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每周要开多少会?
有一次我造访微信办公园区,到了下午的某个时间,我发现我所认识的人一个都约不到 — 都在开会。而且还不是同一个会,是在不同的会上。考虑到大家不太可能不约而同的不见我,那只能是真的在开会。
那天傍晚我差点想问一下龙哥微信团队的会议是不是太多了?怎么这大半天下来大多数人都在各种会上,但话到嘴边,忍住了。你看,这就是成熟的标志。太冒昧。或许我观察的并不是全部。
另一家我感觉会议挺多的公司是有赞,以前看白鸦动不动就把会议开到半夜,虽然体力让我惊叹,而且这的确够拼,但一个会议如果讨论好几个小时,我的偏见就会发作,认为基本上等同于没有什么实际产出。同样,我观察的也未必是全部,或许人家平时会议并不多,只是我偶尔看到会议多而已。
就算有赞会议多,我也没资格给提意见。看看人家公司多大规模,我们自己这小公司规模才几个人?
微信也好,有赞也好,只是举个例子。其实,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不被会议困扰的,几乎没有。不成功的公司,那会议带来的问题就更多了。
大公司里会议室总是不够用的,即使设置了足够多的会议室,也总是会被预约得满满当当,前几年还有创业公司专门为大公司的会议室预约做解决方案的,门口放个 iPad,点击即可查看什么时候会议室有空余,高级得很。据说字节很早就用上了类似的方案。
后来字节自己做了飞书,开会终于不用必须占用物理会议室,但会议是越开越多。不知道飞书是否考虑开发一个工具做一下会议成本的量化。看看一年下来,团队有多少时间是消耗在了会议里面。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随笔,是看到一则采访说 Shopify 今年取消了 12000 个内部会议,并且要开发一个度量会议成本的工具。这样不走寻常路的公司举措,颇有意思。
先是宣布取消所有会议,然后,启动了一个叫「混乱猴子」(Chaos Monkey) 的计划:
取消所有三个人以上的会议。
重启「无会议的星期三」
移除所有不必要的 Slack 频道
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开会议,而是不超过 3 个人的会议。会议减少的好处是,工匠(Crafter)就可以专注于构建(Building)。
工匠(Crafter)靠手艺(Craft)为公司创造价值。Shopify 的 CEO 说他们是一家「以手艺为中心的」(Craft Centric) 公司。既然如此,那么就要为公司构建一个工匠友好的环境。
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架构,更适合那些想做管理的人。这为以建设为目标的工匠提供了奇怪的激励方向,即使他们并不想成为管理者,也不得不变成管理者。
国内的有些互联网公司创建了双轨制的上升通道,也就是一半所说的专业 (P) 和管理 (M) ,但这个问题在于,P 在专业和业务上的想法经常要等着 M 去评估拍板,而专业的事情,M 并不了解。这就必然需要一些冗长的会议,专业人士准备好精心设计的报告和分析得细到快要「瘫痪」的数据,解释给 5 分钟前对该领域还一无所知的管理者。
这种决策就变得没多大必要,在我看来,和掷色子也没太大区别。虽然,M 们会辩解说,他们会为决策承担责任。但实际的工作环境里,大家也都知道,这是扯淡。
越是有为会议的重要性辩解的人,他们越可以说出各种理由长篇大论,也就越会阻碍创新。因为「伟大的产品是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修改创建的」,而通过上述这种决策机制驱动的产品,基本上不会带来产品的不断调整和修改。
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一家公司的文化决定了他们要开多少会议。有些公司可以减少会议,有些公司或许不能。
这个图是我用 泥石流海报 制作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