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班宇|本质上,我们都听从了文学的召唤

班宇|本质上,我们都听从了文学的召唤

公众号新闻
    我们和他们,想象或非虚构,尽在文体活泼的访问与记录中,慢慢展开色彩斑斓的精神地图。

    ——《收获》主编 程永新

《收获》文学杂志编辑吴越近日出版了与18位当代作家的访谈合辑《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这是一本关于作家的故事的非虚构小集,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一堂创意写作课程的深度训练。

作为采访者与书写者的吴越“不断提出问题”,而受访者们则毫无保留地把过去打开,把他们的痛苦与裂变描述出来。《必须写下我们》就是作家们给予吴越的丰富、真诚、“推动改变发生”的答案的呈现。 

“必须写下我们”是一种时代的感召和呼唤。作为文学编辑,吴越敏锐地捕捉文学降临的时刻,无数次见证“这一刻成名在即,下一刻已经大红”的群星闪耀。纸背后面,吴越已然书就当代文学史的草稿大纲。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青年作家班宇的书评《径直走入虫洞》。评论家评论作家的作品,顺理成章,但反过来,由作家出手,评介评论家,或曰文学编辑,这种形式就很少有,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形式可能会超越一般评论中的“套路”。
径直走入虫洞
班宇 文
本文原刊于《读书》2023年6期

《必须写下我们

吴越 著

书中被访者: 班宇  双雪涛  索南才让  张悦然  陈河  苏童  金宇澄  阮义忠  倪匡  陈村 叶永烈 韩江 科尔姆·托宾 勒克莱齐奥 何伟 李黎 郭爽 李梓新

想要概述《必须写下我们》有点困难,也并非不可能之事,尽管扫过目录,我们便可获得一个隐约的印象——这是关于作家的故事:这一代与上一代的,海内与海外的,位于核心与身在边地的,从事虚构与非虚构的写作者们。

如同一块时代的病理学组织,作家和他们的人生故事被裁剪出来,安放在一块小小的、不规则的载玻片上,亟待下一步处置。读者需自行滴入染液,即阅读这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使之充分融合、发生反应,进而在显微镜下现出诡秘动人的形状与纹理。

但是,这样的形容仍然不够充沛,与此同时,书中收录的这些篇章也穷尽了近年来非虚构作品的全部形式——人物特写、事件报道、活动速记、对谈问答、小说评论、印象记等,灵活丰富,不妨看作一次非虚构课业成果的集中展示。

再者,不谈最后两篇与文学这个题目无关的长报道,之前的每一篇文章里,我们都不难感受到作者吴越对话时的强度与位置,并非谦逊到如同隐身的在场者,只知一味退让;也不是激进乃至冒失的挑衅者,渴求从失控的间隙里盗猎所谓的真实。

吴越似乎拥有一种维持平衡的方式,很像她所写的那些杂技演员,自然而机敏,在暗处下过苦功夫,读解能力与反应速度一流,总能与惊险擦身而过,且从不赋予其决定性的结构。在这样一位无法轻视的对手面前,受访者在不经意间便完成了一次交付,当然,她也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刻收束动作,轻盈着地,这几乎从未失手。

吴越

以及,读这本书时,我也愿将之作为吴越个人的一份生命笔记,一次勾勒陌生性的永恒运动。关于文学,虚构与非虚构,或历史、尘土、幽灵、技艺,再或并肩渡过的劫难。她途经的时间被一个个空间所分割,行在首尔、北京、沈阳与都江堰的街巷,凝神于上海男装店的二楼与都江堰光明街的理发店里,游走在对身份的长期困惑与将之迅速抹平的壮烈变革之间,不同年代、地域的回响在此交织一片,彼此折射。

显然,这也是一次确认自身的持久旅程,与作家张悦然的对话里,她曾简短地回顾了自己的生涯:

我们与十五年前各自的样子大相径庭。二〇〇一年“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前留下了一张合影……尽管激动不已,我几乎立刻就远离了这个对我来说有些喧嚣不适的话题中心。本科就读时,收到《萌芽》约稿信,稍写了几篇,后接到“新概念”获奖者与前辈作家对谈的邀请信,谁也没告诉,直接放进抽屉。实习先去广告公司,然后去主流媒体,干了十年记者。也不知怎么,忽然,我就走回了文学这条路,就像是径直进了一个虫洞。


