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半个中国人”?“斯坦福版孟母”,从纽约飞深圳为儿子圆梦
走遍美国
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美国!
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作者:Jade
美国不是快乐教育,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Brittany对此深表同意。
她和丈夫都是来自斯坦福,两人凭借一己之力在纽约站稳脚跟。但,在他们事业有成背后,Brittany也厌倦了藤校和行业里的无意义内卷。
当她有了孩子之后,她和丈夫在教育上达成了一致理念,绝不让孩子走上刷题才能爬藤的道路。
为此,他们从孩子幼儿园选校开始层层把关。
纸醉金迷的纽约有不少私立学校,有些甚至有几百年历史,但Brittany并不满意。这里的教育仍然传统,而她希望孩子具有全球视野,尤其是要具有双语环境。
考察一圈后,她选定了爱文纽约校区,最终成了该校的“死忠粉”——他们家4个孩子都在爱文求学。
“我的大儿子Parker今年10岁,他非常喜欢中文,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甚至觉得自己是半个中国人。”Brittany感叹道。
这个夏天,Brittany带着老大和老二来到深圳爱文,来参加爱文学校特有的J-Term迷你学期。
J-Term前,Parker写下了自己为何想去中国
父亲Mike也没闲着,带着另外两个孩子参与法国巴黎的“全球学途(Global Journey)”项目。
在深圳爱文发起的纽约、深圳、圣保罗三国家庭共话教育活动上,Brittany分享了自家的教育经。在她看来,这所世界学校带给他们的思考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爱文的学习体验更加接近于真实生活的经历,学校所坚持的很多价值观非常好,我希望孩子长大后不要为世俗所影响,而是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努力为之奋斗。”
这只是爱文学校J-Term的一个横切面。
每年1月(January)和6月(June),深圳、纽约、硅谷、圣保罗和线上校区会来一场全球大联动,学生可交换至其他校区开展为期2-3周的学习体验,或与其他校区的爱文学生一起参与全球学途,以世界为中心,实地探究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很多中产父母发出感慨:原来教育是可以不卷的,兼顾孩子内在成长和外在成就的学校真的存在!
来自爱文纽约校区的另一位家长施先生是一位美籍华人,在他7岁时,全家移民去了美国。
他跟爱文最早的接触,就是疫情期间孩子加入了爱文线上校区。接触之后,他就被这所学校的教育用心给打动。
疫情期间,学校为施先生的两个孩子进行上门一对一教学。不仅如此,他们全家人都很喜欢爱文的项目式学习,主题深刻,教学讲究。
今年1月份,爱文首次推出J-Term时,孩子们立即报名,交换到了纽约校区。
“J-Term结束后孩子们非常喜欢爱文,于是我们就决定留下来了。”
“美国很多企业里面当高管的都不是华人,除了有歧视的因素之外,还因为华人只会做事情,只能当螺丝钉,缺乏领导力。而爱文会从小就培养孩子其它方面的能力,我和太太非常欣赏。”
在爱文读6年级的William来自香港,5年级时,转入深圳爱文学校。
这位香港爸爸之前也带孩子参加过不少夏校,国内国外的都有。
有些夏校要么是以考试训练为主的学习营,要么就是纯玩,带孩子们出国开开眼,还有一些是带有社会服务性质的短期打卡行为。
“William已经初中,我们之前去过不少国家,纯玩没有必要,我也不想他成为一个刷题的机器。爱文的J-Term就很好。
首先,去之前学生需要申请,学校还会进行选拔。
获得资格后学校老师会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培训。
出行前还有给予相应的书籍资料让孩子们提前阅读,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情况。
到达目的地后项目之间的活动安排紧凑,不赶时间,孩子们还能深入当地的生活,把每日的项目做好,每日项目结束后还有反思环节。”
在J-Term,William参加了全球学途项目,在印尼探索“文化的碰撞与创造”。
亲历J-Term活动后,William爸爸止不住的感叹:“爱文的J-Term的严肃性、连续性和后期的延展性是别的夏校不可比拟的。”
通过这些不同家庭的分享,爱文作为一所世界学校的意义凸显出来。
