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那么多有钱和高学历父母,把孩子养废了?

为什么那么多有钱和高学历父母,把孩子养废了?

育儿


上周跟大家分享了一群饱受心理疾病困扰孩子们的真实故事,“我是名校学霸,班上45人,10人休学,剩下35人在强撑”。


很多妈妈看完这些孩子的故事都觉得震惊和心疼,心疼他们长年累月承受的巨大痛苦。


同时,大家也都很迷惘——

到底怎样养育孩子,才能让他们走得更稳更远,而不是半途就被抑郁、焦虑所打倒?
 
是要有很多很多钱吗?还是要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广的见识?

要知道,这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钱有钱、要学历有学历的。育儿,更像是给定条件下的打怪升级,没人能随心所欲地加装备。

作为普通家长,这些东西都没有,我们又该怎么抚养孩子健康长大?

在研读完《少年发声》所有家庭养育案例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最好的父母,不是有钱的父母,也不是高学历的父母。

有钱有学历,照样有可能伤害到孩子,成为不负责任、被孩子怨恨的父母 。

因为,就算有钱,孩子可能没陪伴;就算高学历,父母可能会把“考一代”的压力转给孩子。上周咱们分享的文章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最好的父母,一定是能和孩子一起在心灵上成长、在情绪上不断成熟的父母这样可以有效弥补父母在金钱、文化水平上的劣势。

简单来讲:没钱、没文化、起点低,只要父母肯成长,那都不叫事儿。

是不是很颠覆你的认知?有人会说:毛豆妈,现在媒体宣传的贫富差距这么大,好像没钱就不要生孩子似的,你为啥反着说啊?

我想说的是,是从我看到的多个真实案例中总结出来的,不是不负责任的带流量。我相信下面这句话这才是世间运行的准则。

对育儿来说,爱和成长的力量永远大于金钱与学历。

我请我的粉丝们坚定的相信这一点。

那,具体怎么做呢?我一激动就写了6000多字,咱们慢慢看哈!


有钱有学历的考一代爸妈,
把孩子逼成了焦虑症


从外在条件来看,小黎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孩——

她的父母都是高智商、高学历的考一代,凭借读书在繁华的大上海站稳了脚跟,不仅能给小黎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还遗传给她相当不错的智商,让她成功进入上海数一数二的名牌初中。

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应该活得很幸福才对。但初二开学不久后的一天,小黎爬上学校的窗台,想要跳楼自杀

如果不是巡逻的家长眼疾手快,这个孩子的短暂一生或许就定格在她初二的时候了。
 
小黎的痛苦在于她的拧巴——

内心深处,她还是个天真烂漫、爱玩爱闹的小孩子。

觉得童年嘛,就应该是轻松快乐的,出去跟朋友聚聚会,跟大人去游乐场玩儿,虽然考试只考了60分,但毕竟没咋用功夫就已经及格了
呀,也非常满意、非常开心了!

何必要像其他同学那样,一周上七八个补习班,一本教辅书来回刷好几遍呢?

可植根于脑子里的,却是妈妈从小灌输的价值观。

“要一直努力,要好好努力。”

“不上这个补习班,你就赶不上别人了。”

“不好好写作业,就考不上好初中,照这样子下去,你绝对考不上大学!”

因为这种内心倾向和被植入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小黎的内心非常煎熬——

有时候,本性压倒价值观。

看见同学学得那么猛,她压根儿不想动弹,觉得他们非常可笑。但这时,心里也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既轻松又觉得压力山大。


有时候,价值观战胜天性。

她也效仿其他人,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虽然内心觉得这不正常,觉得自己像台没有感情的机器,但父母的表扬让她觉得“完全没有累的感觉”,“这就是人生巅峰,很满足、很幸福”。

我看到这里的感受:!!!
 
有一段时间,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小黎自己还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作业。

她想了个“好办法”——

先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再来写学校的作业,因为学校的作业“不得不做”,所以她经常写作业写到凌晨2、3点,睡眠时间常常不超过4小时。

小黎的父母对此非常开心,作为靠读书实现阶级跃迁的考一代,他们一直想让小黎像这样勤学苦读。

所以,小黎这种打了鸡血般的疯狂状态不仅没有引起他们的警惕,还让他们非常开心。

但弹簧拉久了尚且会变形,何况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

一次考试成绩不佳,让早就绷紧的小黎迅速崩溃——

她每天都在想,一定要认真认真更认真,可她每天都很困很困,完全睁不开眼睛。

经过心理医生诊断,她患上了焦虑症和抑郁症,建议她放松心情,“(成绩方面)能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

可妈妈却曲解了其中的意思,“这是医生的建议!医生让你去上学!”


