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的热度怎么还不降?他的话真是扎我心
你们好,我是biu妈!
过去的一个月,大家应该都认识了这个叫张雪峰的人。他一句 “如果我的孩子报考新闻学,那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彻底出了圈,后来事情持续发酵,硬是上了十多次热搜。
虽然外面热度已经下去了,还是很多身边的朋友陆续来问biu妈,对这件事怎么看,张雪峰说的对不对,到底新闻学能不能学?
▲ 图源:网络
哼!这些家伙心里想的啥我可是清清楚楚……
不就是因为biu妈大学的主修专业是新闻学的好兄弟“传播学”吗,就是在很多人眼里,和新闻学也没啥区别的那个传播学。
我一直忍着没有写这个话题的一大原因是,太扎心了!!
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一次,我肯定不会再选这个专业了!而且我也不想再学文科了,就算跪着,我也要把理科读完!
即使在国外,后悔学新闻的人还是很多。CNBC在去年年底的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最后悔的10大专业(后悔率),文科占了,新闻学荣登第一,biu妈学的传播学在第4位。
▲ 图源:CNBC
其实当年大学学到的知识和理念,我觉得还是对我帮助很大的。现在这个信息爆炸,人人可以做自媒体的时代,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想办法自学啊。
大学四年时间宝贵,还是学一些有“专业壁垒”的专业比较好 。啥叫壁垒,就是那句大白话——“人家没学就不懂,你学了才懂“。
现在回头看,理科,就是最大的壁垒……
▲ 图源:网络
不过,咱们不都还是小学生家长吗,还不到聊“选专业”的时候吧~~
谁知道十多年后什么专业是热门,又有谁知道,今后还会出现多少现在没有的新专业呢。
有一说一,咱们这个阶段的家长,真正应该做的,是把控大方向,同时尽量给孩子未来的道路拓展更多的可能性,让孩子有机会去选“有壁垒”的路。
前天我在给大家推荐👉学而思科学思维课的时候就说过,咱们给孩子做学习规划,跟着国家的人才培养大方向走,就不会跑偏。
当时碍于篇幅有限,还有很多话不吐不快,不如再用一篇文章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大方向, 跟着国家政策步子走
只要时刻关注时政新闻的家长,就会意识现在有个非常明显、坚定不移,而且越发重要的大方向,那就是“科学教育”。
咱们不看远的,就看今年,就有好几个和科学教育相关的重磅新闻!
▲ 图源:网络
再回头看这几年的教育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往“科学”倾斜。
比如在小学阶段,科学虽然感觉上是一门“副科”,但从去年发布的2022新课标中,科学课在课时已经超过了英语。
再比如在这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越来越喜欢设置真实场景,让孩子解决现实中真实的“科学问题”。
比如会在题目中出现我国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
▲ 2023全国乙卷
▲ 2023新高考卷
也会出现很多真实的生活问题:
▲ 2023新高考卷
大家可别以为这些,只存在于高考“理综题”中,离孩子很遥远哦。
高考分文理,中考可是不分文理的,语数外物化生地史,所有科目都是要参加中考的。
而且中高考是指挥棒,影响力很快就渗透到小学的科学课中。
我前天在文章中也提到过,一些教育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重视科学课,把它当作了一门主科来学了,教学方式和作业都很灵活了。
▲ 北京某小学科学作业。
左:了解病毒繁殖流程;右:磁铁指向实验观察记录
另外“科学”在三门传统主科中也在频频刷“存在感”,数学考题中也会经常设置真实的科学问题,融入我国的科技成果。
甚至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科学阅读(科普、科学文献、说明文)的比例也是在增加的。
种种迹象都表示,在培养“科技人才”这一点上,国家已经是把“重视”两个字落到教育的细节里了!
想想也明白为什么,科学技术不也正是一个国家的“壁垒”吗!
02
科学思维不是自然养成
需要引导
在以前,整个小学孩子们学习的内容都不多,如果6年只把精力放在3门传统主科上,就会发现知识点其实很少。
为啥这几年一直在减负,就是因为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了重复学习和机械刷题上 ,“双减”减去的是不必要的低效学习。
有减就有加,孩子时间从无效刷题中解放出来了,要投放到哪些更有意义的地方去呢?
最容易想到的是阅读和大语文。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这几年“大语文时代”“文史不分家”已经深入民心。
而科学教育,很容易被忽略,以至于咱们的科学教育一直都有个“断层”。
在学龄前,家长都知道要让孩子读科普绘本、看纪录片、看科学动画,完成科学学习的“原始积累”。
中学后,大家也知道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自然科学相关的学科很重要,但是几乎都是比较枯燥的刷题,毕竟升学压力上来了,学得又太多,刷题其实是表面效率高,但也很无奈的一个选择。
而本来应该承上启下的小学阶段呢?
应该做什么呢?
