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医生19年献血7200毫升
“医学界”晚讯,不错过每个医疗热点。
涉及22个学科!国家卫健委
成立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
7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文,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级专家在医疗应急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医疗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工作需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成立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
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主要职责是: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对全国医疗应急能力和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专业技术支持;根据实际需要赴现场指导和参与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和救治等工作;研究制订医疗应急管理和技术规范等;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的其他工作。
根据发布的专家组名单,专家组涉及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流行病学、烧伤科、流行病学、中医等22个学科。
专家组任期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结束。届时将根据工作需要和专家履职情况,对专家组成员进行调整。
全球首例!
新一代脑起搏器治愈一帕金森病例
7月4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团队完成全球首例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术中,牛朝诗教授团队结合磁共振影像结构定位、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和临时电刺激验证,在大脑精准植入电极,在胸口植入脉冲发生器,并术中采集脑深部核团电生理信号,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感觉良好,等待3-4周脑水肿消退后就可以完成脑起搏器的开机和调试。
牛朝诗教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又称脑起搏器,是为帕金森病等脑功能性疾病患者大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调控异常神经环路,从而缓解疾病症状的一种手术。
此次为患者植入的“脑起搏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最先进的脑起搏器设备,由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新型脑起搏器的可感知功能,可以在程控系统实时看到患者脑内手术靶点核团的放电情况。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脑电信号的变化,调整患者的刺激参数对患者脑内核团进行电刺激,这样能够实现对患者最适宜、最有效的刺激,以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
“熊猫血”医生19年献血7200毫升
7月7日,陕西西安“熊猫血”医生江彬19年献血7200毫升,相当于一人半血量。江彬是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他介绍,他在大二时第一次献血后,得知自己的血型是“熊猫血”,从而感觉自己有这种责任。随后从2007年上班后开始定期去献血,如今已献血了19次。江医生称,看到有时自己的血关键时候能救一个人的命,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献血的目标,现在已经把献血当成自己第二职业,以后也会每年坚持献血。
RhD阴性血俗称“熊猫血”。人类红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的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为RhD阳性血,研究表明RhD阳性及RhD阴性血型在全球的人口比率约为94%和6%,不同国家之间分布又有所差别,在我国人群中的阴性比率低仅为0.3%。(江苏卫视新闻眼)
第二波新冠疫情拐点已过,
6月感染率持续下降
7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6月《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全国6月报告新增重症病例1968例、死亡病例239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37例)。同时,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从2023年6月1日的28.8万波动下降至6月30日的16.4万。
数据显示,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已过,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在第21周(5月22日-5月28日)达到拐点,6月以来持续下降。6月全国主要流行株仍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社区医院将实现周末全开诊
7月3日,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工作推进会。会上指出,今年年内,北京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日将依据实际情况提供延时服务,实现周末门诊全部开诊。同时,公开公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开诊时间等相关信息,引导群众就近就医。据东城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居民就医,目前,东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展延时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实现工作日延时服务至20时,周末正常开诊。
此外,北京市将全力推进基层症状门诊建设。目前已有部分社区医院试点先行,开设了失眠、肥胖、学习困难、便秘等“症状门诊”,为居民提供更方便、精准、系统的诊疗服务。年内,北京市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症状门诊名录,遴选建设北京市中医症状门诊实训基地,搭建症状门诊临床实训平台,制定统一的症状门诊诊疗规范,完善中医症状门诊服务管理。(北京市卫健委)
卫健委公布全国二级
及以上公立医院病人费用情况
7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1-3月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病人费用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3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398.9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12.6%,按可比价格上涨11.1%;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59.1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18.5%,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17.0%。
2023年1-3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13822.9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下降0.8%,按可比价格下降2.0%;二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6756.3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下降0.1%,按可比价格同比下降1.4%。(国家卫健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