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巨亏30亿、冲击港交所的 Keep正在被“围猎”?
作者| 赤木瓶子
编辑| Mia
三度递交招股书后,Keep终于通过港交所聆讯,正式冲刺“运动科技第一股”。
在通过聆讯后,Keep更新招股书并援引灼识咨询报告称:按2022年月活跃用户和用户完成的锻炼次数计算,Keep是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Keep的确是国内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但作为一个综合性健身平台,Keep早已经在各个垂类赛道被左右夹击。疫后线下健身需求大幅增长,在契合年轻人的互联网线下健身赛道,前有24小时线下健身房乐刻健身,后有专注团课领域的超级猩猩乘胜追击。年轻人的运动周边产品、减脂视频等刚需售卖赛道,又有各类以健体、健美届明星为代言驱动的新玩家入场。
上个月,专注零售制健身课程的超级猩猩刚刚完成了数亿元的E轮融资,估值逼近10亿美元——互联网健身领域估值最高的Keep估值超过20亿美元。而另外一家行业前列乐刻也在疫情后加速跑马圈地。据GeoQ Data 品牌数据:截至2022年12月28日,24小时月付制健身房乐刻运动在营门店已达到1201家。在此背景下Keep将如何应对自身尚未解决的盈利问题,以及如何在保证用户留存的前提下,增加规模拓展商业化领地?
巨亏加剧,结构单一,
盈利路漫漫
收窄亏损、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是Keep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Keep更新的公告中,公司宣称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以提高技术能力并推动产品创新;健身内容的开发及多元化;品牌宣传及推广等。这也是一直以来Keep在做的布局,但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2019-2020年及2021前九个月,Keep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和6.96亿元,其中2021年前九个月亏损净额同比增长4377.23%。对此,招股书解释称:Keep策略性地增加了在流量获取和品牌推广方面的支出,以进一步获取、激活及挽留用户。事实上,长久以来,品牌推广营销费用确实占了大头。
而在2019年至2022年,Keep营业收入分别6.63亿、11.07亿、16.20亿、22.1亿;同期经调整亏损分别为3.66亿、10.64亿、8.27亿、10.67亿,四年亏损约33亿元。新的商业模式尝试与调整让业界为其捏了把汗。
故事总是相似的,对标海外线上健身“前辈”,美国“互联网健身第一股”Peloton同样近两年迎来业绩大幅下滑,伴有裁员、高层内讧等不利舆论风向。总结来说,Peloton去年第四财季净亏损则高达12.44亿美元,较预期高出10亿美元,大幅拉低资本及市场信心。最终壮士断腕,关闭北美之外的业务仓库、裁员800人、零售业务暂停扩张。
这也带给互联网健身平台不利的舆论风向。上市以来,Keep共经历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6.48亿美元,最新估值26.55美元,约200亿人民币的市值。踩准一线城市年轻人喜好及互联网风口的Keep一度深得资本、明星资本喜爱。
对比另外一家年轻人喜爱的健身平台——超级猩猩,它共获得过7轮公开融资,总融资数额超6亿元。在2019年的倒数第二次融资里,超级猩猩超3.6亿元人民币,是当时中国健身产业最大金额的一笔融资。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健身的大前提下,线下健身领域的资本看好度可见一斑,互联网线下健身稍后再提,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Keep为收窄盈利做出的尝试。
虚拟赛事“带货”奖牌,
用户留存成刚需
在创立初期,Keep定位的是内容和工具。在用户规模扩大后,Keep将业务版图扩展至智能硬件、健康食品、线下健身等更多领域中,并提出要打通线上和线下,围绕“吃穿用练”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娱乐独角兽观察到,这两年开始,一些keep app上的免费课程已经开始收费观看,在这一过程中难以避免用户流失。显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keep都需要面临扩增付费服务后的用户留存挑战。
而当前Keep最大的业务收入来自“带货”和举办虚拟赛事。根据招股书,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包括Keep智能单车、手环、体重秤、跑步机等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Keep已累计卖出大约10.8万台Keep智能单车、150万条Keep手环、100万台Keep智能秤、19.7万台跑步机。
而去年疫情期间的虚拟赛事,更是成为收窄亏损的利器,此前有业内人士传言称平台光靠奖牌就赚了5亿元,随后被否认。
招股书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keep收入为 4.47 亿元,同比去年增加 7.2%;经调整后净亏损金额为 1.18 亿元,亏损大幅收窄。对此keep也在招股书中坦言:业绩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平台的虚拟体育赛事的收入增加,将会尽可能多举办与奖牌有关虚拟赛事。
虚拟赛事“带货”帮助keep亏损收窄是实打实的,但创新性的“利器”同时也给平台带来困扰。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今年3月,Keep遭到了多起投诉,其中多起投诉均与奖牌问题有关。大多围绕“用户奖牌订单已经发货3个月了还在运输过程中,客服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案”、“未完赛用户被平台关闭订单,不退款且不寄出奖牌,疑似霸王条款。”
虚拟赛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带货,激励平台用户自发性健身,以蜡笔小新等联名奖牌、剧情跑等剧本杀模式,辅以平台记录健身数据的手环,直接盘活了keep平台生态。目前尚未有公开数据显示虚拟赛事相关收入,但可以说是一块不小的蛋糕。
超猩乐刻圈地跑马,
keep能keep住吗?