今年六月的J-Term,有40多组深圳校区的家庭前往纽约、圣保罗校区交换学习,有10多组家庭来到了深圳。
另外还有30多个学生在世界各地参加‘全球学途’项目。这样一个学期中的5个校区多个国家的全球联动放在教育界也是“炸裂”的。
在全球学途,不同校区的爱文学子将去往世界各地,实地探索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收获创新、跨文化的体验,培养解决全球性挑战的关键技能。
在德国柏林,爱文学生们就在柏林创业文化和创新中心,听本地的企业家们分享自身经验与柏林变化;还和本地著名设计师、创客直接互动;与初创企业或孵化器交流合作,近距离体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
在加州,学生们以“加州海岸保护”为主题进行调研,他们观测海獭、深度接触整个加州海岸的生态系统,还深入红木森林研究全球变暖等因素对加州森林系统的影响。调研完成后,学生为当地海洋保护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并在爱文全球展览上分享了工作成果。
在印尼,学生们深入城市与乡野,探访了传统集市与当地寺庙,学习制作了极具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深度体验当地居生的日常生活,还学习了印尼语。
而在J-Term,选择留在深圳校区的学生,和来自其他校区的交换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Co.Lab项目。他们聚焦于全球性问题在当地的表现,与该领域的顶尖组织或导师合作,寻求解决方案。
最令人感动的项目来自5-7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开展了一项与视障人士相关的项目——包容性设计。
中国的视障人数其实非常多,统计数据大概有2456万人。但这群最需要帮助的群体确在我们身边“逐渐消失”。
因为公共设施的配备不足,很多视障人士无法便利出门,更不用说正常工作,或者旅行了。
在这个项目中,孩子们实地访谈了许多视障群体,体验和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头脑风暴等寻找解决方案。
强烈的同理心驱使着项目里的每个人,他们学习3D建模,编程与自动控制等知识。视障人士则作为联合设计师,及时给予反馈,与孩子们共同完成设计。
“和他们聊过后,我才知道其实他们也很想跟我们在一起玩,也很想去博物馆这样的公共场所,但实际上这些场所对他们并不友好。”6年级的Rebecca总结道。
“其实比起物质的捐赠,他们更需要心灵上的帮助,比如给他们讲解博物馆的内容。”来自深圳爱文7年级的Sunny在陪视障人士逛完博物馆后感慨地说。
在参观完博物馆后,他们决定设计一个“更包容、更友好的博物馆”,并开始了行动。
“学校9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做了一个历史项目,介绍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觉得和博物馆很相似,于是我们打算把这个项目以无障碍的方式呈现出来。”7年级的Tony介绍道。
考虑到视障人士的特点,孩子们将博物馆项目分为两条线路,一个是声音,另一个是盲文,以方便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内容。
孩子们分工协作十分有序:
有人负责盲文篆刻;
有人负责用编程的方式把文字内容通过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人负责用纸板或目标制作器具,把编译好的软件镶嵌进去,并安装按钮或二维码;
有人负责设计盲道;还有人负责路牌制作。
很多细节设计连成年人都会觉得十分细腻、用心。
有学生做了一个盲道,并用microbit进行编程设计了一个“小机关”,碰到盲道就会发出声音,告诉视障人士现在所在的位置,让他们了解下一步要去哪里,可以做什么。
还有学生做了一个会发出声音的路牌,这个路牌不仅可以发出声音还有扶手和盲文。不认识盲文的视障人士可以跟随语音指示去往下一个项目。
发声路牌设计
在项目成果展上,爸妈们戴上眼罩感受了孩子们的设计。
走近项目区时,你能听到了一个声音指示,扫二维码或按按钮,当摸到了旁边的按钮后,孩子们编译的项目语音开始自动播放。旁边还有孩子会提醒你,视障人士还可以摸盲文加深理解。
走在盲道上,听着语音提示,即使没有视觉,你也知道下一个目的地要如何走,旁边的路牌会告诉你哪个方向,怎么拐弯。
许多父母们都为孩子们的细心而感动!
