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资助4年的贫困生写6000字控诉她,为什么她可以在上海养狼?其他2023-07-11 03:07▼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米粒妈,看更多教育好文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最近看到的很多事情,都让米粒妈觉得,付出真的不一定能得到回报。尤其是当你付出越多,可能得到的回报反而越少,甚至会得到“恩将仇报”的结果。大火的院线电影《消失的她》,大家都看了吧?我看完之后真是窒息了三天缓不过来。那个慷慨为未婚夫还了一千万赌债的女孩,却在第二次拒绝帮忙的情况下,迎来了怨恨和杀身之祸。孙俪曾经资助过一个贫困生,那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后,竟然反咬一口,写长文控诉孙俪。这个故事也跟《消失的她》中的男主何非有类似的思维模式。他觉得孙俪是明星,有的是钱,拿出那么小一部分资助自己,却不肯拿出更多,就是对不起他了。但是他忘了,她完全可以一分钱也不掏的。当何非动了杀妻之心,也是觉得她明明是身价亿万的富家孤女,为什么看着自己有困难却不帮忙?但是他忘了,她完全可以在第一次也选择不帮忙的。这些事情无一不给米粒妈警醒,我们在伸出援手的时候,真的是要充分考虑后果,脑补一下对方的心理路径。有一个专门的心理学概念:受助者恶意。那些受助者往往对帮助者存在着极深的恶意,深到可以诋毁她、污蔑她,甚至置她于死地。在电影防恋爱脑的背后,结合孙俪的故事,我也看到了来自于人性的幽暗。农夫与蛇16年前,韩寒在博客写道:“普通老百姓在大城市内连个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就可以在上海养‘狼’?”韩寒所说的“狼”,是当年孙俪资助的贫困学生:向海清。他在孙俪资助下考入大学,却写下6000字长文控诉孙俪对他“太抠门”。2002年,孙俪在一个纪录片里看到了重庆贫困生向海清的遭遇,对他深表同情。那时候孙俪还是新人,片酬不高,但她承诺每个月给向海清500元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拍戏之余,她给向海清写信,鼓励他好好读书。这本来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向海清的母亲有哮喘,孙妈妈就在上海买了药定期寄过去。2004年,向海清高考失利。在孙俪的鼓励下,他选择复读,考入上海海洋大学。报到那天,向海清才知道:这些年资助自己的人,居然是明星孙俪!他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有阿姨和明星姐姐,我以后肯定能在上海舒舒服服过下去!”孙俪考虑到上海的生活水平,在原来每个月500的基础上酌情增加了一些。但向海清越来越频繁地跟孙俪要钱,半个月就花掉1000多元。在2005年,1000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了。察觉不对劲儿的孙俪母女去学校一了解:他跟学校申请到了1年6000元的助学金,担任辅导员助理每个月也有300元收入。再加上孙俪每月给的500元,他应该过得还可以。同学告诉孙俪:向海清平时很舍得花钱,衣服鞋子都是名牌。孙俪很失望,停止了对他的资助。据向海清自己说,他后来要钱,阿姨“冷漠”地说:“有困难应该自己想办法,做人要有自尊啊孩子!”向海清觉得受到了侮辱。他写下6000字长文,抱怨孙俪母女对自己“抠门儿“:“她们承诺要资助我到大学毕业,我太相信她们了……”孙俪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后来,随着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向海清不堪学校和社会压力,休学一年。大学毕业后,向海清求职屡屡碰壁。只好回到老家,在一个小公司做普通职员。这还真是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怪不得韩寒说孙俪在上海养狼,这是妥妥的一只白眼狼啊!还记得这篇中的“清华最苦男生”吗:《清华最苦男生:他诠释了寒门贵子的体面》。他是清华大学的贫困生,每个月只有400元的生活费。但是他从研一开始,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希望小学的孩子,还用奖学金把钱还给了曾经资助过他的人。一个是欲壑难填,越捞越不满足;一个是只要自己有了,就想着回馈社会,给他人撑伞。人的品性差异真的太大了,而那些喂不熟的狼,心里的幽暗深不见底,同情他们,往往就等于害了自己。受助者恶意《消失的她》中被丈夫残忍谋杀的女孩,被大家视为“防恋爱脑教材”。其实米粒妈压根就觉得她并不是恋爱脑,她也并非死于恋爱脑。