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本不烂吗??电影2023-07-09 14:07写在前面今晚聊追光动画的新作品,《长安三万里》。《长安三万里》在批评这部动画之前,还是需要把一些话写在前面。不管我接下来要怎么批评,我都认同《长安三万里》是真诚的,围绕它的任何批评都不应该从动机上进行揣测。他的选题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勇敢的尝试,非神话,谈历史,非主流的李白形象。也看得出追光在这部动画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动画细节做到了顶级的工业标准,凭这点甚至就能值回票价,3小时的时长不管是对于制作难度还是市场来说,都是一次吃力不讨好的尝试。上面这些前提应该也是豆瓣能开出8分的原因,但这些前提越成立,我对这部片就越感到可惜,甚至心痛。编剧的剧本是完全对不起上面的这些想象力和心血付出的,在《长安三万里》中,追光魔咒一般的“一流动画技术,三流编剧剧本”的问题,依旧存在。正文《长安三万里》的关键词,是大唐,以及大唐之下的诗人们,这是笼统的说法。但这片子的问题就在于,你完全无法再往下用更具体的方式去介绍故事脉络,连概括都很难。因为这部片子在剧本上,回答不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到底想讲什么?故事从李白高适第一次相识开始,没有具体说年份,但看两人当时都是没名气的弱冠少年,估算应该在公元723年左右,两人20岁上下,然后一直讲到公元765年高适平番乱,中间有40多年的跨度。这四十多年的历史里,关于大唐,关于这两个人,关于诗歌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还囊括了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就是安史之乱。这么多的事情,作为编剧,选择空间其实是很大的。你可以讲高适和李白的故事,可以讲李白的生平,可以讲大唐的由盛转衰的历史,你也可以讲诗,讲文学的作用。这部片里这些好像都有,但什么都不是重点,空有视角,没有注视点,全片只是用流水账的方式,把这40年的故事均等分布,给串成了三个小时。这弄得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写,因为我不知道要把它当什么来看。当历史和诗歌的科普片?(这种电影类型是否有意义,我本身存疑),但里面充满了对历史戏剧化改编的部分,当电影看不是问题,但当科普就是误导。当李白的传记?但里面的李白,所有行为都只有结果,没有原因,单薄到不行。当大唐历史的史诗?但没有什么史诗电影是用流水账来讲故事的。我想到最后,只能把这三种都写一遍,把它逐一假设成其中之一,再逐一说问题。一李白的多元化探索?我们先来看这部片对李白形象的探索。电影里李白的形象,做得好的部分是呈现了他教科书里没有的多面性——一种是性情豪放,喜欢游历、交友和喝酒,才华横溢,这是教科书里写诗的李白。还有一种是热衷入仕为官,甚至会为了当官,给帝皇写赞美诗,最终差点因此招致杀身之祸,这是教科书里回避的李白。最后一种是人生后期,入道门,庐山隐居,这是很少被人提及的李白。电影非常难得的把这三种李白都做了呈现,初衷上应该是好的,但执行上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这三者各自单看是充满矛盾的,想尽办法为官报国与远游喝酒作诗矛盾,入道门隐居更是和入仕途的决心矛盾。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三者都是一种“历史结果”,他们中间还发生着大量的事件,是这些事件推动着李白发生各种变化,重点其实不是这些结果,而是中间的事件过程。我用电影里的某一段来举例大家应该就能明白。电影里有一段,是仕途不顺的高适收到李白的来信,告知他自己被皇帝重用,上任翰林,要高适来长安为其谋职,结果高适来了之后发现李白喝得烂醉,每日与其他诗人官员在胡姬酒楼饮酒作乐,不思进取,只能苦笑而回。这一段在历史上是真的,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但动画非常诡异的只呈现了这个最无意义的结果,真正重要的导致李白变成这样的过程直接忽略了。我大概讲述一下,历史上在那一段戏之前发生了什么。李白那几年为了能够入仕做官,写了很多相比他平时所作诗歌目的性更强的作品,比如为了谋求官职,为唐玄宗写了两首赞美诗《明堂赋》和《大猎赋》,后者甚至为了投当时痴心道教的玄宗所好,在结尾塞入了道教的宣讲。还有为了讨好玉真公主,给公主写赞美诗;特意也去结识了已经升任秘书监的贺知章,这一系列行为的目的,就是能让他们为没有考公资格的自己举荐,入朝为官。最后也确实成功了,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举荐下,李白得到面见玄宗的机会,对着玄宗大谈理想抱负,以及对社会国事的看法,玄宗很赞赏其才华,封了他侍奉翰林,但讽刺的是,给他唯一的工作内容,是要他整日给皇上写诗娱乐,陪侍皇帝,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御用文人。最后李白因为逐渐厌倦自己这种御用文人的生活,也因为自己抱负无法实现、面对宫中各种谗言的愤懑,最终“始纵酒以自昏秽”,也就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一段画面(也是因此最终被皇帝赐金放还,在第二年去山东入了道门。)