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警惕那些从农村贫困家庭考入名校的高学历爸爸?
如标题所示,我指的就是我们家钱爸爸这样的人:
出身于农村贫苦家庭,一路靠头脑、拼毅力,披荆斩棘、艰苦奋斗考入名校的、当了爸爸的人。
为什么要警惕这样的爸爸?
一个是我的切身体会,一个是我这两三年读者来信和咨询中接触到的各种案例,三天前我又遇见一位妈妈控诉她老公,又是一位这样的典型爸爸,特别想跟大家说说。
凡是家里有一个标题这样的爸爸——大学毕业后不再学习,也不大自省,希望孩子尤其是儿子处处像他,发扬狼性精神,不怕吃苦,坚韧不拔,勇于战胜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十分推崇吃苦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途径刚愎自用、说一不二、威风十足。结果是,孩子小的时候对这样的爸爸十分惧怕,一旦长到十三四岁,要不就是激烈反抗,要不就是萎靡不振,问题百出。
还有一类爸爸,一般也是出身于贫困家庭,同样靠着勤奋、机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摸爬滚打出一套做生意的门道,成为大老板、中老板、小老板,在家里对孩子的态度也是相似的,导致孩子小时候懦弱,长大了叛逆。
当然,这样的妈妈也不少,可由于女性比较善于反省,所以对孩子为害较少。
这两类爸爸的思维逻辑是:我就是靠着吃苦耐劳和不懈奋斗才出人头地的,你不能像我这样,就一定不会有出息。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把吃苦耐劳奉为神明,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犯罪,不节俭到骨子里就是奢侈。还有,不自律毋宁死。
他们的座右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你要说这类爸爸十分强大吗,并不强大!因为一切强大的人心胸都是敞开的,善于向一切人学习,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类人看似无往不胜,其实安全感很低。
为什么安全感低?从小的贫困生活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长期的奋斗经历被他们刻入骨髓,成为它们可怜的信仰。
你要说这类人智慧很高吗,NO!他们智商很高,智慧很低。他们理解不了惠能,更不能理解无为而治。
他们只信奉自己走过的路,喜欢用自己的逻辑和座右铭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不仅变不成狼,连个温顺健康的羊都成不了。要么变成一个有病的羊,要么成为一头变态的狼。
只要孩子不出大问题,他们从来想不到,孩子出生的家庭和你的原生家庭一样吗?他出生成长的时代和你的时代一样吗?孩子需要像你一样改变贫苦命运吗?他的人生动力和你的人生动力一样吗?
两周前,一位儿子半夜离家出走的、高科技公司董事长的爸爸非常苦恼的问我:梅老师,我这样教育孩子确实不好,那您说现在的孩子更适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我就十分肯定地告诉他:
先消化我前面跟你说的那些,然后放下你高高在上的架子,站在你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尊重和揣摩他的感受,让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他的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紧密相连。如同我们70后、80后靠读书改变命运一样,现在的孩子需要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什么要吃这个苦?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惟其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动力。
这样的爸爸也有一个可喜的共性,只要他们能真正明白和觉醒,改变会非常彻底,家庭的氛围和孩子的面貌也都会焕然一新。
在他们觉醒前,妈妈的任务是先哄住他,更要稳住他,努力动脑子想办法撑开爸爸和孩子之间的空隙,先保护好孩子,让他们看见正确理念的效果。反正我的经验,影响男人,就跟教育孩子一样,你得无所不用其极。而不是动不动说过不了,离婚吧。
我前两天对一位妈妈说,可能我的建议对你要求显得太高了。没办法,为了你们这个家庭的未来,此时需要你,一个中年妇女,拿出天大的力量和勇气度过难关。
这位妈妈哭了。
没办法,女人在某种属性上是土地,也是男人的学校,当了妈妈,不得不担当起教育丈夫和孩子的双重责任。
咱不抱怨了,你看五月的母亲节那么热闹,六月的父亲节那么冷清,不就说明一切了嘛。
作者简介:梅拾璎,超级育儿畅销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的作者,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曾任大学教师,现为纸媒教育专栏作者。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主攻儿童发展心理学,自然主义教育探索者和践行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