光打磨、手速快而匀称,成品才能烧出如玉的质感,没有捷径,全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你看,杯盏还未成型,已满含匠人手作温度,叫人怎能不珍爱?
接下来,是上面的真金——堆金。
短短两字,当初从设计到成品,可花了整整90个日夜,上万遍的烧窑温度测验。
熊猫旅行茶具要彰显白瓷的大气高贵感,只能用堆金工艺来呈现。
《执夷-熊猫旅行茶具》材质选用德化优质高岭土原料,严格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瓷烧技艺精心制作,历经1330 ℃以上高温煅烧。
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只能当成次品摧毁,成品来之不易,希望收到的朋友珍惜。
看着盏底徐建勇老师的落款,浮现出一个匠人,日夜遥守在窑口旁,等待美物诞生的情景。
摩挲掌心中,传来白玉般的温润、每一寸都彰显着大师的功底和匠人们的用心。
日常茶席使用,方是对这茶盏的不辜负,用完之后,仔细沐洗,更是对这美物的虔诚。
白而不寡、亮而不艳、素而不宣,静而生暖。领略过它的美之后,你自然会明白:中国白,总有自己的主张。
熊猫旅行茶具茶具配置齐全,每套里面都有官方出具的收藏证书,喜欢的朋友一定要认准正品。
送长辈、朋友,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所有的情谊和心意,都在其中了!
爱喝茶的你
是不是就缺这款旅行茶具
热爱喝茶的你是否曾经想象过,在高山流水之间,在鸟鸣花开的院落,在朝阳初升的落地窗前,在山间,在云海。
与三两好友知己,亦或者父母兄弟,一起感受自然给予的瑰丽壮阔,那一刻有茶喝,杯盏之间,便是生活的仪式
但寻常所用的茶具,磕磕碰碰不便于携带即使有专业的茶具包也难免不够轻巧、便携毕竟出门在外,还是一切从简来的方便。
但在好景好风光中过于普通的茶具又满足不了我们对于美的追求,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款双国宝融合的—户外旅行茶具套装—外形像一款小小的手提包一样,可以放在旅行箱中、也可以拎在手中,随处可放、不占地方。
套组内包含三个快客杯(分别大号、中号、小号各一个)、一个收纳包、收藏证书、书签、版权登记证。
有了这样一套旅行茶具,走到哪喝到哪踏春寻遍美景的同时,也能继续驰骋茶间轻松助您赏赏花草,品品茶味,亭间、草地、云峰无论身在何处,都透着满满的格调感。
以上广告
关注“老牛铺子”公众号
随时跟踪订单物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