线下健身赛道上,Keep原本应当是最具优势的平台,看起来路却越走越窄。
健身团课爱好者小居的线下健身团课启蒙是Keepland,后期逐渐接触到超级猩猩、乐刻健身。从团课的角度来讲,小居认为超级猩猩的体验最好,“可能因为它们是专注于线下团课,教练感染力和场地都无可挑剔,课堂氛围也要比另外两家更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小居多次体验后发现,在器械上,乐刻健身也要稍逊一筹。“比如像bodypump这种杠铃操课,另外两家使用的都是莱美杠铃套,杠铃片能直接固定在杠铃杆的鳄鱼嘴上,好抓握也很方便,但乐刻使用的大部分是传统的卡簧,比较费时费力,但也可以理解,它们更多在走性价比路线。”
从课程研发和教练储备上,几家核心课程来自莱美授权,另外一些课程由各家自主研发。娱乐独角兽调查发现,疫中及疫后,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三家各自采取了不同的降本增效形式。
通过与传统健身房“共生”,是keep线下健身降本增效的方案。小居回忆到,在另外两家都逐步涨价的过程中,keepland的团课却开始断崖式打折。在北京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过后,居住地附近最先开始运营的线下团课健身场馆是keepland,那时三家健身团课费用整体下调,keepland最狠,几乎对半砍价,并直到现在仍未回涨。同时小居也注意到,除此前keepland直营店之外,keepland开始和传统健身房合作,入驻传统健身房的模式。
去年四月,上海地区的Keepland仅存活了一年之后,就正式宣布撤出了上海市场,目前,Keepland进驻的城市有北京、海南省以及广州。对比全国门店超过1200家的乐刻健身,和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成都8个城市累计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超级猩猩,整体线下覆盖率并不占优。
上涨团课价格,走精品课程策略是超级猩猩一以贯之的打法。而乐刻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实践起精品化打法,建设精品店。同时,圈地跑马,并不断吸引新的加盟商。进驻到更多场景是乐刻的打法。乐刻健身甚至将招募加盟商广告打在了app最显眼的banner页,并提供了申请通道,各类信息都非常直给到潜在合伙人,比如领投资本、品牌矩阵等等,显然是尝到了甜头。疫情3年,乐刻新增门店500家,截至今年5月,乐刻门店规模达到1200家,线下会员月平均活跃频次达到7.3次。数据显示,今年“528”(乐刻自造青年健身节),老用户贡献了整体销售额的80%,新增用户中35%来自转介绍,NPS同比增长10%,乐刻月付制、小型化的商业模式正在被市场认可和验证。
2023年5月30日,运动健身品牌乐刻宣布528周年庆活动正式收官。据乐刻官方介绍,本次活动共吸引了29万人参与,订单数超过38万单,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0.4%,至4.15亿元。
在疫情结束后,如何应对线上健身红利消失,如何面对前后夹击的对手们,都是在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后,市场留给Keep的挑战。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