也差不多在十五年前,我在展览上见过一件名为《虫洞旅行纪念》的装置作品,艺术家将接触式麦克风粘在旁边的上下水管道上,就地收录声音素材,辅以调变,观者可以随时戴上耳机,聆听一段来自异世界的复杂混响。怎么形容那种声音呢?琐碎而细微、幽深而绵长,如同进入黑夜的漫漫旅行,有着一种五彩纷呈的空旷与单调。奇妙之处还在于,那些即将到来的声响永远是未知的,若有若无,不可预测,没办法确切分辨它的成分构造,走步声、冲水声、说话的声音、点烟的声音、外面的风声、云朵相互驶过的声音、太阳下落的声音,或近或远,全被纳入其中。就是这样,一截管道连通着宇宙的不同时刻,所有人都是演奏者。这也暗合了我读过此书后的另一个思绪,如果被访对象是演奏者,那么作为采访者与书写者的吴越,究竟是一位听众还是指挥家?以及,我们所共同出演的,到底是一支什么调子的协奏曲?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稍后再谈,我们姑且回到虫洞之中。如果吴越径直进入的是这样一个命定的隧道,那么旅途势必不会轻松:不仅在于时空之路的永不平坦,那些对被访者的好奇、着迷与探寻,根本上源于我们对自身内部陌生性的压抑。而书写,也即在纷繁的噪声之间捡取一条可被理解、可供体认的路径。以及,对于“走回了文学道路”这件事,很难看作一次奥德修斯式的返乡之旅——英雄飘落大海之上,历尽劫难,依靠的是神话这一载体的天然庇佑;我们只能自己发掘一条崎岖的精神小径:与街巷里的白马对视,在呼啸的荒原上扫荡,建造荡在湖心间的那艘小船,驶往历史晦暗不明的披屋,在那里,一根或者几根鱼刺梗在喉部,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上述几个瞬间的意象分别来自吴越与金宇澄、索南才让、双雪涛的采访及她的后记里。金宇澄的《洗牌年代》收录了一篇可谓逸品的杂文《马语》,语句精准,筋骨分明,似娓娓道来的说书人,笔锋遒劲,入景入情,记忆与现实重重叠印,穿梭往返,再铸这匹“高大而温良”之物。在吴越的采访里,起初便是金宇澄母亲的一封信件,记载了她与幼年金宇澄的一次出行,也与马相关:

  • 有人牵一匹白马走过,舒舒盯着马看很久,睡午觉时问了一串问题:马为什么白颜色?有绿颜色的马吗拉它到哪里去?为什么马要背一只袋袋呢?袋袋里有什么东西?


白马(金宇澄 绘)

  • 金舒舒最初与马的对视与发问,折叠于陈年信札中,一个甲子之后,小说家金宇澄——也即当初的金舒舒,展读母亲记录自己幼儿时期,感觉是“一个陌生人的故事”,但他仍然记得那匹白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淮海路街头,确实有马匹的活动。清晨有人牵着挂铃铛的母马走过,挨家挨户叫卖马奶,有人要买,当场就挤。那时居住上海西区的孩童,有金宇澄,也有王安忆。类似景致,王安忆在《弄堂里的白马》里亦曾提及。上海街头的白马,惊异了多少童眸。

铃声骤起,惊异童眸,几笔荡至过去的鲜活世代,在《繁花》之前,于《回望》之际。吴越从金宇澄的父辈写起,惊心动魄地描述了一个家庭如何勉力维系、如何始终“不响”、如何疲惫而孤独地应对着时代之潮,以及那种即使逝去良久,仍不时可知可感的彻骨战栗,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在写作中完成显影的。

字与词的召唤,恰似沉默的白马,在梦境与现实里自由来去,提示着最初的时刻,补全了最后的声明。

在书写双雪涛与索南才让的正文之后,吴越奉上两篇精湛的短评,一篇基于影视改编的维度,一篇谈对其短篇小说的印象,涉及文体特征、故事题材、叙事视角、语言质地等话题,充分展示了一位文学期刊编辑的职业质素。

