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越多的教师,对学生越没有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如今,大学时兴贴标签,如我国的“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计划,英国的“研究卓越框架”“教学卓越框架”,德国的大学“卓越计划”等;大学老师崇尚戴“帽子”,这在我国当算最盛。这样的标签和“帽子”对学生有用吗?如果有用,那么有什么用或在哪些方面有用?
最近的两项研究对回答这些问题或许有启发。
德国科隆大学和图宾根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使用一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调查数据,考察了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的标签效应和潜在的溢出效应。“卓越计划”于2005年启动,分三个层面:未来构想、卓越集群和研究生院,其入选依据都是基于科学研究而不是教育教学,目的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德国大学做最顶级的研究,并在国际层面增强竞争力。入选“卓越计划”的大学不仅获得可观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卓越大学”标签。
心理学认为,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的确,研究发现,“卓越大学”的标签效应是立竿见影的。尽管“卓越”的依据是科研而不是教学,但学生们像打了“鸡血”一样,不仅对其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更高了,而且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更有信心。
作者之一、科隆大学Mira Fischer说,学生们在听说他们的学校获评“卓越”之后,大多相信“我的大学一定一直比我想象的要好”,尽管伴随“卓越”标签的额外经费还没有给大学带来任何改变。
“卓越”标签的溢出效应也在标签获贴后立刻呈现。例如,大学在获贴“卓越”标签后的三年内能够明显吸引成绩更好的高中毕业生报考,表明该标签对学生的选择具有积极作用,并在中期增大了“卓越”和“非卓越”大学之间学生的能力差异。
但长期看,这一标签的积极影响并不明显。文章指出,这种标签效应和溢出效应符合一个假设“:卓越”标签被认为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信号。然而研究发现,大学教育的实际质量似乎并没有从“卓越”标签中受益,因为大学在获得“卓越”标签三年后,学生们对其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基本上恢复到三年前的水平,尽管大学的“卓越”地位仍然存在。
其中原因,可能是大学获贴“卓越”标签之时,学生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这些标签代表了什么,所以对他们的课程、教学和就业前景给出了更高评价,但当学生逐渐感觉到这种完全基于研究的标签与自己接受的教育没有任何关系时,其评价和感觉又回到了大学获贴标签前。
Fischer说,三年后,只有当被问及他们课程的实用性时,学生们仍对“卓越”大学有更好评价,然而,相较于“非卓越”大学,“卓越”大学的学生似乎报告了更多来自恐惧和抑郁方面的压力,且似乎更担心他们的经济状况。她指出,目前还不清楚大学获贴“卓越”标签对学生究竟有什么改变,如果有改变的话,那么资源因“卓越计划”而被转移到教学之外是其一种,因为学者们都被拉去帮助拿钱了。
再来看看人才“帽子”对学生有什么用。荷兰学者研究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好学者也是好老师吗?作者通过研究研究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关系,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大多顶级学者教学水平一般。
考虑到人才“帽子”,特别是分量重、价值高的“帽子”基本上是凭研究质量获得,因此可以推断:“帽子”越多、越高的教师,教学越差,对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越没有用。研究人员分析了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商学院数千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教师的评价,其中学生被随机分配给某一门课程的教师,课程结束后都参加相同的考试,任课教师的研究质量用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知名度来衡量。
结果表明,发表了大量论文或在高知名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教师,并没有给本科生带来更好的成绩,与此同时,本科生给这些老师的评价分数低于平均水平。论文作者之一Roel van Elk说,他们无法找到高水平研究者和高质量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之间的联系。
两项研究给我们启示:大学标签和人才“帽子”的取得如果不考虑教学而完全基于科研,那么这样的标签和“帽子”对学生来说充其量是“天边云彩”。所以说,如果不顾及标签和“帽子”对学生究竟有什么用,那么越激烈的人才争夺,大学将越偏离其人才培养的本位。
添加徐老师微信
立即咨询
国际在职“MBA/EMBA/DBA”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