于是,上面的矛盾得到了非常自然的解释——李白那个阶段沉迷享乐是因为失望,他入道门,也并非诚心,而是死心(这也直接解释了后面他为什么会从隐居中途,入仕投了永王)。李白的这一阶段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也是当时看似繁荣的大唐潜藏危机的折射——贤才不得重用,皇帝痴迷享乐,宫中各种谗臣。(11年后就是安史之乱)以个体的悲情倒映时代的隐隐变化,这横看竖看都是非常精彩的剧本故事,但《长安三万里》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想尽各种办法排斥这些“因”,只选一些片段化的,从人物角度前后根本连不起来,观众也看不懂的“果”。一会一心仕途,一会成迷酒色,一会潜心修道,一会又投奔了造反的永王。在这部电影里,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干嘛。如果不了解历史,只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对李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反而不是共情,而是加重困惑。二历史科普?把《长安三万里》作为文化科普电影的问题,一共两方面,一种是对历史的改编幅度太大,另一种是对诗和文化人物的呈现,过分彩蛋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个故事的起源,高适和李白的相识在电影里是他们少年时代,还一起埋了吴指南,但没有任何史实指向于此。有史实支撑的主流说法是李白先认识杜甫,再认识的高适,初次认识是公元743年左右,李白40多岁,早已成名。这就导致电影在前半部分的很多故事,都是对历史戏剧化的改编,尤其是对历史过分追求一种彩蛋化,比如杜甫小时候偶遇高适的桥段,我知道观众喜欢这种宿命式的彩蛋,但这是编剧现编的,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包括高适去扬州,见到裴将军女扮男装的女儿,吵架切磋武艺,这在历史上都没有,编剧只是为了把唐代三绝之一的裴旻剑舞给作为彩蛋放出来。这种对历史彩蛋的刻意追求,还蔓延到了诗歌上,有很多李白著名的诗歌,其实并不是电影里那样的场景写出来的,编剧做了个别移植。最离谱的是,移植都行不通的时候,就让李白自己硬诵,有一幕是李白去找高适,看到杯中倒影月亮,突然便诵起了前几年写的《静夜思》,抛开李白和高适在《静夜思》那年根本还没结识不谈,单说那一幕也根本和思乡毫无关系,属于硬生生拿来作为彩蛋。这零零总总的对历史的二次创作,或许让电影多了不少乐趣,也不至于是缺点,但也让其失去了科普的意义。三历史史诗?这应该是《长安三万里》最像的一种。但拍历史,因为时间年代尺是它题材本身无法回避的线索,历史事件的传奇感又是非常诱人的,他会诱惑着你把他们一一呈现,最后让你的电影彻底论为流水账。所以做历史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时间所左右,要去做切片,找细节,说白了就是提炼你想表达的重点。我们可以拿《末代皇帝》为例,因为这一部和《长安三万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回忆视角,时间都处于一个王朝的转折点,都有颇大的历史跨度,都是借着历史名人,透过他的成长和遭遇来反照历史。《末代皇帝》有一个表达的核心,他先透过溥仪的成长,拍出了他的各个面向,复杂的性格,再从复杂中提炼重点。这一重点就是溥仪的那扇门,那扇永远不会为了他而开的门,这扇门所代表的“被迫离别”伴随了他一辈子,也带出了这部片的“重点”——末代帝王的身不由己,以此相衬出时代车轮的浩浩汤汤。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拍这种历史片需要做到的几个基本前提是,对这名人物的复杂化,要同情这个人物,以此建立悲剧感,但不谅解或者说不参与人物,只是远远的把他们当做命运之神的玩物,历史的牺牲品,最终完成对其境遇的总结提纯。这几点对于《长安三万里》来说,都是没有做到的。李白的悲情色彩是远不输溥仪的,并且和溥仪一样,他的很多困境都和当时的时代有关——比如因为出身下民,一身报国才学,被禁止参加科举。比如想走行卷(就是找官员举荐自己),发现权贵相护,行卷形同虚设。比如靠给帝皇写赞美诗,却也只能谋得给皇上写诗娱乐的侍奉翰林,最后还被谗言中伤。比如为了实现抱负,投了永王,结果被连带判为反贼惨遭流放。编剧如果要做的是历史,那必须先把李白高适更具体更复杂,而非只是呈现每次高适去找他时,喝酒享乐的状态就够了。而后,再紧紧扣着这种不得志背后的时代因素——这不是李白一个人的悲情,也是那一代很多诗人的悲情,去对李白每一次受挫做同一个主题下的设计。很可惜,全片编剧对诗歌的意识停留在小学课本,用来念诵抒情的东西,但明明那个时期的诗歌,本就不止是诗歌,里面真正藏着的,是历史的回响。这也是让我很失望的地方是——追光动画表达上从成人退回低幼,而且这种低幼变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成人,但表达上的低幼。这是更大的崩塌。配图/《长安三万里》音乐/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