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多余人”这一名词最早是由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中提出的。但其实,早在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就已经被创造出来了。(读者福利:3名选中的文尾留言,将获得本次演出门票一张~)2019年,上海文化广场原版引进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次将“多余人”形象搬上文化广场的舞台。这个十九世纪的俄国贵族青年,一边沉迷于爱情游戏与理想主义,一边又对贵族生活感到空虚厌倦,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无所事事,玩世不恭,最终走向生活的坟墓——这一经典的“多余人”形象即便放到今天,仍然鲜活可见。摄影:郑天然
这一人群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优渥,受过良好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和农奴制度。他们不满现状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成为苦闷忧郁的“多余人”——这一定义也许早已被大多数人熟知。俄国哲学家赫尔岑在作品《往事与随想》中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个名词来评价叶甫盖尼·奥涅金,他说:“奥涅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事要去忙;这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性格的必要力量。”从此以后,“多余人”便成为了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之一。与此同时,赫尔岑所认为的多余人形象还包括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他出身于贵族门第,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但这些天赋却都只是表现在他追逐女性的玩乐中。以及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高大俊美,侃侃而谈,充满理想与思辨的光辉。但这位言语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挥洒。当然,还有冈察洛夫所创造的奥勃洛莫夫。他善良,正直,对现实不满,追求宁静生活。但他不想行动起来改变现实,也不愿从事任何具体事务。比起上述几位“多余人”,他似乎并没有那么“不可理喻”或是“招人厌恶”。冈察洛夫自己也在1866年写道:“我想描写一个诚实,和善,有吸引力的人物,一个走向极端的理想主义者,最终陷入漠然与无助。”他对奥勃洛莫夫的态度并非严厉的批判,而只是带有同情笔调的描写他的真实生活状态。小说刚发表,列夫·托尔斯泰就评价道:“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许久未见的杰作。”同时,这部作品也给俄语带来了新词汇“奥勃洛莫夫性格”(俄语:Обломовщина),列宁后来也常用这一词汇来批评机构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过去这些年间,这部作品被多次改编成电影、舞台剧等。1964年,喜剧《奥勃洛莫夫的儿子》在伦敦西区剧院上演,由斯派克·密利甘(Spike Milligan)担任主演。1980年,尼基塔·米卡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奥勃洛莫夫》,并凭借它获得了国家评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而一个多世纪以后,全世界疫情肆虐,以色列著名导演耶赫兹凯·拉扎罗夫(Yehezkel Lazarov)观察和思考当下人们“躺平”的倦怠消极情绪,从而开始对《奥勃洛莫夫》进行改编,创作了多学科表现形式戏剧《多余的人》。
在这部戏剧作品中,导演思考、询问并呈现了几个命题:一个人是否有权可以不留下痕迹度过一生?在一个完全以成功、抱负和目标为中心的世界话语中,背离所谓生活秩序的生活是否值得拥有?
2022年的新年,在特拉维夫最繁华的市中心——哈比马广场和特拉维夫文化大厅,这出以“多学科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沉浸式戏剧正式与观众见面,并获得观众和媒体以及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被称之“一场令人身心振奋的文化事件”。其中,观众会看到包括现代艺术表演、视频艺术、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瞥的行为艺术、哲学演讲、躺平派对等等在内的表现形式。
今年5月,《多余的人》在著名艺术节FemArt Festival上顺利演出,这也是以色列有史以来第一部在此演出的剧目。
7月8日-9日,这部作品也将作为“以色列戏剧展演”的首部作品,登陆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带来一场“超越文化和语言障碍,让全世界观众都能欣赏和体验”的演出。也许这一生你活得匆匆忙忙,感受也浮光掠影,但是你仍然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一定还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开放的、无穷的世界,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也恰恰拥有一切。
这个夏夜,我们邀请观众按需提前安排观演时间,尽早来到剧场,在进入这一空间的“此刻”即实现演出的“开场”。并且肆无忌惮地,与奥勃洛莫夫一起享受“躺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