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的鸡汤,不能给考生开辟人生通衢教育2023-06-21 14:06早前,张雪峰在回应考生家长提问时表示:“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如果我是家长,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随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批张雪峰“害人不浅,误导公众”。随后引发广泛的争论。我是重庆大学毕业的,现在写财经、时政、科技评论,也没学过新闻,可能恰好适合发表一点看法。张小强教授拿在C刊发文章说事,说张雪峰是吃饭砸锅,其实都有些文不对题。发文章未必能证明专业有用,只能证明教学这口锅里还有饭吃。群众支持张雪峰,教授交锋中败下阵来,彷佛在证明张雪峰的正确性——看,这些教授无非混口饭吃,帮不了你们就业。其实,这里有三口锅。一口是教授吃的新闻教学的锅,另一个口是张雪峰吃的大众传播的锅,还有一口是学生毕业后想吃的新闻媒体的锅。张雪峰说的是,教授吃的这碗饭,干的这份事,并不能帮助学生以后吃到新闻媒体或者大众传播的饭。他不是吃饭砸锅,而是砸教授的锅,借着砸锅,给自己带流量,是一边砸锅,一边把饭舀到自己锅里来。所以引发热议后,他更是再加了几把油。回到选新闻专业到底该不该两拳打晕的问题上。其实,张雪峰未必说错了。“孩子选不选读新闻专业,这个要看情况,如果是亲生的,那还是算了。”编这个段子的人,我认识,也是一个资深的媒体人,也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还有一次,在一个媒体人和律师为主的群里,有人在群里咨询自己孩子高考志愿的事,在经济、法律与新闻之间选择。绝大部分都反对他的孩子选新闻。所谓“新闻无学”,指的是做新闻的人,不用学新闻,就能干得很好。新闻的专业性的确不强,看看它的课程就知道。专业基础类课程: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专业类课程: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融合新闻学,新闻摄影,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两部分,在课程设置中,应包括以下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版面编排与设计、融合新闻创作、社会调查等。基本上除了少数课程,就是文字相关的课。新闻所需要的文字,一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的语文足以应对,多学四年,意思的确不大。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媒体人,本身也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我自己写财经、时政、科技评论,也不是学新闻专业的。相反,理工科和经济专业,反而对写评论帮助更大。实际上,媒体很多岗位招人的时候,喜欢招其他专业的人来做新闻,当记者。特别是金融、法律、经济,或者理工科,这样可以做对口行业的新闻。所以,如果想做新闻记者,选法律、经济或者理工科,将新闻作为辅修专业,或者读个新闻的研究生。当一个专业,没学过的人都可以做,那么,这个行业的就业就会更加激烈。这就是张雪峰说的专业壁垒问题。到此为止,张雪峰都是对的。然后,就开始错了。首先,新闻其实有学。比如一则报道中,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的矛盾;再比如网暴作为一种自媒体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这背后,是人类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探索,而且随时代在不断变化,是一门复杂、精妙、鲜活的学问。这些学问作为一种理念,会通过毕业生影响到行业。这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机制,人类才从奴隶可以被奴隶主杀死的时代,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人人相信人人平等的时代。但是,中国的文科教育有一个问题就是重技术而轻背后的理念,搞得很多学问成不学问。我学经济的。课程中技术性的东西,比如稀缺性、价格机制、再到菲利普斯曲线都有。但为什么是这样,产权的重要性,企业家才能为什么能获得利润,而不是剥削,教学中是没有的,只有靠自己。经济、法律这些文科,去掉这些尚还剩技术性的东西,新闻去掉了,剩下的东西就不多了。的确,正如张雪峰所说,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有小部分人会进入新闻行业,大部分不会成为记者或在新闻领域工作。但是,这也是文科的普遍现象,对于不那么好的学校就更是如此。一个二本经济毕业的,就研究经济吗?学管理毕业的,就做管理岗位吗?学法律的,不再考律师证,就能做律师吗?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金融、营销各专业,最后不都分散到各行各业专业性不强的岗位上去了,销售、中介、文员。哪一个不是该两拳打晕的专业呢?文科中门槛稍微高一些的专业,比如会计,律师,学过就会,没学过一点都不会。但是,这两个行业都有一系列漫长的职业证书要考,后面要付出的努力比进入新闻、传播行业要大得多。一个会计或法律本科毕业的学生,也谈不上什么职业壁垒。现在,有心钻研传播技巧的人,也可以将传播玩得很好,而且,越烂的“新闻”越有人看——比如:“我站在中日边境,身后是保护我们的解放军”。这样的短视频传播得非常火爆。很多人据此认为,现在有了自媒体平台,能打字就能写“新闻”,未必需要那个文凭。但是,几乎所有的专业不都是这样吗?你花四年时间,十来万的成本学到的知识,在图书馆里花几十块办一张借书证都能学到。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张雪峰似乎弄混了新闻与传播。搞错了,说话就缺乏思维上的严谨性。他说985新闻的教授还没有他粉丝多,以此证明新闻专业无用。但这其实是一种叫做“幸存者偏差”的效应。电影学院的教授,甚至毕业生,大多数都没有王宝强这个学武术的名气大。但你能说不要去上电影学院,要去少林寺学武术吗?新闻传播专业的做自媒体传播,有一套方法论肯定比没学过的做自媒体传播要强。从群体成功率来看,一定会有差别。到了自媒体部分,反而门槛高一些。因为自媒体不是狭义的新闻,也包括传播。比如,新闻传播大类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平时学习的内容不但有新闻写作、非虚构写作,还有音视频编辑制作、影视拍摄、网页设计、公关、危机公关。这里面的门槛就高一些,实操性就相对较强,专业壁垒也不低。从这个角度,新闻传播专业本身的停滞,反过来也是其中学生的机会,比如最简单的:老师、校友的人脉关系。这一点对于好的学校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职业壁垒,是需要进入职场,不断积累的。大学只是开始,而不是一劳永逸地结束。如果放在这个长期的角度来看,新闻乃至文科,未必没有壁垒,甚至壁垒很高。一个知名的记者、评论员、律师、会计师,拥有很强的壁垒。张雪峰的逻辑,本质上是一种心灵鸡汤逻辑。所谓心灵鸡汤,就是用单一的、高度简化的逻辑去描述一件生活中必然复杂的事,然后,得到一个与众不同,或者出人意料的结论,似乎能带给人一种感悟。这就是心灵鸡汤。张雪峰论述专业选择,方法框架也是单一的、简单化的、短期化的,只冲着短期挣钱。但职场是一件长期的事,其选择必然是复杂的。做出这种建议,需要对考生有全面的了解,但基于他的商业模式,他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他无法了解一个考生真正的兴趣所在,所以就把兴趣这类因素看得一钱不值。兴趣看起来的确虚无缥缈,不能换饭吃,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帮助一个人有热情、动力去克服困难,不断获得职场上的成功。这就像婚姻似乎只谈金钱与条件,但感情能让人在顺利时更快乐,在困境中相互扶助,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力量。张雪峰只能提供相应的填志愿的基础知识,而不能给你人生指导。人生指导是严肃的,是需要沟通与了解的。指望从他的短视频中,获得让你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指点,然后找到一条人生通衢,那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觉。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bdd666555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热文回顾:这才是地方拍卖各种经营权背后的真问题东北工人下岗再叙事,不能归咎为改革或资本长城举报比亚迪,对行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往期回顾为什么调休总让人越休越累?硬与软:ChatGPT带给中国科技行业的启示ChatGPT能有意识吗:关于ChatGPT的误解与夸大医保改革,年轻人才是沉默的承受者口述历史:亲历中国1967年流脑疫情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