《必须写下我们》内页

仅仅这些也还不够,毕竟这不是一本编辑的经验手记。在更广阔的篇幅里,吴越呈现了出色的人物侧写能力,比如全书里我最喜欢的一篇自述,莫过《陈村:上海最资深宅男》。我第一次读陈村的小说是二十年前,《一天》收录在高中语文的课外读本里。当时我有位同学读过此篇后,深受启发,举一反三,立即在考试时采取同样的句法模仿作文,语调奇诡,通篇确凿无疑的肯定句,“是”和“的”二字布满纸面:太阳是暖洋洋的,作业是写不完的,妈妈是爱过我的,好日子总是别人的,但生活还是可以过得下去的。毫不意外,老师打了很低的分数,他不太服气,拎着这篇《一天》前去理论,半晌,沮丧地回到座位上,我们问他情况如何。他说,老师跟他说了三点,第一,即便是优秀范文,如此模仿也无非流于表面,况且这篇过于怪异,不太可取,最好的也许只有一句,“饭盒里装的是白米饭和金黄金黄的咸带鱼”,色泽分明,如在眼前;第二,还是要多读一读余秋雨,比如《文化苦旅》这本,通天纬地,苍凉深邃,可谓感人至深,又有文化又很艰苦;第三,陈村是谁啊?

左图:陈村(肖全 摄),右图:《必须写下我们》内页

如果能够穿越回到高中时期,我很想把吴越的这篇文章交给老师读一读。那样的话,想必他也会对这位“资深宅男”心生羡慕,一个天真、自在、活泼之人,一位总有办法全身而退的逃脱大师,始终满怀正义、东张西望,所有的热闹都与他有关,又与他无关。我不知道采访进行了多久,但在这篇生动的自述里,我确实很愿意去想象吴越当时是在如何发问,又是怎样去捕捉那些言语的瞬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的文章或与陈村的照相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还原出的不只是事件和经历,还有笼罩其上的那一抹神韵。

除去这一层层温馨的光晕,至少有两次,我在书里也见识到了寒光初现的凌厉时刻。其一来自吴越与李黎的对谈,这一篇里,她的身份从采访者变为被访者,谈话的主题虽是“非虚构写作”,从中也不难读出吴越的文学观念与价值标的。以及,我自此也完全记起了与她探讨某一篇小说时的情状——她总能抓住小说内部作者最无能为力的那一部分,也许是无法或不愿说清,也许是不敢或不能完整面对,原因不重要。总之,一旦被发现,吴越便开始了她的“死缠烂打”,逼着作者和自己一起把问题想得更明确一点。当然,这会使小说有一个质地的跃升,但过程也绝不轻松。读这篇时,我发现吴越不仅对待作者如此,对自己也是追问不休——在模糊而容易触怒的未知地带,她敢于去思考、判断和表述,逼着自己把话说清,踏出更为清晰的印迹。比如,她谈及“非虚构”的主观性与作者倾向,即使提供了一个关于星空、寒夜、绿光和烘干机的伤感瞬间,也不妨碍在最后指出“非虚构写作不是、不可能是事实本身,而是对事实的某些认知的一类写法。”谈非虚构写作的定义与范畴时,她也勇于为此划定特征与界限,“新闻性”“个体性”与“文学性”—这些乍看起来似有所指的大词,细想过后,也是含混而无法自圆其说的所在。

事实上,最精彩的部分来自她对于每一条原则的读解,有历史的依据,也有演变出来的种种特质。由此,我想到,在很多时候,她也是凭借着这样充沛、饱满的理由来与作者沟通的。即使在她阐述过后,我也总会产生一刻放弃这篇小说的念头,很想借用张楚的歌词,“我们也只能表现得这样”。这显然也不太行,用吴越的话说,毕竟“本质上,我们都听从了文学的召唤,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自己钻入的虫洞,自己选的路,无法放弃,只能缓步。