看过一个人大附的物理老师的分享,核心观点就是,自然科学类的学科,物理、化学之类,其实都是讲究思维的,而思维并不是自然而然成长的,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去帮助孩子的思维逐步晋级。
科学思维第1个层级是理解、记忆。我们带孩子看科普书,积累科学知识,理解概念,孩子科学思维,就会发展到这个层级。
但是这类思维比较简单,小学阶段起码应该做到第2个层级,就是归纳整理。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体系。
为什么“归纳整理”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把我们的脑子比作房间,把科学知识比作房间里的东西,归纳整理就好像是学习收拾房间。
小学阶段学科学,知识点很少,就像在一个房间里,随便仍这几样东西,很容易能找到,所以学的很轻松,很多人也没有想到过要去收拾房间。
但是如果到了初中,科学课,变成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几门大科,知识量陡然上涨,如果知识只是这样随意装在脑子里,就好像东西多但是混乱的房间,你想找一个东西的时候,就找不着。
更直观的感受就是,做题很慢,调不出来你想要的东西,没有头绪。很多孩子小学时候成绩不错,上了中学一下子就“垮了”,就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跟不上新的节奏。
所以小学就应该开始练习“整理房间”,到了初中,孩子已经能够很熟练的把东西分门别类归纳好了,想用时才能直接拿来用。
今年教育部联合18部门,发布的重磅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有提到,孩子要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其实也有类似作用。
至于怎么做,这个要是展开来讲就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今天就简单分享几点我自己认为的重点。
1
学习科学家的思考方式
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没有那么难。
因为科学探索的基础阶段,科学的思考方式一定是有固定“经典思路”的,比如怎样进行观察和记录,怎么进行实验流程,都有一定标准。很多专业在大学都还会学“xx学研究方法”,这是一个道理。
在小学阶段,如果学校和老师比较重视科学课的话,老师的教学,就应该是符合“科学家思考方式”的。
比如孩子们都喜欢做的小实验,如果家里当作玩具来玩,孩子们哇好开心就没了。但是如果在课上,按照标准的科学实验流程来做,去“观察—操作—记录—分析”,就是对知识很好的归纳整理。
▲ 学而思科学思维课带孩子记录实验现象
2
多创造接触科学家的机会
有的城市科技馆、博物馆,会邀请科学工作者来参与活动;有一些科学家会和教育机构合作开设讲座和课程;还有的科学家会自己开自媒体拍视频……
现在很多渠道可以找到类似的资源,希望大家好好用起来,不要知识让孩子“看个新鲜”就过了,至少要对科学家的分享有所思考。
▲ 非常火的“不刷题吴姥姥”,biu妈几年前就推荐大家关注啦!
▲ 学而思科学思维课的“对话科学家”系列活动,每月都有和科学家对话的机会
这时候我真的很想自夸一下咱们平台的前瞻性。
不管是和大家分享的👉机器人、编程学习,还是前几天推荐的专业的👉科学思维课程,以及写了很多期的👉科普博主分享,一直在筛选的👉科普书单,咱们团队一直都在探索帮助孩子们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
不管你用哪种方式锻炼孩子科学思维,现在就重视起来,带孩子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03
进可攻, 退可守, 还得是科学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学好了科学,然后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是对升学有帮助啊!对咱们就是这么打开天窗说亮话。
先问大家2个问题,升入你所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有多少种途径呢?考入重点大学又有多少种途径?
再消息不灵通的家长,也不会相信只有中考、高考这一条路吧?只不过大家都会觉得别的通道,都太小众,是遥不可及的。
但是实际上,这个“其它通道”比很多家长想象中宽得多。
比如去年清北在内地录取本科新生3400余人,但通过强基各种专项进入的就有1700多名,占了一半了。
▲ 图源:知乎@高考升学
国家现在既然大力鼓励科学教育,在未来的中高考和人才选拔上,科学教育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
所以“科技特长生”这几年慢慢在小范围中越来越“火”了。
原因嘛前天已经大概和大家说过了——
一方面“门槛”不算高。
如果走科技特长生路线的话,孩子能参与的项目是最多的,而且在小学阶段这些竞赛的难度都不大,并不是奥某数那种纯拼智商的,只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找不到参加入口。
另一方面“出口”越来越好。
各省市重点中学又年年都在拓展“科技特长生”的人数。今年多城市,中考科技特长生录取比例大幅度增长,最多的浙江增长200%以上!
另外,就算是走普通的考试通道,“理科”学好了,路还是要宽得多。
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理科选专业的范围就一直比文科要广得多,文科大部分专业理科可以报,理科的专业文科是肯定报不了的。
而新高考到来,其实让这种对比愈加的“残酷”了。
新高考后不再分文科理科,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之外,另外三门高考科目,是让孩子自选,又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
3+2+1模式:
“3”即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
“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
“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3+3模式:
前者“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
后者“3”指从高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看似孩子们更自由了,但是专业的限制也就更多了。如果要想孩子以后专业选择更广,选了“物理+化学”,90%的专业就为孩子敞开了大门。
▲ 图源:网络
EASTWEST
其实写到这里我回过头去看自己的文章,自己说话口气会不会太现实、太生硬了一些?
但转念一想,咱们大多家长都是普通人,多了解一些现实情况对我们,对孩子都是有好处的。
除了这些看上去硬硬的政策,从更长远来说,科学科技的就业前景也不可能小。
而且数据说话,历年来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永远都是和科技挂钩!
▲ 图源:麦可思报告
当然,孩子未来最终要他们自己去做选择。
但我们可以早早带着孩子把科学基础打好,把升学的筹码拿到,到了孩子要做选择的时候,大学专业好选,但凡有娃对某个细分领域感兴趣,就很容易走上快车道!
直播预告丨暑假时间长,亲子陪娃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预约直播!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