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起来,强起来!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对江苏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早已成为各地工作的关键词。为维护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推动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针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精准开展的“链长制”应运而生。
01
“链长制” 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链长制”就是由各省、市主要领导挂帅,每人负责一条产业链,利用地方最高负责人的综合协调优势,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从地方经济来看,“链长制”不仅是民营经济的“守护者”,也是产业创新的“加速器”。
2017年,长沙为了打造优质完善的产业链,由20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与园区相关负责人、业务骨干等人组成产业链推进团队。“链长”一词第一次见诸正式报道。
2019年,浙江省商务厅要求各开发区确定一条特色明显、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作为试点,链长则建议由该开发区所在市(县、区)的主要领导担任。浙江成为国内最早在全省范围推行“链长制”的省份。
深圳,创新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市领导牵头,为企业发展做好“链式服务”,深圳由此成为2020年上半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一线城市……
作为制造大国,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然而,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竞争越发激烈。尽管我国制造业体系广泛完备,却仍面临某些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和高质量产品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
面对新变局、新挑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稳定畅通、安全可靠、抗击能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事关经济发展大局。
目前,一些省公布了“链长”分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体系和重点任务。产业链链长要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研究制定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建立产业链发展日常调度通报机制,加强工作协调,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等。
02
“专精特新”中小企发挥作用 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链长制”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从过去“抓产业”到当前“抓链条”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手段。而在补链强链专项工作中,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确保供应链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重要力量。
去年,山东省工信厅为一家全力攻关高端聚烯烃产品的石油化工龙头企业寻找配套合作伙伴。在对接会上,有9家企业针对需求进行了路演。最终,曾在核电电缆的材料研制生产方面,打破欧美国家垄断的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石化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搭建平台,精准对接,实现了“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在湖南,大企业作为“领头羊”;中小企业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聚焦“专精特新”发展,致力于成为“单项冠军”“配套专家”,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在湖南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上,除了有4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还有600多家主机制造及配套企业。依托庞大的产业集群,湖南已涵盖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目前,全球每下线10台混凝土机械,就有8台带有湖南“血统”。
针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重庆西部科学城璧山片区的高精尖产业研发主要聚焦汽车电子、芯片设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向全国发布“英雄贴”,在达成合作意向后,揭榜单位落户当地,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生态,将研发成果纳入产业链供应链,补齐短板,补链成群,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生态,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为了解决供应链上的“卡脖子”难题,我国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到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都在不断做出改进和努力。中国科学院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将集中全院的力量,攻克航空轮胎、轴承钢、光刻机等国家最关注的重大领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难题。龙头高技术企业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研发力量的同时,与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携起手来,引智借智,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03
“链长制”晒成绩 也要防风险
“链长”在初期多由地方政府承担,但目前已突破这一界限,延展至中央企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层面的“链长”,目标都是实现融通协同发展。任何一条产业链上都聚集了成千上万家企业。任何一家企业、一个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想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都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与同一产业链上其他地区的企业的协同。
去年,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的一场“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11条产业链以及两江协同创新功能区的“链长”们晒出了实施“链长制”9个月以来的成果:
生命健康产业同比增长11%;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数字经济增速40%,企业达到7800家。2022年一季度,汽车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7%;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几乎每条产业链的产值都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面对“链长制”的蓬勃发展,有专家学者指出,在推行“链长制”的过程中也要防范潜在风险,避免“全能政府”陷阱;警惕地方保护主义抬头;防止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冲突。处理好协同发展与区域化问题,避免地方产业链与全国产业链、全球价值链的重复建设,做好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共生。
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我们就一定能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监制/李浙 主编/王兴栋
撰稿/邵天凤 校对/高少卓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澎湃新闻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