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鄙视链”变了,哪些临床专业最吃香?健康2023-07-16 11:07回归医疗本质后,很难再有什么“黄金科室”。未来风口在哪,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疾病谱的变化等。撰文 | 凌骏2002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宋云华记不清怎么就稀里糊涂成为了一名肿瘤科医生。相关的知识只是在大学教科书的每个章节里零散地学了一些,“大家不太了解这个专业,只知道这个科的病人患的都是‘绝症’,除了化疗,别的什么也做不了。那时候,肿瘤科医生没钱、没成就感,没什么学生愿意选择干这个科。”让宋云华想不到的是,此后20多年里,肿瘤学科飞速发展,靶向药、免疫治疗……患者生存时间越来越长、生存率越来越高;科研项目层出不穷,医生的待遇也随之好了起来。2021年,已在肾内科从业了14年的陈菲则调到了一所三甲整形医院,但她感觉,这个科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轻松又赚钱”。“疫情前感觉都在做医美,来了一看,业务量也在下降。”“金眼银牙铜骨科”,哪个科室最吃香,向来是医疗行业津津乐道的话题。但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医疗政策的变化,医疗各专业的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前那些高耗材科室,“性价比”降低,一些辅助科室逐渐受到重视。当然,在某医学论坛上,也有人表示,这类话题没有意义,学了医就注定要终生学习,要吃苦受累,不论干哪个专业,其实都差不多。哪个科室更吃香?医疗行业内部的“鄙视链”变了吗?就此,几位高年资医生和年轻毕业生分别和“医学界”聊了聊他们的看法。图片来源:锐景基于“性价比”的选择如果撇开个人志向、专长和机遇不谈,过去大家选择专业的现实考量,无非就是“高付出、高回报”,或者是“低收入、图轻松”,或者说,选择依据之一“性价比”。几位从业超过15年的主任医师对“医学界”表示,在他们毕业时,大体的情况就是,男生选择外科、女生选择内科。“我2007年毕业那会儿,眼科、口腔科、外科里的骨科最热门,是男生抢破头想去的科室。内科系统最火的就是心内科,这些都属于业务多、待遇好,医疗事故发生率又低的科室。”陈菲告诉“医学界”,“而像内分泌、血液、肾内这些小科,待遇一般,但也算相对轻松,而且工作环境干净。”时间一晃到了2019年,博士毕业于北方一所名牌医学院、现在是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的李小鹏认为,“金眼银牙铜骨科”已经是“古早”的说法,“这些科室确实依旧热门,只是政策在改变,但它们的工作强度没有降低。再加上现在医学生就业内卷,反倒显得一些本来待遇一般,但工作轻松的科室性价比上去了。”李小鹏口中“性价比上去”的科室,也包括影像、检验等辅助科室。“内分泌科也是如此,以前只是个小科。但现在糖尿病、肥胖等发病率越来高,科室自身业务量上升,对其他科室的支撑作用也愈发明显。”陈菲评价这类科室,“医患纠纷少,待遇好,大家都愿意去。”相较于传统临床科室,整形科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陈菲上学的时候,她对整形科的认识仅限于和烧伤科挂钩,“少数有这个科的医院也只是门诊,连病房都没有。”大概在2015年前后,借着消费医疗的东风,整形外科几乎一夜崛起。“经济好了,公众爱美需求增加,涌现了大量民营资本。主刀医生似乎都是“金领”,买房、买车,很多公立综合医院也顺势开拓了这一领域。”但当陈菲真正来到整形专科医院后,她发现不同于纯粹开展医美业务,自己的医院会承接一大部分体表缺陷等的患者,“医疗本身公益属性居多,非常忙,对医生技术门槛的要求也不低,没有想得那么简单。”至于多金的医美项目,陈菲则观察到,这两年业务量明显下降,尤其是那些市场化明显的小型医疗机构,“赛道已经饱和,加上整形美容和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关联极大,这几年倒闭的都很多。”“这一行业整体而言,高收入不会维持很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院长郭树忠也在接受《财经大健康》采访时称,业内估算每年大概有500名到1000名的新进整形医生,但是每年相应新增的患者可没有这么多,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也没有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大幅增加。”肿瘤科和血管外科的腾飞“在现在的外科里,血管外科的研究生、博士生非常吃香,不少医院都抢着要。传统普外的大科如胃肠、肝胆等,人才已经饱和,但血管外科在很多地方还留有空白。”李晨飞告诉“医学界”,他经历了我国血管外科20多年的变迁。在各大专科还未普遍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普外科曾被视为“老大”。李晨飞说,“我1998年进医院时,血管外科医生是被普外其他专科瞧不起的。大家都觉得开肝、开胆、开胰腺、开胃肠很厉害,而我们只会做个静脉曲张。”“更别提对比心外科医生,那时他们在医院里走路都是仰着头。如果没有他们的开胸手术,很多患者命都没了。”李晨飞说,但没过多久,微创介入的时代到来了。