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迎5G工厂建设潮,如何高效复制行业成功实践?财经2023-07-10 15:07► 文 观察者网 吕栋“坚定的战略耐心、深入行业场景、围绕着投入产出的不断优化,使得5GtoB在矿山、港口、制造等领域逐步站稳脚跟。”不久前,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现场,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5G正走在商业成功的道路上。根据行业数据,预计2022年5G直接带动中国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虽然消费领域仍在苦苦寻找所谓“杀手级”应用,但5G在B端已开始大显身手,智慧港口、智慧矿山、智慧工厂等实践证明,5G可用于不同行业并带来显著价值。但正如孟晚舟所说,5GtoB的难度被低估了。在5GtoB应用中,涉及5G和计算、存储、云、WIFI等多个技术协同,且各行业应用场景也不同,这也导致成功案例难以被迅速复制,上规模难度大,进而影响5G行业应用中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怎样才能开拓更多5G应用场景,并迅速复制行业成功实践,关系到各行各业能否快速享受到5G技术红利,也是通信行业龙头华为早就开始研究的问题。在本届MWC上海开幕前夕,观察者网跟随华为来到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在这里,华为“5G+XtoB联合创新实验室”首次对中国媒体亮相。在这个全国首个以场景化解决方案形成规模复制能力的实验室中,华为以ICT技术为底座与业界联合验证,共同孵化创新解决方案。很多在5GtoB应用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在这里迎刃而解。5G如何成为生产力?正式商用四年后,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赋能行业也是必然。“如果在工厂中采用光纤,一方面部署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环境恶劣,光纤更容易出故障。如果采用WIFI,时延不够低,稳定性也不够好。而5G移动通信兼具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等优势,是工厂智能化改造的最优选择。”一位通信行业专家对观察者网说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最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政策层面也在持续推动5GtoB应用。自2021年以来,工信部等多部门连续发文,提出到2023年,中国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十四五”时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5GtoB在中国已显现出上升态势,但其实5GtoB在中国推广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前述行业专家提到,在矿山、港口、工厂等场景中,确实有必要进行智能化改造,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安全性。但这些行业大多都属于传统行业,虽然熟悉自身业务,但缺乏ICT技术人员,不知道如何改造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安全。换句话说,懂具体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可能不懂业务,成为5GtoB应用中的关键难题。怎么打破这个困境?孟晚舟在本届MWC上海演讲时提出华为的见解:场景化的OT需求和ICT 技术之间,对视越清晰,理解越透彻,5G就越能成为生产力;5G要成为生产力,必须成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5G也只有成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才有可能实现行业的规模应用。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华为正在做的就是,联合产业伙伴把ICT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起来,加速5GtoB行业应用,这也是华为建设“5G+XtoB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初衷。在这个实验室中,华为联合行业科研机构,一方面以ICT技术为基础,在控制、物联、视觉检测、定位等方向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在矿山、港口、钢铁、工业制造、电力、医疗等场景迅速实现规模商用。举例来说,在5G视觉领域,华为通过5G+云+AI的视觉方案替代传统人工复检,大幅降低误判率,提高检测自动化程度,应用场景包括冶金、煤矿、水泥等行业。在5G融合定位领域,华为利用5G网络联接实现高清视频画面、高保真传感信号的回传及告诉的控制指令下达,融合多种定位技术,实现园区内人、车、物的高精度定位,真正实现巡检、运输、探查等繁重工作的高效完成,应用场景包括车间人员物料定位、叉车调度、医疗资产管理等。在MWC上海,孟晚舟也列举了华为5GtoB应用的典型案例。例如,华为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的柔性生产线,采用URLLC相关技术优化空口时延,以及应用层和无线网络的跨层协同,使得机械臂等生产装置能够摆脱线缆束缚,实现灵活部署,而且避免了因线缆磨损导致的故障停机。在复杂的矿山场景中,通过5G低频大带宽将100多路视频上行回传,再通过AI技术拼接成一幅“长长的画卷”,实现了井下作业的远程镜像,而且看得全、看得清、看得准。怎样降低5GtoB难度?自2019年中国发放5G牌照以来,在华为以及产业伙伴的不断推动下,5G在B端的优势不断凸显,与场景联系的也更紧密。截至目前,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但不可否认,5G与各行业应用的结合,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孟晚舟在MWC上海演讲时坦言,5GtoB的难度确实被低估了。