在妈妈的逼迫下,小黎不得已回到了课堂上。

“总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老师允许我睡觉、走神,但是就算这样也不行,感觉一秒都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会烧起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小黎有了爬窗户的举动。

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同意她不去上学

可在家休养的小黎心里并不轻松,虽然身体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让她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可长期以来植入大脑的价值观却还在一刻不停地驱使她前进。
 
“潜意识里还是想一天到晚学习,还是会以这个为荣。看到这样的人,还是会觉得他很厉害,觉得这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跟小黎聊天的时候,陈瑜老师穿了一件蓝色的衣服。小黎就想到,自己有一个朋友也特别喜欢蓝色,而这个朋友现在每天都在努力学习。

看见水瓶上的套网,就会想到菜市场里包裹苹果的泡沫网,进而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大人去逛菜市场,心理一阵懊恼,“好浪费时间。”

看见棉被也会黯然神伤,想起自己好好学习的时候,睡在棉被上有多舒服。

就算是清亮的鸟叫声,也会让她想起从前努力学习的时候,“以前上学的时候我是6点起床的……”

小孩的天性和父母强行植入的价值观,让这个可怜的女孩陷入了巨大的内耗当中,整个人被消磨殆尽,连正常生活都很艰难,更别提学习了。

小黎的爸爸妈妈有钱有学问,却生生把孩子搞成了抑郁症和焦虑症。

所以,想要养好孩子,真的不是有钱、学历高就行了那么简单的事。


“这么幸福的孩子,怎么养出来的?”


今天第二个故事的主角儿叫小含,14岁,跟前面提到的小黎相差不过一两岁,状态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小黎矛盾、拧巴,生活中只有学习,人生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得比别人好”,看得人非常心疼。

而小含,连见多识广的陈瑜老师都忍不住感慨,“这孩子的水平比好多大人都高多了!”

她非常佛系,“只要考得没有糟糕到你承受不起,就可以了。”

她非常睿智,“同学们喜欢把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挂在嘴边,于是对自我的怀疑、对未来的迷茫等等都被放大了。”

她非常开阔,“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好的,但没关系,不是最好也没什么,因为总会有人比你好……”

她常常思考人生:“我需要那些在人性之上的东西,帮助自己成为一个完人。这种东西是很高贵的,包括自我约束、法律、道德底线……”

她对自己的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有着明确的想法:“平面艺术还是有表达的局限,我觉得文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我非常偏爱……我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融入进去。”

她有着强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觉得我作为一个人,还是挺精彩的……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很幸福的人,非常非常幸福。”

对于未来,她也有强大的笃定感:“至于以后能干什么,其实我不是很在意,也并不担心,因为我大部分都能干好。”
 
小含和小黎都是上海姑娘,年龄相仿,家庭条件也差不多,为何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会相差这么多呢?

陈瑜老师总结,这是因为小含拥有一个心里有“锚”的妈妈。

她从不盲目跟风,选学校也好,选辅导机构也罢,她都是先看价值观,再看专业度,贴着孩子的特点和特长走。

就比如,小含和小黎一样,初中上的都是上海非常好的“名校”,面临的课业压力都不小。

小黎的妈妈要求她努力适应,小含的妈妈却在孩子初一的时候,就给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原因在她看来非常重要——

一是班主任不准学生带课外书到学校,还没收了小含的一本《哈姆雷特》。

二是因为老师鼓励学生相互举报,充当老师在班上的“眼线”。

小含妈妈觉得,这两件事突破了她的底线,所以联合了几位家长找学校反映情况,未果。

于是干脆利落给小含办理了转学手续,把孩子送去了一所氛围更好、时间更自由的学校。

所以,小含才有大把时间尝试自己的兴趣爱好,才有机会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人生和未来,活成人人艳羡的舒展模样。

△小含对妈妈的认同度非常高
这也是陈瑜老师非常欣赏的地方——

家长心中有“锚”,坚定自信,才能把孩子送到合适的人生之路上,让他们也变得从容,变得游刃有余,有“留白”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别瞧不起这小小的“留白”!

我们小时候,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到处疯玩儿,可以躺在沙发上整整一下午,看小说、畅想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都非常稀缺,而这,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花花草草尚且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就更是如此了,小小的天空被学习完全遮挡住,他们怎么能畅快呼吸、自由成长呢?

没学历没钱的普通妈妈,

这样把孩子养的出色!


