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侧记:一次对红山文化内涵的再丰富再拓宽
苍松掩映,沟梁交错。
努鲁儿虎山是大兴安岭的余脉,它纵卧辽西,犹如一个大大的惊叹号。那个浓墨重彩的实心圆点,恰恰居于朝阳建平县与凌源市的交界。这个圆点就是牛河梁。
牛河梁既是空间地理概念,也是中华文明演进中具有标记意义的时间概念。在这里,中华大地诞生了“古国”,中华文明迎来了光彩绚烂的曙光。
五千多年前,敬天祭祖、唯玉为葬的红山人在牛河梁营建的“坛、庙、冢”,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并开启了与中华其他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五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片被红山人视为圣土的辽西大地,再次迎来文化传承与中华文明探源这双重维度下,国际视角对它的重新打量与内涵发掘。7月13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在朝阳市举办,集学者之智,汇专家之言,我们一同在红山文化中找寻中华文明的标记,为新时代发展传承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令人惊叹
“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1985年,我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一锤定音,将牛河梁遗址嵌入中华文明探源的进程之中。
7月12日,部分与会专家学者提前一天来到牛河梁,实地踏看正在考古发掘中的牛河梁遗址,一睹红山文化坛、庙、冢——这组横跨了五千多年仍对中国祭祀布局有着重要影响的建筑群。
遗址第二地点展示厅内,恢宏壮阔,令人惊叹,这里集合了积石冢群和祭坛这两大中华文明象征。五千多年前,红山人将王陵安置于此,并在这里举行隆重祭祀仪式,敬天祭祖,祈福安顺。
走进一层展厅,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国际网红石花姐连连用中文大声赞叹,“太好了!太好了!”石花姐是“中国通”,喜欢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走遍中国名山大川与文物古迹,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牛河梁。
她说,积石冢群的复杂构造、玉熊龙的独特造型,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要借助更多传播平台让更多人知道红山文化、知道牛河梁、知道中华文明的曙光在这里升起。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托马斯·迈克尔始终安静、从容。他带着学术观察与学术比较的目光,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内认真观赏一件件精美的红山玉器。
他说,来到牛河梁,他才将原来书本上的认知与历史现实中的认知重合起来,才真切感受到红山文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40多年前全程参与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趁着大讲堂举办间隙,这位八旬老者再一次登上牛河梁。
青山远黛,白云自流。郭大顺举目远眺,纵览群山,他说,几十年前的考古发现,不仅将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如果要归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学术价值 ,可以说三句话: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是中国古文化参天大树的直根系。”这位耄耋老者如此总结。
红山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而且丰富了作为文化大省辽宁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辽宁的文化宝藏,更是证明了在中华文明探源中辽宁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是一次思想交流的文化盛宴
如果将“牛河梁”和红山文化放到更为宏阔的天下观、世界观中来打量,它的内涵更具典范意义。在7月13日的新时代大讲堂现场,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日报社及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7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站在各自角度,引述红山文化的深远意义。
这是一次学术交流、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一次对红山文化内涵的再丰富。
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红山文化反映的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奠定了龙图腾、玉为尊的文化传统,形成的天人合一、尊祖崇宗的宇宙观和社会观,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
西辽河流域之所以能孕育出红山文化,在郭大顺看来,恰恰是因为它处于沟通欧亚大陆的彩陶之路与环太平洋玉石之路的交会点。既有来路,必有去往。面向未来,坐拥“两路”交会的西辽河流域可以继续沿路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时多年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文明起源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不过这里仍有一些未解之谜。“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贡献‘红山方案’,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说。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新时代如何更好发挥文化遗产重要作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区域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管理和博物馆学教授安来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梅里·马达沙希,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张剑葳,中国日报视频制作人、中国日报外籍记者石花姐站在不同视角,阐释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红山文化遗产保护的启迪。
讲台上,主讲人声情并茂,内容翔实;讲台下,听众认真聆听,掌声不断。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源起注入动力;五千年后,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再次将文化传承的火花点燃。
红山文化,这个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新时代里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再出发!
来源:辽宁日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