与2G、3G、4G赋能市场完全不同,5GtoB应用就像“样板房”多如繁星,但在规模落地“商品房”时却不断遇冷。“5GtoB和toC不一样,toC包括接口都是很规范的,提前定义好了,而且涉及的设备也比较简单。但toB比较复杂,首先面向toB的行业,特别是生产网,需要5G技术和其他ICT技术,比如计算、云、AI等进行相合,这导致场景非常复杂,另外不同的场景定制化的要求也不一样,上规模难度大。”华为5GtoB解决方案部长王永德在实验室向观察者网介绍道。在创新场景和方案孵化出之后,可复制、可推广成为5GtoB应用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信通院2022年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降低5GtoB应用门槛,需要针对性做到5G应用能力的标准化、模块化和平台化,需要化繁为简,化简为标,5G才能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低成本的关键要素。华为也早已认识到这些问题。5G+XtoB联合创新实验室,也是华为5GtoB项目的“预集成易交付中心”。经过四年实践,华为在这里联合伙伴共同打造了5GtoB标准件,包含标准化的产品、产品组合及行业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已经发布了11个5GtoB标准件。通过预集成、预验证,降低提升部署和运维效率,将5GtoB的成功实践更快、更好地普及至各行各业。在这个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5G行业应用标准化是工作重点。王永德向观察者网指出,行业标准非常关键,5G和行业的应用要有标准,这样大家才能真正的规模复制起来。目前,华为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制订了十几个行业标准,包括矿山、港口、钢铁等行业,但这还远远不够,华为后面还会继续和合作伙伴一起加快5G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他同时还提到,在5GtoB应用中,现在企业抱怨比较多的是5G模组的成本较高。虽然5G模组成本从初期到现在已经下降75%,但这还不够,仍然依赖于下一步的技术RedCAP,这种技术实现以后,会把5G模组成本再降至少一半以上。“最终随着放量,希望能达到和WIFI模组差不多的水平,这样对企业来讲,可以达到预期。”怎么更好的发展5GtoB?在科技领域,如果说技术进步是产业破局的前提,生态建设则是产业壮大的关键。5GtoB更是如此,在5G发展成熟之后,需要各行各业参与进来,才能更好的实现5G在产业中的价值。华为在5GtoB领域不仅是技术引领者,更扮演起了产业生态共建发起者的角色。目前,5G+XtoB联合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定期交流的“罗马广场”,从行业科研机构到高校、运营商、企业伙伴,实验室自2022年10月建成后,已组织对外交流合作十多场。强强联合,不断推动产业生态繁荣。来自北科大的周鹏教授,是研究机器视觉和智能传感技术在工业场景中应用的专家。他透露,通过与华为5G+XtoB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合作,解决了一些困难的场景,如在高温及高速场景下采集被测物体的相关数据。王永德告诉观察者网,华为在产业赋能领域肯定会联合合作伙伴,本身实验室定位也是联合创新。所谓联合创新,就是针对一些新技术、新场景,华为提供一个平台,联合合作伙伴一起做技术验证,通过预验证最终实现规模复制。目前,实验室已有30多家合作伙伴进驻。目前来看,在向诸多行业推广的同时,5GtoB方面的技术仍然要继续演进。王永德介绍称,5GtoB面临的规模化复制还有很大的挑战,比如目前5G低时延、定位精度,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在某些高精尖的制造行业,对5G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本届MWC上海,孟晚舟演讲时指出,5.5G是5G网络演进的必然之路。5.5G网络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千亿联接、内生智能的网络特征已经明确,从5G到5.5G,将更好地匹配人联、物联、感知、高端制造等场景,孵化更多的商业新机会。5.5G首个标准将于2024年上半年冻结。在业内看来,5.5G不仅是5G技术的增强,更是引入了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新技能”,能更好地适应工业互联网的需求。随着5.5G产业加速迈向商用,有望成为支撑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华为在5.5GtoB方面布局如何呢?“应用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这是我们比较典型的产品开发策略,也是我们一贯观坚持的原则。可以形象的比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只有这样不断持续的技术演进,才能确保技术不断领先。现在5G已经是我们碗里的东西,5.5G是锅里的东西,未来的6G是田里的东西。”王永德告诉观察者网。不仅如此,华为还在持续探索5G与人工智能等更先进技术的结合。在支持AI发展方面,5G技术有助于解决传输需求,它是一个传输通道。在复杂场景下,可以访问可靠有效的数据,也意味着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实现不同的场景。眼下,中国5GtoB已进入规模发展阶段,标准化依然是应对挑战、加速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更多应用场景涌现,未来华为5G+XtoB联合创新实验室也会继续与合作伙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将5G技术碎片化的商用实践由点到面高效复制,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来源|观察者网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