天天妈妈的故事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

因为,她的起手牌,才是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与子女最真实的状态。

天天妈妈是农村人,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夹在中间的她成绩不好,也不怎么受父母重视,初中毕业就去武汉打工,认识了天天的爸爸,顺理成章就结婚生子了。

有了天天之后,她不再外出工作,专心带娃,然而这个娃却一点儿都不让人省心,调皮捣蛋,总跟人打架。天天说:

“小学时我应该是全班被老师告状告得最多的,和同学发生的矛盾有点多,基本上小学时把同学都打便了,连女生也打……”

成绩也特别差。

即便是相对简单的小学阶段,他每次考试也就70、80分的水平。全班40个人,他稳稳地排在30多位。

并且呢,学习态度还非常不端正。

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玩游戏。

天天妈妈没啥学问,老师一告状她就着急上火,然后把天天一顿胖揍,一个星期至少要用衣架抽他两三次。

可即便这样,天天也死不悔改。

不认错,不长记性,在家挨了打到学校就忘到了脑后,继续调皮捣蛋跟人打架。
 
按照常理推断,这个孩子是被“养废了”

可接受陈瑜采访时的天天是什么样子呢?

他的成绩从倒数变成了中游——

9月份月考的时候,班级29名,年级排290多名,我们年级有500人。”

而且,他学得很有激情——

“我们一周有两节历史课,其中一节由我来讲……我不备课,老师的PPT放啥,我就讲啥。只要看一眼PPT,我就能从记忆里搜索内容。”

“生物,我是课代表。地理课就我一个人回答问题,语文课也大多是我回答问题。其中考试,物理全班第八名。”

体育方面也很棒——

“我刚打了区里的初中生比赛,我踢前锋。这几场比赛下来,我们队一共进了12个球,我进了10个!”

最最重要的是,他的心理非常阳光,亲子关系特别好——

陈瑜老师两次问起天天和妈妈的关系,他都毫不犹豫地回答,“很好!”

看到这儿,我都忍不住想问,“这是换了个孩子吗?!”
 
陈瑜老师也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觉得天天的转变,一定是他的爸爸妈妈,尤其是一手拉扯他长大的妈妈,在一些最基本的点上,做对了什么。

那么,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妈妈,究竟做了什么,才让孩子发生了如此之大的改变呢?

天天妈妈的自述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自我成长”。
 
之前,天天妈妈没学问,也没上班,全心全意扑在孩子身上,所以学校里一有负面反馈,她就特别容易紧张和焦虑。

每次,老师找她告状,说天天在学校里又调皮捣蛋打同学了,又没完成作业了,她都非常崩溃。

为了避免给老师和其他家长留下自己不管孩子、溺爱孩子的印象,每次老师一告状,她就把天天痛揍一顿。

回想起来,她特别后悔——

“在天天需要保护的时候,我从来没有站出来,说一些公平的话。”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二、三年级的时候,天天什么事儿都不跟妈妈讲了,报喜不报忧。

有一天,老师忽然打电话过来,特别生气,让她把天天领回家。

她急匆匆赶到学校才知道,是天天的作业书写不过关,老师就拿了一份优秀同学的作业给他抄。他不敢带回家让妈妈看见,就把作业放在门卫室的窗台上,结果那天下雨,把同学的作业本淋得湿透了。

老师找他要作业本,他拿不出来,又不敢说实话,所以气得老师给家长打电话。

妈妈把天天领回家,问他,“为什么不敢跟妈妈说?”

天天嗫嚅着回答,“我怕你。”

那次,天天哭了,妈妈也哭了,她想不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只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肯定有问题,于是开始摸索解决办法。

机缘巧合之下,她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育儿文章,点开链接,加入了一个家长群。

她问群里的辅导员,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辅导员说,可能是你对孩子太严厉了,导致孩子不敢跟你说实话。

天天妈妈又问,孩子跟同学关系处不好,又该怎么办?

辅导员一语点醒梦中人——

“可能孩子习得了你处理情绪的方式,你动手打孩子,孩子在学校也会打同学。”

这番话触动了天天妈妈——

自己明明很爱孩子,为什么表达出来会变了样呢?