第二次的寒光闪现于最后一篇《重返光明街》,尽管对于吴越而言,二〇一四年发表的《杂技四十年》也许更具代表性,标志着她“从写报道到非虚构的初始摸索”,但我更想谈谈这篇——二〇〇八年五月,四川都江堰的一条窄街上,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四年级女孩经历了那次地震,此时距她确诊已有三年,这个上午,她从成都化疗回来,由于老师的援救,她并未因此受到身体上的损伤。不过,灾后世界,哀声一片,需要援助、安抚的百姓无数,没什么人顾得上这位患病的女孩了。女孩的父母四处奔走,准备再要一个孩子,以取脐血来救治女儿,可命运却依然在捉弄这一家人,次年,弟弟出生的两周之前,女孩不幸离世。事后得知,新生儿与故去的姐姐血型不同,无法相配。

在“如此普通和平淡的一条街”上,一抹过分锐利的寒光,先是挑开了一个祥和之家的脊梁,接着朝向大地的嘶吼之处奔去,于倏然的裂隙之间渐渐上升,最后化作一道青冷、淡漠的天色,永远地悬在这条街道之上,悬在每一位生者的头顶。灾难与创伤或可远去,思念却不可抑制,无分昼夜,伤口低语不休。即使迎来了新生,也完全可以想见这个家庭的全部历程,焦急、叹息、痛苦与希冀,以及被迫置换出来的卑微愿望,全部历历在目——甚至不能被称为是缩影,无论对谁来说,那都是极大的不公与不敬。它只能让我们一次次地往返于此时与彼刻,一个或者一群人悲愤而无力的心间,于那道天色的凝视之下。而在这座千疮百孔的事件废墟里,在这篇报道所有的可说与不可说之际,我们又该如何安放自己的位置?文章的结尾我读过多次,摘录在此,也愿我们记得曾与何人同在:

但愿光明街从此与光明同在,因为它是如此不起眼的一条街,因为它是如此普通和平淡的一条街,因为它曾在不为人知的黑夜中唱过那些悲伤与希望的歌,因为它让我们见识了在国家的肌体中一根毛细血管所能达到的尊严、善良和韧度——而竟不意识到自身的伟大。

最后,有必要说说我和吴越的初次见面。二〇一八年夏,我的小说发表在《收获》的“青年专号”上,清华大学组织了为期一周的青年作家工作坊,邀请同期作者共同参与。我当时尚未见识过任何的文学活动,觉得很新鲜,心怀忐忑,前去赴约。作为编辑,吴越也从上海飞来参会,见面后,我们互致问候,氛围友好、亲切,我甚至产生了一种之前在音乐节上与异地网友见面的幻觉——极为兴奋,却不明原因;似有千言万语,却也没说出什么来。不过,这种美好的相逢之际,我的内心却隐隐生出几分不安,没有缘由,无非一种严寒地带培育出来的生活直觉。果然,次日午后,我与吴越一同走在曲折的小径上,两侧是杨树与北方的旧楼,和睦、安静,雨后的风轻轻吹过,使人沉醉。当此心旷神怡之时,我忽然意识到似有不妙,连忙紧走几步,吴越不慌不忙地出现在我的身侧,以一种无法回避的真挚语气,不留情面地向我提出了几个问题——我早已忘了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不重要,反正我这个人平时也不怎么说实话,大概是蒙混过关,不过也为自己捏了把汗。

现在,让我们把时针迅速拨到二〇二〇年的一月份,吴越忽然跟我说,准备来沈阳采访,我听后颇觉诧异,一时不知所措。那段时间,我正位于一个有点困难的写作情境里,不知她如何对此有所感应。

2020年1月班宇在沈阳,雪后的铁西工人新村。(吴越 摄影)