“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从主动脉微创起步,到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静脉,最早是球囊扩张,后来出现不停迭代的支架、斑块的旋切装置、溶栓装置......再加上疾病谱的改变,富贵病高发,学科迎来了革命性的飞跃。”李晨飞说,“相比之下,心外科却没能及时把握住新技术浪潮,尤其是介入技术普及以后,风光都被心内科抢走了。所以,这几年心外科的专家们开始不断强调,不能光会开刀,要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导管,也在试图进军介入领域。但确实有点晚了。”几乎和血管外科飞速发展同一时期,宋云华则见证了肿瘤内科的腾飞。“一开始,肿瘤内科没多少医生愿意干,治疗手段基本上只有放化疗。比如血液科治疗白血病,病人经过治疗好歹还可以进入缓解期,而我们的患者,掏空积蓄也剩不下多少日子。临床医生不仅忙、不被重视,最关键的是,毫无治病救人的成就感。”今时不同往日。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手段层出不穷,患者5年生存率不断延长。“相比其他科室,现在肿瘤科承接的学术推广多,科研上还容易做出成果。”宋云华表示,医患关系的压力也相对小,“因为肿瘤患者本身对治疗结果的预期就比较低。”“科室的发展给医院层面带来了效益,院领导重视肿瘤学科建设。医生待遇提高,和胃肠、乳腺外科等肿瘤手术科室的联动也多了。”宋云华说,“消化内科则依靠内镜技术,在癌症早筛的普及下,同样业务火热,现在是内科系统里的香饽饽。”呼吸科也试图实现逆袭。“这个科一直是个大科,但过去被认为‘钱少事多’,患者里老年人群聚集,以老慢支、慢阻肺为主。”陈菲表示,“现在情况有所转变,新冠疫情助推了呼吸重症的学科建设,加上肺癌高发,这几年呼吸科还发展了肿瘤呼吸病学,这个传统的内科专业,发展前景得到了拓宽。”另一方面,随着高值耗材集采等医改措施的推行,心内科、骨科渐渐从火热的状态慢慢回归到平常,妇产科则在“选择链”中从接近下游上升到中游。几位高年资医生均对“医学界”表示,十多年前,女生嫌妇产科又脏又累,男生更不会来这个科室。“现在社会整体的医学素养提高,对男性从事妇产不再有偏见。加上相比肿瘤等热门科室,妇产学科人才短缺,如果能潜心钻研,年轻医生更容易做出成绩,很有前景。”宋云华说。很难再有什么“黄金科室”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未来医院科室会如何划分,很难讲的。各个亚专业之间有很多交叉,不可能完全分得清楚。”郭树忠在其早年写的《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做内科医生》一文中提到的。宋云华认为,近年来国家强调慢病管理,疾病预防走到了前头。“很多疾病的最终目标,都要尽量避免发病,避免进展到手术环节,或许以后外科的声音会越来越小。”但李晨飞则表示,“外科也在内科化,尤其是在胃肠外科,强调多学科诊治,研究肿瘤的内科治疗。未来可能就不是内科或外科,而是按照不同的疾病系统进行划分。”但目前看来,历经种种变化却不见好转,长期处于尴尬地位的是感染科、儿科与急诊科。感染科主任医师王鹏飞毕业于1997年,见证了SARS、H1N1、新冠多次重大疫情,也经历了医疗系统高呼要重视感染性疾病防治“平战结合”,却始终没能等来科室的逆袭。“二十年前就是个小科室,但至少相对轻松,无非就是处理一些肝炎之类患者。现在各类感染性疾病病因复杂,抗菌药种类多,效果和适应症各有不同,加上耐药问题,工作强度和难度都明显增加。”王鹏飞说,“医疗纠纷也多了,效益却没上来,在医院还是没什么地位。”“只能说我们是任何医院都不可或缺的科室,加上新冠疫情下社会认知的改变,现在的职业成就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王鹏飞表示,至少比急诊科和儿科要好上不少。“急诊琐事最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哪怕升到副高也还要上夜班。”儿科就更无需多提了,作为国家点名的紧缺科室,待遇和身心劳累程度更不成正比。“说儿科医生忙,但忙的科室并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太低了,也就只有顶级儿童专科医院的医生,或许还有发展机会。”在李晨飞看来,“哪个科室最吃香”长期被医疗行业津津乐道,这个话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收入水平、风险大小、劳动强度、竞争等因素延伸出来的。“但很多说法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回归医疗本质后,很难再有什么‘黄金科室’。未来风口在哪,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疾病谱的变化等,比如老龄疾病相关的科室也许会愈发受到重视。但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无论如何,长期以来人才匮乏的科室,确实是儿科、急诊科、感染科等专业,现行机制下他们很难有收入待遇的激励,技术发展也不是跳跃性的,所以还是需要依赖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确保这些学科的人才梯队得到维护。”李晨飞说。来源:医学界责编:钱 炜编辑:丰如雪*"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推荐阅读▼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