同时,群里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深深刺痛了她,孩子厌学,和父母对抗,精神状态不佳,心理疾病……

她意识到,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天天未来也会成为这样子。

于是,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妈妈抓住育儿群里所有信息,如饥似渴拼命学习。

提到的书,她都会买来看,做笔记,写践行日记。

提到的心理学课程,她也积极报名,反复听上无数遍。

最后她发现,亲子关系的症结其实在自己身上。
 
她是兄弟姐妹中最没出息的那个,特别羡慕姐姐和弟弟都读了很多书,有稳定的工作。对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的她来说,这是心里最大的痛。

于是,她把这份痛投射到天天身上,觉得孩子必须成绩好,否则就会像自己这样,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搞清楚这一点之后,她不去改变孩子,反而试着慢慢改变自己,家庭关系缓和了许多。

六年级的时候,天天又被老师告状了。

这次,是因为他从楼上丢矿泉水瓶子,砸到了楼下孩子的脖子。

如果是以往的天天妈妈,害怕老师和同学家长的指责,肯定会不问缘由就先把天天揍一顿。

但自我学习以后,她的处理方式非常棒,让天天看到了妈妈对他的接纳,也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情绪问题。

△ 天天妈妈处理事情的方式变得温柔又有力。
打那以后,他再也没被老师叫过家长了。

不仅如此,后续的学习中,天天也表现得非常有劲儿,从小学时的倒数,逆袭为初中时的中上游,对历史、体育、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有情绪稳定的妈妈,有强大的兴趣,肉眼可见,这个孩子未来在学习和人生路上都可以发展得很好。

就像一只有着稳定后方的小鸟,比不了老鹰飞得高,但也能在自己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所以你看——

有没有钱,有没有学历,对养育孩子来说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真正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成长、学习!

具体来说,成长、学习什么呢?

我简单举几个例子哈!

比如,如何让孩子减少心理问题的概率?

那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为孩子注入满满的爱和安全感,欣赏孩子,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最温暖的关切和最有力的托举。

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充满了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能量。这就不是钱和学历能解决的事儿。

再比如,父母对情绪调整的学习,如何成长为一个情绪成熟的人,而不是把火肆无忌惮发到孩子身上。

这个“成熟”与学历没有关系,与赚多少钱没有关系,与社会地位也没有关系,只跟情绪控制有关系。

所以,让我们用书中陈默老师的话来结尾吧——

父母一旦有了孩子,就不要停止成长的脚步。

如果我们因为生了一个孩子,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这也不枉我们做一次父母。

否则孩子倒是成熟了,长大了,从窝里飞出去了,大人老去了,却一点都没有变化。

等到孩子成年以后,回到家看看老去的父母依然是那么幼稚,心底会有一种讲不出来的伤感和不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窒息!婆婆半夜偷看我和老公睡觉,一句话让我永生难忘……”有种母子情会把儿子养废做销售的高学历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深度好文|为什么那么多留学生都涌进了新加坡?“年轻,有高收入和高学历”的亚裔男性,成为了枪支行业最新的目标客户为什么那么多留学生选加拿大商科和工程类?真的很强吗?张兰称不再招聘低学历小野孩 要高学历员工:一块坏肉烂一锅汤把孩子养废后,我才明白:没见识,远比贫穷更可怕答复snowandlotus把儿子养废后,我才明白:家有这种氛围,孩子很容易内耗红楼判词为什么那么重要?晴雯为什么排在袭人前面?贾宝玉的命运有多悲惨?无题一个高学历又漂亮女孩的自述:千万不要幻想嫁给有钱人!为什么那么多的富人、精英都想移民美国?高速公路晚上,大货车为什么那么多?花14年把儿子养废后才明白:孩子抑郁、叛逆,都是在替父母生病!看到亲戚把孩子养废后,我才明白:没见识,远比贫穷更可怕宾州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校园樱花中年男人的网名!怎么那么多狼哈哈15岁男孩“施暴”视频曝光,惹怒全网:父母就是这样一步步把孩子养废的!为什么高学历已经不能让人逆袭了?把孩子养废后,我才明白: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中年人最恐惧的“失业下岗”“娃养废了”,终于被拍出来了《消失的她》原型曝光,泣血忠告:别把孩子养成“傻白甜”低学历无法入编,高学历不会下县!公卫人才就业“尴尬”何解?李彦宏:为什么那么多人担心AI取代人类的工作?知乎瞎扯|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爱运动?把儿子养废后,我才明白:这三种夸奖,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努力这么多年,我把孩子养“废”了吗?血压高至180 ,继续退圈创业板“她力量”| 高学历成标配 近半数创业板女董事长博士或硕士学历《绿色的牧歌》&《怎么了》夜晚的高速上,为什么那么多大货车?为什么那么多留学生都涌进了新加坡?李彦宏:为什么那么多人担心AI取代人类的工作?我并不担心!当代父母现状:还没把孩子养大,就要被淘汰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