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原因何在?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呈现贬值趋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6月3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2620,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晚间一度突破7.28,逼近去年7.3的低点。
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2157,较前一交易日调升101个基点,结束了连续走低的态势。
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对外贸市场有哪些影响?人民币是否仍然具有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就这些问题,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何青教授。
国内外多种短期经济因素影响
知事:关于近期人民币本币贬值的原因,有一种声音认为是俄罗斯、阿根廷等货币互换国抛售造成的,也有人说是周期因素,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何青:近期人民币走势延续贬值趋势,主要受到国内外多种短期经济因素影响。
首先,中美货币政策出现分化。随着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以及最新非农就业数据出炉,显示美国经济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度衰退,这使得美联储加息空间进一步扩大,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将继续加息1至2次。国内方面,4月以来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利率政策持续偏向宽松。中美利差的扩大可能导致资金出现外流,形成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其次,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运行弱于预期,也影响了外部资金进入中国寻找投资机会的意愿。同时,受到目前欧洲国家经济衰退风险上升、需求不足的影响,中国对外出口数据处于疲弱状态,也导致了外汇市场人民币的贬值。
对经贸发展的影响是双向且有限的
知事:人民币走弱对外贸市场有什么影响?
何青:汇率下降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但要指出的是,汇率的短期贬值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导至外贸市场。
同时,外贸市场不仅需要观察产品价格,也需要观察外部贸易需求。目前,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欧盟和美国。欧盟内部经济体正陷入技术性经济衰退,进口需求较弱。中美关系尚未完全恢复,美国持续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从中国的进口,我国对美出口持续下降。总的来看,短期人民币贬值对外贸市场的影响有限。
知事:人民币走弱的态势还将持续多久?是否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走向?
何青:从短期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经济压力来看,贬值压力依然存在。但是在汇率持续走低情况下,央行有可能动用汇率工具箱部分对冲贬值压力,如外汇存款准备金、外汇风险准备金、逆周期因子等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工具。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完全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的锚点还在促进经济复苏和稳定就业上,汇率的短期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影响有限。
7月3日,上海,大屏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2532。图源:视觉中国
长期来看,人民币资产仍可提供可观的回报
知事:人民币是否仍然具有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您如何看待人民币资产的前景?
何青: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只是短期波动,长期来看人民币不具有贬值的趋势,人民币资产在长期仍然可以提供可观的回报。因为目前促使人民币贬值的因素更多是周期性因素造成,而非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的下滑导致。
利率环境方面,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加息操作已经阶段性遏制了通胀上升的势头。长期来看,各国央行会逐步退出加息周期,转而关注就业和经济复苏。这一方面会降低中外利率差,另一方面也会带动进口需求,从而增强中国对外出口情况。
从经济环境来看,近期中国正加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采取各类措施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就业。随着各类宏观经济措施逐步落地,国内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利率政策将逐步退出宽松环境,从而促使人民币由弱转强。
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知事:7月1日起,多家国有大行正式下调美元存款利率,这对稳定汇率有何积极意义?
何青:目前国内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已经完成下调,过高的境内美元存款利率会促使居民更多购买美元。通过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将降低居民持有美元意愿,进行结汇操作,这有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知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总第101次)例会于6月28日在京召开。与一季度相比,本次例会对人民币汇率有了新的提法,在继续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强调“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您如何解读这一最新表态?
何青:从会议内容上看,会议关注的焦点还是国内经济的运行情况,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是当前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工作。因此在稳定汇率方面应该更多会以市场化引导措施为主,外汇储备主动干预的可能性较小。
此番表态一方面有助于市场形成一致预期,逐渐形成市场认同的汇率底部。同时也作为央行的政策引导,预计未来将会使用一定的政策手段降低外汇市场波动。
热文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