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CC放学,等她的时候去学校边的小卖店转了转。
你们猜我看到了啥?
呐~就是它:
看得出来,卖的很好,都已经所剩无几了~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说现在的小学生都开始盘手串了。我也没见CC盘过,一直以为只是小范围流行呢,哪曾想这风都刮到眼跟前了啊。跟闺蜜说起这事,她还「嘲笑」了我:你这也太out了,盘串算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开始敲木鱼了!好吧,当代小学生「迷惑行为」又+1。盘串这个事儿要不要管管啊?一直放任他们会不会养成坏习惯?本来就不是有用的东西,现在还一边写着作业一边盘,不更分心了吗?CC虽然不盘串,但是她无聊的时候手上也会捏着黏土玩:再说咱们上学的时候,你是不是没事儿就转笔?看到这种泡泡包装,我可不信你不想捏一捏!从以前的转笔,到现在捏水晶泥、盘串,其实没啥不一样,只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流行」玩法。孩子为什么会热衷于这种在我们看来毫无营养、甚至还影响学习的「活动」?之前有媒体还专门做过采访,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解压。在我们抱怨早出晚归、工作繁琐的时候,孩子们也几乎是保持着一样甚至更紧张的节奏。从早上7点出门到晚上9/10点钟写完作业,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自由休闲的时间,这是多少孩子的常态?如果连我们都觉得这样的状态过于紧绷,那孩子又何尝不是?所以,他们才会想要通过一些简单、重复、不用动脑子的行为,来缓解这种紧张。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社恐人士的形容,挺有意思的。大概是说,社恐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电池——用来维持和别人说话交流。当社交电池用完了后,就必须一个人待着、玩游戏或者看动漫...来充电,否则就无法正常与人交流。我倒是觉得所有人都一样,即便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即便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没办法始终保持轻松自如的状态,那根弦儿就是会慢慢紧绷起来。那怎么才能缓解这种紧张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做些没有什么意义、价值和目标感的事情,去放松、去平衡、去达到一个充电的作用。精神紧张的时候,就按照数字填对应的色,也不管涂的好不好、匀不匀,主打一个没有感情的填色机器。你说它有什么意义吗?对我的工作有什么「用」吗?或者说它带着什么必须完成、必须好看的目标嘛?但我就是需要这种无脑活动来舒缓一下精神上的疲惫感。就像是手机释放缓存,然后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中。孩子也是一样的,在学校学习、回了家写作业、周末各种兴趣班...已经被填塞的满满当当了,所以他们才需要那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的活动、不需要再消耗额外精力的活动,来减轻身心上的压力。这样看来,像盘串、揉黏土、捏水晶泥...各种无脑的游戏,确实能派上用场。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解压」行为,会不会真的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解压跟学习、工作还真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一项发表在脑科学网站Neurosciencenews的研究中提到过:人们会习惯性试图调整自己的经历和环境,以得到适当水平的刺激。有些人集中注意力时,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而有些人则在忙碌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最快乐。你可能觉得是一种干扰,但有些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工作效率反而会提高。有专家分析,很可能就是音乐能带来带情绪上的调节,当心情放松时,自然会弥补效率上的损失。所以,你怎么知道,孩子边写作业边盘串,不是他寻求「适当刺激」的结果呢?如果通过这些「解压」动作、解压工具,能够让孩子以更放松、更愉悦的心情去学习,那为何我们要干预呢?真的不能想当然地去把所有的「玩」都和学习对立起来。
可能你一听说「哦,原来盘串/玩水晶泥/...也是有用的」,就立刻放下了执念——既然如此,就随他去吧~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非要被证明「有用」、「有意义」,我们才肯放开这个限制?我总是说,要给孩子留白、要允许他们悠闲,哪怕在你看来这是浪费时间。想起前几天,CC作业写到一半中场出来休息,就在那玩DD的黏土「剪头发」玩具。就把黏土按压到动物模具里,一挤压就「长」出来头发,然后再用剪刀去剪,不停的重复这套动作。我看她重复玩了3次、5次,感觉她一定是觉得新鲜,但看她乐此不疲的重复10次、15次,老母亲就有点坐不住了。Emmm...对一个9岁的孩子,尤其是期末复习时间紧张期的孩子来说,就挺幼稚、挺无用、挺浪费时间的。如果是以前,我下意识的反应肯定是: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复习几个英文单词、多练10道数学口算,哪怕跳个绳活动活动身体...但我有了给孩子留白解压的顿悟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没有被学习压得毫无喘息机会、在如此简单的事情上依然能挖掘出乐趣的孩子。我没有被学习占用了所有精力,我不认为学习是件令人厌恶的事情,我在学习之余依然能保有对很多事情的兴趣。但如果,我们总用「有用」来权衡孩子的行动,连悠哉悠哉的玩,都要冠以一个目标,那孩子只会越来越紧绷,从而逐渐失去弹性。我们常说,现在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他们拥有最好的物质条件,享受着最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比我们那会儿更优秀,理应对得起这些家长的付出和「时代」的馈赠。
但你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也是匮乏的。
他们失去了这个年龄原本应该享受的很多快乐,比如充足的户外活动、大自然的冒险探索、漫无目的的发呆、毫无意义的玩耍...
于学校、于家庭,这些似乎都是被限制、甚至不被允许的。
社会教育现状我们无法左右,但至少,自己可以先改变。
让自己放松,给孩子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