多说一句,吴越确实是我认识的人里相当敏锐的一位,用张新颖在“前言”的话来说,这种敏锐“落在或抽象或实在的问题上,落在具体的人和事上,也落在细节上”。

总之,抵沈过后,我们友好地吃了顿饺子,她来到我家,先是对地热这一取暖设施表达了充分的喜爱,然后端坐在位,展开心灵之拷问,这就有了本书开头的那一幕。实话来说,那也是我说实话最多的一次,毕竟彼得·汉德克有言,“我是凭借不为人所知的那部分自己而活着的”,抱歉,我还想活命。但我认为吴越也一定可以理解,如她在“后记”里对采访者的记述:“他们给予我的丰富、真诚的答案,一多半呈现在我的这本非虚构集子中,一少半永在我心。”我希望我也有一部分能存于她的心间,尽管这有那么点一厢情愿。回到之前提出的问题里,听众还是指挥家,好像也并不重要了,我们的这一部分可以自由地交付给任何一方,只要她比我们自己更值得信任。至于这一章到底是什么样的乐曲,我想,在我和吴越踏上小径的那一刻里,未来的音符已在逐一降临,尽管有些旋律尚不完整,也不妨碍去感受它的艰辛与美妙。此外,我还想记下一组仅存于想象之中的对话,来自我接到文稿的第一个瞬间。我盯着那些灵动的黑白文字,如在闪烁,如在雀跃,如吴越正在对我坚定地说着:必须写下我们!我答道,啊,必须地。


扩展阅读

吴越|《漫长的季节》文学策划班宇:替东北“溺水者”放声歌唱的人


相关推荐

吴越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6
马上复制淘口令 5👈¥uTtWdH7P2jb¥
将《必须写下我们》加入购物车🛒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深度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部分收录了对当代中国青年作家、文坛泰斗、外国文学大师、非虚构作者的一对一访谈和评论,最后一部分则是作者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尝试。 
作为训练有素的传统新闻媒体人,吴越亦是勤于思考和表述的非虚构写作者。在本书中,作者一方面自觉延续了传统媒体新闻训练的严谨与切实 ,另一方面从个人兴趣出发,尝试最能打动作者和读者的独特讲述。其中描述的人物无论名人或普通人,都有一个隐约的共同点:他们都在时代的进程与个人的成长中着力转变固有身份,在流动、行走中拥抱变化,摆脱标签,蜕变求新。记录下这些故事、这些人,也是试图为时代留下个体角度的声音与线条。

作家班宇说,“书中收录的这些篇章穷尽了近年来非虚构作品的全部形式——人物特写、事件报道、活动速记、对谈问答、小说评论、印象记等,灵活丰富,不妨将其看作是一次非虚构写作样本的集中展示。”

《必须写下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本书没有一个公式,却讲透了数学的本质!俄防长:西方本质上已对俄白“不宣而战”长篇小说《如絮》下部预告片及剧情回顾德勒兹如何在使用“本质”一词的同时避免本质主义?国际政治本质上就是一个“帮派共治的江湖”班宇x岳雯x吴越:打个响指再讨论下,文学如何为影像注入“心跳”?“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文学巨匠米兰·昆德拉去世“你上了文理学院,找工作可怎么办?”——是时候该消除一些对文理学院的偏见了人生的大部分痛苦,本质上都和它有关35岁难就业本质上是中国产业升级失败?回归商业本质,以不变应万变丨黑马×刘润商业本质通识课春游《呼啸山庄》重译07B10月肯尼亚,金秋野性的召唤珍爱生命从了解生命开始!和家人一起探索休斯顿健康博物馆班宇x岳雯x吴越:那些年,文学驮着电影走向世界我的“佛系”闺女,最终选择了文理学院陈丹琦重新定义了文本相似性问题,提出C-STS,GPT-4也不能很好解决吴越|《漫长的季节》文学策划班宇:替东北“溺水者”放声歌唱的人人生的大部分痛苦,本质上都因为这3个字立陶宛“狮子大开口”,台当局从了《罗刹海市》爆火,我看到了文化的苍白衰老对话销售易 CEO 史彦泽:ChatGPT 本质上是一个虚拟人,大模型将为 CRM 带来用户体验革命梁晓声:中年人本质上是忧郁和惆怅内心强大的孩子,童年都听过这4句话田涛:企业能否活下去,本质上取决于企业家精神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为什么再优秀的大学生本质上都很愚蠢?机器服从了人类的命令,却导致意外后果出现班宇一出手,范伟和东北剧都变高端了为什么今年这些学校换了文书题目?| 申请解读听从中国号召,中东4国建联合海军江南春:传播的本质是重复,消费者的本质是遗忘[日签]​ 听从内心的声音中国历代兵力zt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