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传来重磅消息!1型糖尿病的治愈曙光来了?
据北京日报,7月11日,北京大学发布了一则有关糖尿病治疗的重磅消息:北大干细胞研究中心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合作,成功完成了国际首例1型糖尿病受试者化学重编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移植手术。该治疗技术有望成为彻底治愈1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据介绍,接受胰岛细胞移植术的受试者是一名病史长达11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移植当天该名患者便恢复了正常活动,且胰岛细胞存活良好。移植后第10天,患者血糖稳定,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已经降低至移植前的一半。北大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揭秘,移植后的胰岛细胞功能将在患者体内得到进一步成熟,治疗效果也将在移植后数月内逐渐达到稳定状态。
“我们是最早将人多潜能干细胞转化成胰腺和肝细胞谱系的团队之一,这些分化获得的细胞正在被应用于细胞治疗和大动物模型的测试中。”邓宏魁介绍,基于对发展重编程策略的研究,团队还首次证实了完全使用化学小分子就能将成熟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今年3月,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化学小分子组合,建立了全新的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能够更加快速和高效地将人成体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诱导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最高可达31%。
这些被化学诱导和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人原代胰岛相似,作为再生医学领域最关键的“种子细胞”之一,它还具有无限增殖、可高效分化等良好功能,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疾病模型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邓宏魁说,当前,糖尿病治疗已经进入“细胞移植时代”,化学重编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这项技术有望成为彻底治愈1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还可以在伴有胰岛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
什么是1型糖尿病?
T1DM是由于自身免疫抗体或遗传因素引起的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
1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
大多数患者20岁之前起病,20岁之前发病的患者中约80%是T1DM;起病较急,多数患者的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简称“三多一少”)较为典型,部分患者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依赖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神志萎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丧失。
当患者或患儿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加上以下这4条中的1条,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空腹血糖≥7mmol/L
2)随机血糖≥11.1mmol/L
3)糖耐量实验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4)糖化血红蛋白≥6.5%
若满足上述条件,进一步检查胰岛功能及糖尿病自身抗体,则可确诊为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如何诊断、控制?
影响1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的因素很多,包括自我监测、胰岛素一天总的应用量、胰岛素方案以及饮食控制、吸烟、饮酒、就医频次、胰岛素自身抗体、C-肽的水平等等。由于影响因素很复杂,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往往较差。
要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首先要有准确的诊断。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因此诊断1型糖尿病主要靠临床特征来综合判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介绍,1型糖尿病病因诊断在我国还比较困难,免疫抗体的检测没有规范化。
然而,糖尿病患者“重治疗、轻管理”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多半是因发生了急性并发症才得到诊断和治疗。对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教授指出,教育和管理在糖尿病治疗中应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1型糖尿病多在14岁以前高发,青少年患者从诊断到治疗,需要经历青春期、成人期,伴随着学习、工作、结婚、生育一直到老。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如何饮食、运动、科学进行血糖监测,如何正确用药、注射胰岛素等等,都需要有专业人士去指导,患者需要学习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处,有效管理疾病。
定期检测血糖也是患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翁建平表示,由于医保不覆盖患者监测血糖的费用,很多患者没有定期监测血糖,因此用胰岛素的剂量相当盲目,不仅容易产生低血糖,还会影响整个病情控制。因此他希望国家相应的保障政策能够跟上,给予患者一定的经济支持。
【高手反复争夺冠军宝座,第一名冲刺30%收益率!立即报名参赛,角逐股王桂冠!】
每日经济新闻APP举办的掘金大赛第十三期比赛精彩刺激,前几名高手的收益率交替领先,反复争夺冠军宝座。另外,第五名“风尚”及时买入德恩精工,抓住20厘米涨停,收益率大幅攀升!还在围观的朋友注意了,本期比赛报名时间截至7月12日,7月14日比赛结束时收益率为正即可获奖,前十名的现金奖励更加丰厚!下载安装每日经济新闻APP报名参赛,角逐股王桂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