抚摸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一个个稚嫩的作品,看到孩子们热情而认真地介绍,现场就有爸妈热泪盈眶。
这些孩子们最大不过14岁,小一点的可能只有11岁,他们真的看见了视障人士,感受他们,理解他们,才有了这样一个用户体验丝滑的产品。
“始于善心,终于善举,爱文的孩子真的做到了。”
整个项目的完成一点也不简单。
团队中,除了一两个是编程爱好者,好几个孩子此前都没有接触过microbit,如何快速学习编程就是一个挑战。
好在孩子们想要“满足视障人士的愿望,让他们可以了解博物馆的内容”的心愿是强大的,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完全被点燃了。
在两周时间里,他们从编程小白进阶为“编程高手”顺利完成了音频的编码。
如何把音频用视障人士可以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是个难题,这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
看到一个个纸板、木板、胶水、电路、芯片,如何设计如何组装?在一次次理清步骤,从画图设计到切割粘合多次尝试,学生们终于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受邀来到成果展的博物馆馆长和工作人员看完展示品后也深受触动。他们将与学生们继续合作,不断迭代,将项目真正地落地!
来自联合设计师的感谢信
其它年级的孩子探究的主题也非常有意义。
1-4年级的小学生们研究了“深圳海岸线的白色污染”,他们前往了深圳本地的海滩和社区,调查塑料污染情况,将回收的垃圾制成了海报、艺术品、声音设备等,呼吁人们保护海洋,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8-9年级的中学生则关注“深圳海洋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聚焦深圳渔业发展,前往了海鲜市场、红树林保护区、地质博物馆、珊瑚保育基地、渔村等实地考察,形成海钓规范的建议稿,赠送给海钓协会和海鲜餐厅代表,以帮助深圳建立可持续渔业发展的规范。
高中生们则走入蛇口社区,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探索和调研,并在社区中实施行动,以消除社区对外来务工者的误解,为外来务工群体及其家庭提供具体的帮助,创造一个包容的社区环境。
今年6月爱文为期2周的J-Term展现了超强了全球联动能力,不愧是“世界学校”!
但这还没完,上个月,爱文更是官宣了“2+2定向升学计划”(👈🏻点击查看详情)。根据爱文的招生政策,只要学生被一个爱文校区录取,就可以申请入读其他所有爱文校区。
而2+2定向升学计划,主要聚焦深圳爱文与纽约/硅谷的校区联动。
学生在9-10年级在爱文深圳就读,11-12年级则可申请转学到爱文纽约或硅谷校区继续学习并完成升学。
也就是说进入了深圳爱文学校就意味着半只脚跨进了美高大门!大家都知道美高现在有多难考!SSAT的竞争程度直逼SAT,顶尖美高的录取率更是比藤校还低。而在爱文,孩子们则不需要把经历浪费在刷题备考上,直接在11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去读美高,而且还是在纽约和硅谷这两个城市。
扫码添加爱文招生官
了解更多2+2定向升学计划👇🏻
今年爱文全球校区的189名毕业生也交出了圆满的升学成绩。14名学生将进入常春藤盟校;17名进入TOP15的美国综合性大学及文理学院;56名进入其它美洲、欧洲、亚洲的顶尖学府。
还记得19年我刚回国就看到了爱文的介绍,那时候就被爱文大胆创新的教育理念所吸引:爱文世界元素替代传统的教育体系、项目式学习代替照本宣科和刷题、一天中文一天英文的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被爱文的一个校区录取,也被其它校区录取”的全球教育理念。因为这意味着全球各校区的教育水平需要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实现自由转换。而这真的需要各校区之间的紧密合作。
面对即将被人工智能笼罩的未来,自媒体和教育家们都在探讨如何才能夹缝求生。这一点,爱文的创始人在多年前就已预见,这也是他创立爱文这样一所创新的世界学校的初衷。
- End -
想了解美国?一起聊聊美国的生活、文化、社会和现状,请加我们小编微信带你入群讨论:USA_CNA,申请时标注(入群)。
【入群要求】
1、禁止发广告和推广;
2、文明交流,不在群里霸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