什么是恋爱脑?是那些一旦恋爱,就会把恋爱当做每天唯一重要的、优先级第一的事,从而忽略掉亲情、友情、工作、学习、兴趣爱好等一切事,只专注恋爱,只盯着伴侣。但李木子没有,她有关系很好的闺蜜,而且就在跟男友约会的时候,都会为闺蜜的话剧团获奖而欣喜雀跃;她也有自己的爱好,有事业,她专注于绘画,而且完全没有放下对艺术的追求。她唯一做错的地方,其实就是把人想得太好了。因为从小家境优渥,没吃过亏,没受过苦,也就没见过坏人。被父母保护得太好,只看过真善美,所以对人性之恶的底线缺乏一个基本的认知。这样的女孩子觉得他人有困难,就应该伸出援手,更何况那是自己爱的男人,自己的男朋友、未婚夫。对她来说,拿出来一千万拯救自己的男友,然后相信他能彻底戒赌,跟自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一件值得干的事,但是她只是站在自己理想主义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和眼前的人了。实际上,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受助者恶意”。何非的第二次债务,李木子拒绝帮他偿还,他起了杀心,也是源于这种心理。我们帮助了一个人,他会对我们产生感激之情。但伴随感激的,还有另外一种极其隐秘又极其凶险的情绪:仇恨。被帮助者会在受助过程中看见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卑微,并认为帮助他的人是在施舍他、轻视他。而渴望平等,追求卓越,是人的天性,所以受助者会一边接受帮助,一边心怀仇恨。就像何非在残忍的杀害了妻子后,依然可以歇斯底里地说出:“我有什么错?她花家里钱就了不起吗?只是出身不同,起点不同罢了。”他们非但不会感恩,还会在心里把对帮助者的轻蔑合理化,这非常危险。除了“受助者恶意”之外,还会有一个特别要命的心理,那就是:“你明明有,凭什么不给?”就像向海清的观念中,觉得孙俪明明是一线明星,明明拥有那么多,凭什么只给我这么一点?但是他忘了,她明明可以一点也不给的。她有,并不代表她就得给你,这一点,很多人是拎不清的。人的贪欲就像个无底洞,就像被杀害的蔡天凤前夫:《香港名媛惨遭碎尸:生前曾用千万巨款补贴前夫一家》。离婚后,或许是念及旧情,或许是不舍孩子,蔡天凤对前夫一家实在太好了。再婚三年后,她用7280万港元全款拿下了一套豪宅,还登记在了前夫父亲名下,供前夫一家人居住。曾经前夫大哥要买房时,她还资助了巨款。给钱、给工作、给房子,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惠,换在别人身上,都恨不得把蔡天凤供起来。可前夫一家人,却越来越不知足。蔡天凤对前夫一家的好,换作任何一个亲戚都做不到,可善心却换来恶报,遭遇如此残忍的对待。升米恩,斗米仇很多故事都让我明白,对别人的帮助真的是要有原则,没有雷霆手段就施展菩萨心肠,无异于给自己找麻烦。还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热搜,是广西兴安的一个案件,这个人好心受托帮邻居接孩子,但是因为没能接上孩子,孩子发生了溺亡,他被告上法庭,赔偿7万元。那天他打算去学校接女儿放学,却先后被两位乡邻叫住,请求顺道把自己孩子也接回来。抵达学校后,3个孩子都留在教室写作业,可自家孩子是最后一个写完的。先出来的邻居家女孩急着回家,非要先走。他追到马路边,让她等一等,可孩子不愿意,一路小跑着就走了。他很无奈,还有另外两个孩子要等,只能给女孩的奶奶打了电话,说女孩没接上,让孩子奶奶赶紧沿小路到河对岸接孙女。可问题就出在这。奶奶没有接到孙女,女孩不见了。随后报警,当晚女孩的遗体被发现,就躺在河边,法医鉴定是自然溺亡。女孩的父母一纸诉状,把学校和这个接孩子的邻居都告上了法庭,结果这个帮忙接孩子的邻居,被判赔偿7万元。看了这么多故事,米粒妈真的发现,帮助别人也要讲究技巧。并不是所有的善心都能得到想象中回报,尽管可能咱们发善心的时候,根本没想得到回报,但最低的底线,也不能得到仇恨和反噬吧?这些故事,让我提醒自己要时刻警惕人性的幽暗处。有时候人性的幽暗是个开关,尽可能别给按开,否则就会召唤出魔鬼。如果真的有能力、有意愿布施,我们要尽可能布施给某个团体、某个组织,而非点对点的个人。如果我要布施给某个点对点的个人,那我得伺机让对方也有回馈我、补偿我的机会,这样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激发他的“受助者恶意”。点个“赞”+“在看”,人最大的不幸,就是把善良给了错的人。作者简介: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著有《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图书畅销榜!《我是大女主》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